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2017-12-14朱樱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2期

朱樱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不少地区已在小学低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否较好地学好英语、用好英语业已成为社会多方面的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在此进程中,如何注重消除小学生接触第二语言的消极心理,并在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及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小学生真真切切地学习并运用英语,这理当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直面解读的一个现实命题。

【关键词】培植情感 结合实际 布置环境 科学设计 内化动机

当学生刚刚接触到英语时,首先该知道什么?是单词?是句子?还是语法规则?都不是。著名语言学家Herbert H. Clark(1996)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语言是用来做事情的)。由此受到启发,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不是单纯地训练学生背单词、说话,而是要通过听、说、读、写、唱、玩、游、演、做等方式,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提高相应的听说能力,并在获得一定语感,同时结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使英语交流的实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中国教育家陶行知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确实是为了交流,为了做事情。这在《新英语课程标准》同样可以找到相应的阐述: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包括“牛津小学英语”等教材,其教学内容及设计几乎都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其中的人物、动物、颜色、食品、水果、数字、身体、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社会环境、交际活动等,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见闻息息相关。作为教师理应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素材,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从而引领学生较好地做到在生活中学英语、用英语。

一、培植情感,学习与生活相联

小学生年龄小,接受抽象事物能力差,其感性远远大于理性。据此而言,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具有相当特殊的意义。于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尽量将真实的生活情景引进课堂,注重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小学生在涵育情感并保持兴趣的状态中爱学、乐学,爱说、乐说。在教学购物话题时,我首先先让学生了解Shopping的含义,接着通过多种活动复习食物单词并安排了一个“小小营业员”的环节,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让他们到店里运用所学句子进行购物,亲身体验。最后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一家店,在情境中运用词、句,并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而对所学内容进行再补充、再加工。对学生来说,这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他们用着掌握不多的词句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下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他们的情和趣被进一步激发,人人喜于表演,乐于参与。

二、结合实际,听说英语源自生活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内容为半径,注重引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将所学语言用于真实生活中。在Goodbye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完soft, table, fridge等单词后,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Heres a …句型来设计一下他们心目中的sitting-room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请每个小组内的两位成员到全班同学面前,一位拿着图,一位看着画做讲解。这样的练习,既能使所学语言用于真实生活,还可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想象能力。

三、布置环境,教室充满英语气息

学生在校的很多时间均在教室里度过,班级文化布置中理应有英语的一席之地。走进我所教的教室,你会看到墙壁上有许多动物、水果、活动等图片,每一张图片都分别注上英语单词、句子或英语谚语。这一小小举动会让整个教室顿时洋溢出英语气息。学生的目光能随时接触到英语,甚至连他们上课开小差的时候,无意中也会看到这些英语。

四、科学设计,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英语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不仅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还应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非机械性的抄写等,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这有利于使英语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际。

五、内化学习动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所有的新课程标准中,没有一个标准明确提出要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但几乎都强调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都强调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活动,设置尽量真实的情景,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促进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英语教学同樣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只能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学习。就英语教学而言,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想方设法使教与学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由“学生”决定“教法”,就得关切“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生活中的元素累加到学生参与的英语课堂学习,也不是降低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简单地把课堂变生活场所,而是在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间找到共性元素,让两者形成合力而实现低耗高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