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豆腐美肴
2017-12-12
鲫鱼豆腐汤
原料:豆腐250 g,鲫鱼1条,葱丝5 g,香菜3 g。
调料:葱段、姜片、盐、味精、黄酒、鱼汤、精煉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用沸水(放少许盐)浸烫;鲫鱼治净,擦干水分。
2.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放入葱段、姜片煸香,将鲫鱼两面略煎,加入黄酒、鱼汤、豆腐,大火烧沸,改中火烧至汤浓后,拣去葱、姜,投入盐、味精,装盘后,撒上姜丝、香菜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生津,通乳,补虚赢,利水湿。
甲鱼炖豆腐
原料:甲鱼1只,冻豆腐250 g,笋片50 g,火腿片50 g,绿叶菜25 g。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黄酒、葱段、姜片各适量。
做法:1. 甲鱼宰杀治净,冻豆腐切块,分别放入汤碗中,加入清水、黄酒淹没,放入笋片、火腿片、葱段、姜片后盖上盖,上笼蒸约1 h。
2. 揭盖拣去葱、姜,放入焯熟的绿叶菜、盐、味精、胡椒粉,蒸数分钟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清热泻火。适用于肝肾阴虚、久痢、遗精、脱肛。
提示及禁忌:脾胃阳虚者忌用。
炝芹菜豆腐
原料:豆腐200 g,净芹菜100 g,红椒丝20 g。
调料:盐、味精、调和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入沸淡盐水(浓度约1%)中浸泡或略焯,捞出装入盘中。
2. 芹菜入沸水中烫熟,晾凉后切成片,加入各种调味料拌匀置于豆腐上,放上红椒丝即可。
功效:平肝清热,降压利尿。适合高血压、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者食用。
竹蛏豆腐
原料:豆腐250 g,竹蛏150 g,笋片20 g,黑鱼子酱10 g,葱花5 g。
调料:葱段、姜片、黄酒、盐、味精、湿淀粉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大块,入冷水锅,放少许盐焯水;竹蛏饿养吐沙后洗净焯水,分别放入盘中,放上葱段、姜片、笋片、黄酒,蒸熟。
2. 将蒸盘中葱、姜拣去,汤汁滗入锅中,加清水、少许盐、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浇淋在豆腐、竹蛏上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除烦止泻。适合虚热体质者养生食用。
金钱菇酿豆腐
原料:豆腐250 g,水发冬菇(直径约3 cm)12个。
调料:盐、味精、葱姜酒汁、胡椒粉、湿淀粉、干淀粉、鲜汤、精炼油各适量。
制作:1. 豆腐去皮,切成大块,用沸水(放少许盐)浸烫几分钟,捞出揿成细泥状,用洁布挤干水分成豆腐泥,加入盐、味精、葱姜酒汁、胡椒粉、干淀粉。搅拌上劲,成豆腐蹄子。
2. 冬菇去净梗部,拍上少许干淀粉,酿上豆腐蹄子,抹平后蒸熟。
3. 炒锅上火,放入鲜汤、盐、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淋油,浇在冬菇上即可。
功效:助胃易食,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
鲜果素咕噜肉
原料:豆腐150 g,菠萝块80 g,黄瓜块80 g。
调料:番茄酱、盐、淀粉、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成块,用沸水(放少许盐)浸烫,捞出沾满干淀粉,静置1 min后,再沾满干淀粉,炸至色泽金黄,外壳脆硬。
2.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放入番茄酱、菠萝、黄瓜、豆腐翻炒,加盐调味,淋油装盘即可。
功效:益气开胃,消食止泻,降血压,利尿,清热解毒。
豆腐炖蛋
原料:豆腐200 g,鸡蛋4个,葱花5 g。
调料:盐、味精、鸡油、鲜汤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进行焯水处理。
2. 鸡蛋液搅匀,加盐、味精、鸡油、鲜汤继续搅匀。用中火蒸至半熟时,趁热加入豆腐块,蒸至成熟,撒葱花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清热解毒。适合赤眼、咽痛、燥咳声哑、心烦不眠、消化不良、酒精中毒者食用。
肉松拌豆腐
原料:豆腐250 g,肉松80 g,熟芝麻、榨菜末、熟花生仁末、葱花各5 g。
调料: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入沸淡盐水(浓度约1%)中浸泡或略焯,捞出装入盘中。
2. 将调味料调匀,浇在豆腐上,放上其余各种原料,即可拌食。
功效:清热和中,生津止渴。可用于痢、消渴、肺热咳嗽、便秘。
银杏烩豆腐
原料:豆腐400 g,银杏50 g,水发枸杞子5 g。
