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7-12-12陈士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文学目标

陈士锦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之处。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面临各种阅读题目,很难找到文章的关键内容。本文将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进行策略性探究。

【关键词】目标;阅读方法;创新;文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35-02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考察的是自身国学能力的具备,而阅读是整个语文学习阶段的关键所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要提高的不仅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这对日后写作水平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侧重于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语文阅读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产生的困惑,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因材施教,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清楚引导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帮助教师清楚教学活动的方向,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所面向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确立。首先,教师应侧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在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只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还应该侧重德智体美的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的障碍所在,敢于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一单元《老人与海》的节选中,课文通过对人与自然搏斗的描写,塑造了生动的硬汉子形象。文章在叙述老人面对困难时表现的无所畏惧,体现了主人公顽强不屈服的精神。面对当代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学生在温室中成长,面对挫折内心承受力弱,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应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分析上,帮助学生感知人物自身魅力。因此,教学目标应设置为:理清文章思路;提问主人公硬汉子形象;感悟文章的象征意义。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后明确人生拼搏的意义所在。

二、宏观出发,归纳有效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策略制定应遵循客观规律,帮助学生灵活运用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步骤:其一,略读,体会文章背景。这中间包括去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和作者信息,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丰富内在知识体系;其二,通读,把握文章大意。这是对阅读文本内容的初步把握,了解本文所講的时间,人物,环节,主题等。在准确把握文章信息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概述能力,在头脑中树立文本框架;其三,精读,理解重点词句。这一环节重在对文章的深刻内涵进行品读,分析出句子对整篇文章的作用;其四,赏析,品读文章内容手法。侧重于对写作手法的感知;其五,感悟,抒发自身感想。这五点步骤应根据具体文章合理运用。

例如必修三《祝福》文中,首先可以对作者鲁迅的信息进行扩充,了解时代背景,带着大时代环境走进文本阅读;其次,对小说三要素人物,环节,情节进行考虑,对人物的心境和性格进行了解。此外,对祥林嫂的身份进行定位,把握她勤劳能干,勇于抗争却又无法摆脱旧时代牢笼的特点。接着对祥林嫂悲剧的特征进行多方面考虑,不限制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习反衬手法的使用。最后感悟小说《祝福》的深刻内涵。

三、教师重视创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教学手法上,教师应注重采取多样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不同的教师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创新阅读方法是关键的一步。此外,教师可以侧重语文阅读考试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考试模式,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考察,不局限考试答案,促进素质教育的提升,包括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自我阅读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开放式手段,不局限于教材,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从课堂走向生活,感知语文世界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日进行一定的文本阅读,组织读书分享会,在同学间的互相分享中培养阅读兴趣,也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参与教学环节,与教师一同去感知文本魅力。在最初阶段,学生缺乏阅读技巧,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关键,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阅读任务。此外,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应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对文章思路进行整理,对文章内涵进行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拉近师生距离,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在阅读鲁迅的《祝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积极讨论,比如文中鲁四老爷的人物特色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环境的塑造对文章有着怎样的烘托作用。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引出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强调主人公命运的灰暗色彩。这些探讨可以让学生感悟作者运用环境的烘托作用,为日后的文本阅读提供借鉴。

五、结语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光是阅读方法的运用,还必须有一定的文本积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近年来,新课标背景下,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阅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始终,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承担着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整体阅读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68.[2017-09-19].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7.03.061

[2]刘俊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对甘肃省W中学的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03):40-43.[2017-09-19].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文学目标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文学小说
文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