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刍议

2017-12-12王凯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王凯文

【摘要】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创新和完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构建“双融合”教学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双融合”实现了理论与技能的统一,并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相吻合。本文就以“双融合”平台构建为内容,对其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和分析。

【關键词】高职院校;双融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26-02

从概念的角度分析,课程体系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框架结构,它能够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技反映在教育中。高职院校“双融合”实践教学,是将专业技能与综合文化素质教育进行融合,这种课程体系的优势就是符合当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凸显“学生主体”的教育原则,能够更好的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思政教学也是如此,构建思政实践教学的“双融合”平台,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以及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与学生自身拓展的需求,是当代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趋势之一。

一、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的整体思路

1.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的整体思路

高职思政课上,进行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构建的同时,必须重视构建过程的整体思路,要基于专业实践与思政课实践,进行高效率的融合。不是将所有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都融合于专业实践过程中就是“双融合”平台,而是将专业实践地点、内容、性质这几方面都进行优势分析,重点实施于实践教学之中,如内容中包括职业规划,专业法规,以及职业品质道德等等,它和“三下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一样,并不是为了替代其他教学形式的实践,仅仅作为有效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学实践水平。

2.要在时间上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

思政课实践过程,要与专业课进行融合,这种实现方式就是要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合理整合,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要针对课程内容,实施合理的布局与设计,利用时间的合理安排,积极提高教学能动性,以合理布局时间提高教学水平,以课程布置看,首先是基础课程,通常排在第一学期是“基础”课(<45学时),其中实践教学16学时;排在第二、三学期是“概论”课(<60学时),实践教学一般22学时;排在第三、四学期是《形势与政策》课(<16学时),实践教学安排6学时。这样在第一、二、三、四学期的教学安排中这三门思政课实践教学都有序分布。职业能力培养在大多高职院校都受到重视,实践过程要合理运用,同时要重视辅导教师的连续指导,让实践分布于每个学习阶段,使实践教学能够可持续的作用于双融合教学之中。综合考虑并合理解决与专业实践“时间”上的融合问题,可将“必修环节+选修环节”中的“选修环节”进行弹性调整来解决相关问题。

3.要在内容上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融合

要想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在内容实现融合,就要让不同的思政实践指导方案根据不同的专业实践进行研究设计,使专业实践中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

为提交不同的实践作品,就要以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设计为依据。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积极合理的进行分类,随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再以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实践性质、不同实践场所等,使课程设计在“双融合”平台条件下进行。需要把“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进行合理布局,包括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模块等,在必修与选修阶段,必须要实现教学的统一目标,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当他们的专业特长得到肯定后,其思政教学更要积极跟进。如在一些活动中,进行校园道德海报设计,在动画设计的时候充分发挥相关设计专业特长等,通过利用网页,发挥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特长,开展以家庭自用型汽车消费市场的调查来满足汽车系学生特长等。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具体的实践内容,每个院校都可以结合不同专业进行实际设置,这样只有找到有效的融合点,才能进一步实现更好的实践结合,在有效开展相关教育的同时,还让学生练就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也让思政课堂更加具有专业性,同时也以此提高教学的规范性与价值作用。

二、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质量

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的平台时,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对专业实践基本知识的了解,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要严格制定,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队伍人员要全面,要以思政课教师为队伍的主体,汇聚素质精良的党政干部,同时也要积极引入具有专业水平的实践教师,包括一些优秀辅导员的培养,都要给予重视。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实践与调查,提高对于社会与企业的了解程度。这样才能培养更具专业实践能力的学生,使教师“双师”能力得到提高,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在借助专业实践的平台有序进行。

2.教学内容需合理并精心设计,提高教学规范化

教学阶段,包括理论在内的教学模式要进行规划设计,学习的学时、与学分制定都要合理,通过实践,分析如何采取合理方式,在制定有效的实践教学大纲过程,必须严格以培养每个学生发展为基础,重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内容必须符合规范化,此外一些相关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时候也要完善,以此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在进行“双融合”平台搭建的同时,必须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主,重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整合,包括专业学习环境、实践教学、实践场所等在内容的设计上都应与学生不同阶段相适应,选取出与专业实践结合的思政课程相适合的,再将设计教学内容与项目精心设计并实现单元化。比如:国有企业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专业的实践基地,需要以重视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明确公有制经济体制问题,从有效的分析角度入手,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理解,找到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同特点。endprint

3.评价体系需科学

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必须从制度建设、机构组织、教学的效果等方面出发,来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深入的调研来搞清学情、教情,询问相关专家的意见,使评价体系具备多元化和综合性。考核评价、学分制定要合理,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要制度化;考核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考核形式要采用学生自己评价、相互评价等形式,教师评价过程也要考虑评价的多重化。这样使教学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出有效效率,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反馈能力,这样能够助力于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构建。

4.保障机制需长效

思政课实践教学构建“双融合”模式后,必须重视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建立后,不仅保证了教学有效性,同时也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具体保障内容可以是几点:首先保障组织。高职院校以统一的党委进行领导,思政课教学教师,以及相关教学专业实践教师等等,这些组织必须合理,也(下转228页)

(上接26页)要具有专业性,这样一来,每个组织内的成员都可以发挥不同优势,当他们的能力得到保障的同时,组织学习与实践能力必然会提高。二是保障制度。制度的实施过程,会提高“双融合”平台建设水平,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的教学计划,必须考虑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的构建,当有章可依的同时,教师的积极性与教学目标会更加清晰,并且能够促进实践教学长效发展。三是保障经费。作为学校财务要提供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使经费的使用情况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创新完善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教学特点,重视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设计并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双融合”平台,不仅实现了自身育人体系的完善,还能够优化教学目标,实现思政实践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高职教育的特点,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化人才,思政教育也必须要结合教育宗旨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秋生,曹琳.浅析思政课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2]叶春林.浅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

[3]江传英,江传月.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分析及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4).

[4]王紫.基于创新理念规划的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7(07)[5]朱鹏.浅谈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中面臨的问题[J].情感读本.2016(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