调料:葱段、姜片、盐、味精、黄酒、湿淀粉、鲜汤、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成菱形块,入沸淡盐水(浓度约1%)中浸泡或略焯,捞出待用。银杏去壳,焐油后去皮、心。
2.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用葱、姜炝锅,放入鲜汤、豆腐、银杏、枸杞子、黄酒、盐、味精,烧至入味,用湿淀粉勾薄芡,淋油即可。
功效:补肺益肾,生津止渴。
提示及禁忌:不宜生食、多食。
豆腐嵌蟹黄
原料:日本豆腐200 g,蟹黄、蟹肉各100 g,葱花5 g。
调料:葱段、姜片、黄酒、醋、盐、胡椒粉、湿淀粉、鲜汤、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1. 日本豆腐焯水后切成15 cm的段,上端剜去半球体。
2.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用葱、姜炝锅,放入蟹黄、蟹肉略煸。加黄酒、醋、盐、胡椒粉、鲜汤略烧,用湿淀粉勾芡,分别嵌于豆腐的空缺处,入笼略蒸,取出,浇淋用鲜汤、盐、味精、湿淀粉、精炼油制成的滋汁,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清热,散血,明目,醒酒。
龙头豆腐
原料:豆腐300 g,净龙头鱼(亦称豆腐鱼、九吐鱼)300 g。
调料:葱段、姜片、黄酒、盐、味精、胡椒粉、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焯水;龙头鱼剁成段。
2.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放入葱、姜煸香,入龙头鱼略煎,再放入黄酒、豆腐、清水,烧至汁白入味,再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即可。
功效:益气养胃,生津止渴,清热泻火。
镜箱豆腐
原料:豆腐600 g,猪肉末250 g,虾仁50 g,葱花5 g。
调料:葱段、番茄酱、白糖、盐、黄酒、酱油、味精、湿淀粉、鲜汤、香油、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成12块(5 cm×3 cm×2 cm),用沸水(放少许盐)浸烫,入油锅炸至呈金黄色、结壳捞出,从正面破口,挖出中间的嫩豆腐。
2. 猪肉末加葱花、白糖、酱油、黄酒、盐、鲜汤搅拌上劲,分别填入豆腐中,封口处嵌上虾仁。
3.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用葱段炝锅,放入番茄酱、白糖、盐煸炒,加入黄酒、酱油、鲜汤,将豆腐整齐排入(破口向下),烧沸后改小火烧10 min,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大翻锅,淋香油,盛入盘中即可。
功效:滋阴益气,润燥止咳,清热泻火。
杨花萝卜炖豆腐
原料:豆腐200 g,杨花萝卜100 g,水发干贝50 g。
调料:盐、味精、黄酒、鲜汤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用沸水(放少许盐)浸烫;杨花萝卜修去头尾及黑斑等,焯水。
2. 锅中加入鲜汤、黄酒、豆腐、杨花萝卜、干贝,用中小火炖至萝卜酥烂入味,再放入盐、味精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生津消积,清热解毒。适合食积胀、痰咳失音、消渴、痢疾患者食用。
羊敲玉腐
原料:豆腐250 g,羊球(睾丸)1副,胡萝卜片25 g,菜心25 g。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黄酒、葱段、姜片各适量。
做法:1. 豆腐切块,入沸淡盐水(浓度约1%)中浸泡或略焯,捞出待用。
2. 羊球撕去外膜,切成片,入沸水略烫;胡萝卜片、菜心焯水。
3. 将豆腐、羊球、胡萝卜放入盅内,加入清水、黄酒淹没,放入葱段、姜片上笼蒸约30 min。
4. 拣去葱、姜,放入焯熟的菜心、盐、味精、胡椒粉,蒸数分钟即可。
功效:益精壮阳,生津止渴。
红白豆腐
原料:豆腐200 g,鸭血200 g,葱段30 g,姜末20 g。
调料:火锅底料30 g,味精、盐、黄酒、酱油、鲜汤、红油、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1. 豆腐、鸭血均切块。分别入水锅(放少许盐)焯水。
2. 炒锅上火,倒入少许精炼油,放入葱、姜、火锅底料煸香,加入黄酒、酱油、盐、鲜汤、豆腐、鸭血烧至入味,放入味精,淋红油即可。
功效:益气开胃,补血,生津,清热解毒。
素东坡肉
原料:冻豆腐500 g,冬瓜肉150 g。
调料:南乳汁、黄酒、老抽、白糖、盐、淀粉、素湯、香油、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1. 将豆腐切成3 cm×3 cm×2 cm的块,冬瓜肉切3 cm×3 cm×0.5 cm的片,加少量老抽腌渍上色。
2. 冻豆腐拍上淀粉,盖上一片冬瓜片,用牙签固定,入油锅炸至定型,拔去牙签,成东坡肉生坯。
3. 锅中放入东坡肉生坯(冬瓜面向上)、南乳汁、黄酒、老抽、白糖、盐、素汤汁稠浓,淋香油,装盘即可。
功效:利水消痰,清热解毒。适于暑热烦闷、水肿、脚气、淋病、痔漏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