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研究

2017-12-12秦路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边缘人

秦路芬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主要是指游离于教学活动中心,边缘人是指身处在课堂教学的边缘,同时也指没有得到较好的学习和发展的个体或者是群体概念。针对群体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边缘性、普遍性等特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小学课堂中的“边缘人”分为许多种类型:有主动边缘人和被动边缘人以及积极边缘人等。在小学课堂中“边缘人”是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实现,可以采用学生内省型、教学环境的刺激以及教学制度等来进行转变。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边缘人;转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68-02

在小学课堂上应该让学生都感受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有一些学生游离于教学的活动中心,经常性处于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从而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学习,这就是小学生课堂中所产生的边缘人现状。从实际上来说,“边缘人”教育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不良的效果。教育标准重点指出,需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能力。因此,怎样才能正确了解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这一问题,充分利用边缘人的优点要寻找相应的转化对策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概念和特点

(一)课堂教学中边缘人概念

小学课堂中边缘人概念主要指社会学齐美尔的陌生人概念进行相应的拓展。陌生人主要指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了解、处于边缘境地的没有目标的人。他的学生帕克将陌生人这一概念提出,就将其制定为处于两种社会和两种文化的边缘人,他认为边缘人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焦虑、对新事物的适应程度较差等现象。根据帕克提出的边缘概念以后,这一概念在各个领域当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到了20世纪后期,边缘人概念开始进入到了教育领域中去,并且还获得长远发展路途。针对我国教育领域对于边缘人的研究,最近几年来都取得良好效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2种观点:(1)边缘学生是因为各种因素,而无法专心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2)边缘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都是属于中间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竞争对手较强,严重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理,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成绩非常容易退化,但他们身上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特点

目前,随着小学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课堂中边缘人也越来越受到较多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

(1)差异性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在小学课堂上,边缘人存在是属于普遍性的。虽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边缘人,但是,边缘人所出现的原因以及适应性等方面都会存着明显的差异。例如:有一些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家庭原因,孩子父母做生意,常半夜回家,学生放学到机构托管,由祖辈接送。由于这种家庭原因,导致父母疏于管教,孩子不愿学习,常不动手,几乎任何作业都说不会做。而有一些学生可能是由于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边缘人;而有些小学生可能是因为学习能力较差,无法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渐渐地走向课堂教学的边缘;其次,根据小学生心理进行研究发现,学生不专心上课是因为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学习方法存在着差异。男孩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喜欢热闹的环境,不喜歡隐藏自己的感情,女孩子们都比较喜欢舒适而又安静的环境,喜欢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其次对于适应方面,很多学生都是处于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边缘人,有些还试图改变自己的成绩,但是有些还处于原始状态,丝毫没有一点进步。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可变性

可变性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边缘人可以跟随着某些因素来进行改进,从边缘人转变成正常学生。在小学课堂中边缘人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边缘学生也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但是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也不会永远都存在着边缘人。针对正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有发展空间的,应该引导这些边缘学生走向正常生提高学习成绩。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形成边缘人的过程

根据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去分析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边缘人所形成的过程,也可以为小学课堂教学中边缘人改善提供可靠方案。

(一)小学教师上课时所应用的教学模式

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立的班规和纪律规范等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例如:禁止学生在上课时随意说话。课堂上不能够随意讲话,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应该站起来,或者有问题就应该举手等规章制度,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当中通过学生违反班规,在上课时随意说话、不认真听讲行为等,老师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提醒学生。但小学生依然存在许多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都有所不同,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来进行教育。对于这些小学生,老师可能会采取在课后找学生进行谈话等比较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错误的行为;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直接把问题提出,或者直接在课堂上解决。而根据不同的方法对于小学生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如果受到老师严格批评的学生可能下次会认真听讲,但是受到老师严惩的学生可能下次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马克思认为人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和他人有着很长远的关系。因此,人的自我控制意识并不是完全来自于自身,而是通过社会交往、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才形成的[3]。例如: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已经明确说明了,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具有一面镜子,都会映照着他人,同时,通过镜子我们还认识到自己,并且根据不同的形象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从而成为形成不同形象的自我。在小学课堂中一旦学生将自我观念演变成心里的样子,那么这个观点就是真实存在的,对于小学生自己也一样按照它来进行学习,也不会去怀疑它。日积月累最后就会变成边缘人。

三、小学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转化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促使小学生提高自身素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形成是多样化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自身的学习能力没有跟上教师教学步伐。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也会促使边缘学生慢慢融入集体课堂学习活动。如: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的校园》,我的教学没有局限于在教室里进行,我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重新认识校园的建筑布局,测量校园的操场面积等,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活动,他们由小组长进行分任务,并合作完成测量、汇报、总结。每个孩子都有任务安排,平时不愿参与活动的边缘学生都有很大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教师在深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除了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心理教育知识。教育方法和心理教育知识应用,有助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某老师课前提早到教室,看到有些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书,有些学生在聊谈、画画、写字等,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相同的。在课堂前的短短几分钟里便可以看到有些男同学还带有欺负其他同学的行为,而与(下转191页)(上接68页)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六岁的孩子都会有群体意识,还有些同学大声吼道,成绩好的和成绩好的在一起玩。如果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加入到成绩好的群体里去,那么就会发现该学生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和排斥。因此,同学的排斥对小学生的打击比被老师骂还严重。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应该引导每位学生友好待人,不管成绩好成绩差都不要不平等对待别人,让学生知道人人平等这一道理,尽量不再出现边缘人,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从家庭方面提出良好建议

为学生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园。一个较为和谐的家庭不但能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反之,如果学生家庭不和谐,导致父母婚姻维持不下去,那么整个家庭就会支离破碎,对孩子们的影响相当大,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在这阶段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应该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这种方法有利于边缘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迅速转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校课堂中存在着一些学生,他们人虽然是在课堂上听课,但是却很少听见他们的声音,这种被称为是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而存在这种现状不仅仅学生本身,和家庭教育,老师批评都会有着直接关系。从而演变成边缘人,导致小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浪费很多社会资源。因此,这也是小学教师应该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锦,贾利帅.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J].教学与管理,2015,(32):1-3.

[2]李森.杜尚荣.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轉化策略[J].教育研究.2014(7)

[3]辛丽春,姜倩玉.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35):15-17.

猜你喜欢

边缘人
中职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存在状态及转化策略
身份认同危机与“边缘人”书写
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概念及特征辨析
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边缘人”的表现及矫治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智能时代的“边缘人”:中老年人如何融入智能时代
浅析跨文化交际
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小组“边缘人”融入主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