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探索

2017-12-12秦磊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小学数学

秦磊

【摘要】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多元的反馈信息来积极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评价可以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改善教师的教,对学生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改善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施办法有:让评价目标的维度更多,让评价内容更加全面,让评价方法更加多样。评价问题一直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探课改之路,求评价真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目标取向;评价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71-01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评价中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学习评价的有效形式,现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目标取向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多元的反馈信息来积极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而不仅限于掌握一些单纯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使之一一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2.改善教师的教

教师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数学,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观念以及思维活动如何。利用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就能及时地帮助教师获得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从而可能使教师的帮助更加及时、更加必要和更加恰当。更重要的是这还有助于教师发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实质原因,找到学生学习困惑的症结所在,在错误被学生当成一个事实,或发展成为习惯之前及时地给予弥补和纠正。

3.对学生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看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多看学生的闪光点,看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哪些进步,多进行纵向比较,少用横向比较。例如,祝贺你,取得好成绩!你进步好大,再继续努力吧!让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4.改善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成功的评价体系要能让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相反的,传统的学习评价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讓很多学生在抽象和繁难的数学试题面前受到挫折,这又进一步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信,焦虑,进而回避数学学习。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施办法

1.让评价目标的维度更多

我们采用的是“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为了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我们实施“作业与考试无劣等”的评价方式,即“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如果学生作业与考试全做对了,就在作业本上或试卷上打上“优”,如果学生的作业做错了,我们就采用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评价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的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这时,教师再为学生补改并评上“优”。这样做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改进的依据。

2.让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传统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以纸笔考试为唯一方式,期末测试更是一锤定音,以终端评价为主。传统的试题,侧重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测试,都是把口算、笔算、概念、应用等各种题型集中在同一份试题中,使一些能力的测评无法达成,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也无法体现。

对不同内容的评价可以通过设计专门反应此项内容的问题来评价,如口试包括:口算、提条件、补问题、说算理,按年级评估内容和要求,确定口试的内容。时间可安排在期中或期末结束前一周左右。二年级学生的口算测试,按《数学课程标准》对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每分钟8—10题,教师就可设计口算测试卷:3分钟你能做对几道题;动手操作能力可设计:①摆一摆。可根据各年级的具体要求,如一、二年级,操作小棒演示算理,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图。②画一画。根据具体要求,使用不同的工具在纸上画几何图形,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如用圆规在纸上画圆,用竹竿、绳子在地上画圆。③量一量。借助测量工具对一些物体进行实际测量。如量出计算物体的周长、面积、体积所需要的数据,再进行相应的计算并填写学学习的评价,④做一做。如四年级的操作测评,根据提供材料,完成指定的实验。又如,根据本校学生情况,绘制统计图表等。

3.让评价方法更加多样

评价中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特征,选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

(1)采用学生评价为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法。制定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表。

(2)采用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如作业评价中,除了每天测评、每周测评、每月测评外,到学期结束我们还要对作业进行综合测评,根据“周、月”的测评结果,统计出一学期学生作业的“等级十星”的数量,给出作业的综合性评价。又如,每个学期,每个老师都应对学生进行“口试、操作、应用、态度、作业”进行分项测评,到学期结束时,就要根据分项测评的情况,评定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综合评价。

(3)改进呈现和处理测评结果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呈现测评结果时,我们取消了百分制,实行了“等级+激励性评语”的多维评价。在测评中,我们在给出等级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定性描述,既指出他成功之处,也提出他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评价有积极导向,更有激励与关怀。

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改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情况,而对实施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是考察课程实施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越发觉得评价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评价问题一直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探课改之路,求评价真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小学数学
关于英语学习评价主体的思考
医学整合课程对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行为和评价影响的追踪调查分析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