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7-12-12黄铭珍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标准下,不断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培养方案是众多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探索新颖、高效的历史教学方式,一方面摆脱高中历史传统课堂教学的思想束缚,另一方面推进新颖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文结合新课标的教学任务和要求,阐述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路,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探索实践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新颖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但是,在高中学习中,学生总是倍感高考的学习压力,这也是应试教育中避免不了的弊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积极落实改革实践的思路,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逐步转变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探索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时,教师要以教材为主,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方方面面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

一、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主要思想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逐渐趋于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落实在实处,发挥学生在新型历史教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中历史教师在落实以学生为本时,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环境中自由探索,经过亲身体会和感知获取新鲜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仍旧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突出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不断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历史教学的氛围中,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技能和学习效率。此外,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应用一些教学引导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的展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踊跃的在历史课堂中展现自我。在素质教育观点和核心素养的强化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学生对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阐述自我的想法与意见,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课堂参与性,让学生完成从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新型素质教育模式中。

二、 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高中历史教师结合新教材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平时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深入分析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知晓怎样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才能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充分理解、掌握、有效吸收、化为自我历史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全部过程。经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教师需要承认过去的历史教材内容是不全面的,多多少少会含有传统思想的理念和想法。在历史教学逐渐趋于客观、多元化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以更加客观端正的观点和想法去思考相关的历史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突显价值模范作用,指导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产生客观独特的想法。

传统落后的历史教学思维模式不能够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也无法在新课标的学习背景下有效提升自我的历史成绩、考试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高考教育制度的严重影响下,高考考点及考核重点频频出现在目前的考试试卷中,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观念的考察越来越严格与细致,对高中历史教师不断更新历史观念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缺少新颖的历史观点,一方面阻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讲授相关制度的形成过程时,应用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将该朝代下的集权制度的形成做简要的分析与讨论,代替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讲授相关的制度知识。让学生用自我的思想去认知制度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影响作用,转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状态。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将自己日常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在课堂教学中突显出来,结合高考的知识点,将新颖的历史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例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等方面。

三、 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

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之前,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采用面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后,学生不再是被动、机械的接受教师讲授的任何知识内容,而是在新教材的知识内容展示中提升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主动的研究教材中的历史世界。高中历史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直接记忆教材中的历史观点和结论,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知识内容的同时不断端正自我的价值观念,总结对历史知识和典故的想法与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见解能力。

在历史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古今,将过去历史发展的状况事件与现在时代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一方面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历史的发展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促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记忆相关的历史知识内容,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在知识比较和自我思考中逐渐培养对历史知识的多方面观点与看法,丰富学习历史的知识内容。

四、 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

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正式接触学习历史的相关课程,但初中与高中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大多数在一个层面上;在高中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历史知识产生较为立体的理解,并能够有自我的观点与看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转变学生的學习思路,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教材的知识点产生立体的理解,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需要根据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下,教学标准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掌握理解历史知识内容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始终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反思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同时,发现与新颖历史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找出产生差距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策略的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日益增长的社会形势下不断提升自我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蒋钦.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

[2]朱小燕.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6,(24).

[3]杨红.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J].才智,2010,(18).

作者简介:

黄铭珍,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南安市新侨中学。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