读书贵在分享
2017-12-16王忠良
王忠良
在一次“国培计划”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学习时,学员们来到江科附中听课,授课教师是江西省著名特级教师谭明明。这是一节阅读分享课——《让心灵视力看到脚步未抵达的风景,看清眼睛看不透的生命活动》,笔者根据该课来谈谈对“分享的角度”的一点看法。
【片段一】分享贵在构建意义
师:我们总遗憾生命短暂,遗憾不能够经历更丰富的生活,总想存在于此处却能过别样的生活,这是怎样的幻想啊。但读书人可以——据案端坐,却从文字里,听到那一只关雎在鸣叫;嗅到那一缕马蹄从原野带来的花香;看到那一抹在著名小湖边悠然沉静的孤傲背影;甚至,和那个心能容得下天地的人谈谈人生的阴晴风雨……
师:“读书”是给你“以精神的底子”,让你养就不管何时何地何事,都能泰然处之的心灵商数。
师:读书让我们懂得生活的道理,因而于不焦躁中生出定力,进而于平和安定中生出智慧。
【赏析】在课堂伊始,谭老师循序渐进地为孩子们勾勒了读书的意义,让孩子在“文字花园”中享受扑鼻而来的花香,在谭老师口中,有着女老师特有的文字的细腻、温和。要让孩子走进一本本完整的书,需要老师不断用这样言简意赅的文字为其构建意义,让孩子徜徉于书的海洋,生活在此时此地。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像打开的一扇窗,把阳光引进教室来。
【片段二】分享贵在授之以渔
生1:有人说读了《1984》,一个人的世界观都会被改变,我怀着好奇读了这本书……第三章是主角被捕,在监狱中被洗脑。我观念的改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主角开始受到各种折磨,“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在这里许多思想就这样被纠正,但最后……我在阅读中与主角奔向自由,激起了我对乌托邦社会的向往,并为之奋斗。
生2:“1984”不可能实现,是因为人类的天性、人类的精神、人类的原始欲望,在数百年的大浪淘沙中变得异常坚强,奥威尔远远低估了人类的精神力量,过去不曾有大洋帮,如今没有大洋帮,未来更不会有大洋帮,“1984”永远不会到来。美丽新世界的美丽之处在哪里?救贖与挑战何在?
生3:美丽新世界也不可能到来,如果到来也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我们被外来物种征服了;或者我们机器的领主把我们统治了。美国科幻小说家麦克雷思尼克也写过一本类似的书,人类回不到乌托邦是因为现代技术。
师:前面几位同学从各自的角度广泛阅读,对乌托邦的存在与否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在阅读《1984》中,旁征博引,尤其是对原作相关内容的引述,十分具有说服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生4:被误读良久的老子。他是骑着青牛的太上老君?保守反动的思想家?清净悠闲的养生家?“无为无不为——政府不应干涉百姓的生活,而是为他们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不敢为天下先——政府不能抢在百姓前面占领先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政府要公平对待所有人民,不偏爱不歧视。”
生5:《丑陋的中国人》,柏杨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人的丑陋面,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严厉检讨。
生6:《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在美国演讲后写下的,书中说中国人阿谀,难道柏杨不也这样吗?书中讲到看病的故事,这本书只是告诉你有病,没有解决好治病的问题,这是有偏颇的。
生7:《易中天中华史》,这是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有著名学者易中天为您讲述三千七百年以来的历史。首部从全球视角为中华文明立传的经典巨著,见解独特,轻松好读,读懂人性,鉴古知今,提升洞察力。我今天为大家讲讲书里写的曹操……
【赏析】在课堂上,讲台上下的同学掀起了头脑风暴,针对一本书,观点针锋相对,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书中,说着书里的故事,启迪着书外的人。阅读方法也是多样,既有主题阅读,重点赏析,还有对比阅读,批判性阅读等。在交流中,“一颗心唤醒一颗心”,文史哲的书都走进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在高中起始年级就站在阅读制高点,假以时日,慢慢形成自己深度的思想。
【片段三】分享贵在阅读期待
师: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它的名字叫《石头汤》,在这个故事里,主角把一口锅架在村口,在锅中放入石头,大家纷纷往锅里加点东西,这锅汤就慢慢有味了,有滋味了,有品位了。这可以用来象征我们的阅读分享课,谭老师就是为大家架一口锅,同学们一起来加料,我们在分享中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
师:不要说读书太高雅,我拥有不了。有句话说得好:“你喜欢这些东西,说明你本身即属于这些东西。”我们亲近高雅,最后就会成为高雅。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师:什么是天堂?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赏析】球王贝利说“最喜欢的球是下一个”。最好的阅读课是下一课,在课堂上有触动,慢慢浸润自己,激起自己的阅读愿望,有自己的阅读期待。
“学习金字塔”理论发现: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能保留90%。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阅读分享课就有这样的高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