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2017-12-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糖化胰岛素血糖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疗科,云南 昆明 650032

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黄智钢唐亮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疗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明显改善相关的临床症状。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体质问题,并发症和基础疾病较多,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血糖的同时也对患者进行了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血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此外由于自身体质的原因,中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更容易并发糖尿病[1]。有研究显示[2],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9500多万,而其中一半以上均是老年患者,老年人患有糖尿病自身有着较大的心里压力,因此日常均有情绪低落以及精神萎靡等现象,因此研究和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临床上单纯西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较差,因此血糖波动较大,而单纯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虽然患者可以按时服用,但疗效并不明显[3],因此本次作者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研究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以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对糖尿病进行调控,进而对患者的血糖起到很好的降低作用,并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相关的临床症状。现将研究报道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收集的72例患者全部为2013年6月到2017年1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疗科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患者年龄为60~84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最小61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68.6±9.2)岁,病程为3~20年,平均(8.4±4.3)年;观察组40例,男性3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最小60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9.2±8.8)岁,病程为3~18年,平均(8.5±4.6)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中西医结合法。中医诊断标准[4]为,患者表现有明显气阴两虚,临床常表现口干而渴,腰酸、神疲乏力,多食,手足心热,小便量多,身体瘦削,大便干,苔黄少而干,脉细数等;西医诊断标准[5]为,患者空腹血糖大于7.8 mmoI/L,餐后2h血糖大于11.1 mmoI/L,日常表现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且患者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无严重合并症。

1.3 治疗方法 药物的选择由患者自愿,其中对照组给予纯西药治疗,治疗时患者给药主要为口服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旌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0.5g/次,2次/d、早晚饭后口服)、格列齐特(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76,80mg/次,2次/d,早晚饭前口服)、瑞格列奈(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37,4mg/d,2次/d、早晚饭后口服)等,对于口服药物不佳的患者给予胰岛素注射(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6第1570787号,0.1uL/次,1次/d)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结合治疗,中药的选择为汤剂,组成主要为生地黄15 g,黄芪20 g,白术15 g,西洋参10 g,当归12 g,麦门冬15 g,玄参12 g,苦瓜 12 g,女贞子12 g,丹参 15 g,甘草6 g,天花粉 12 g,三七6 g,玉米须6 g等,用药时根据患者脉象和临床表现加减(水煎服,煎3次后混合,分别于早、中和晚各服用1次)。此外两组日常均要适当增加运动和严格控制饮食,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学统计采用SPSS 20.0,两组间比较,经检验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后给予t检验,以P<0.05判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主要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率为考查指标,研究结果如下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可以明显降低空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P<0.05),此外观察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8.5±1.35.7±0.8*12.6±1.710.5±1.3*7.8±0.57.3±0.6*观察组8.6±1.45.0±0.6*#12.7±1.99.6±0.7*#7.9±0.66.1±0.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大疾病,有研究显示,在我国老年糖尿病的知晓率较低,仅约33%,这与老年人自身的体质有关[6]。老年人自身体质较差,消瘦和无力本身在老年人群中就较为多见,多尿又可以解释为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或者服用一些利尿剂所致,而多饮多食由可以认为老年人存在下丘脑渗透压调节中枢不敏感,因此一经确诊多属于中晚期糖尿病,这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7]。对于糖尿病的西药治疗,目前最有效的药物为胰岛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唑烷二酮类以及DDP-4类等)疗效不明显的老年患者,临床一般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所用药物,二甲双胍主要用于饮食控制不佳的患者,特别是伴有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作用为延缓肠胃血糖的吸收,同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8]。格列齐特的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9],瑞格列奈可使胰岛B细胞去极化,诱导B细胞分泌胰岛素[10]。对于上述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我们给予了胰岛素治疗,但与文献报道的一致[11-12]。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但是患者剂量调整困难、依从性差,而中药汤剂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病”范畴,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发展出了许多的中药汤剂来治疗以及预防本病的发生[12]。而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后一般较为平缓且病症持续时间较长,临床中检查多见有明显的气阴两亏之虚象。因此本次作者治疗本病给予益气养阴为主,汤剂主要以西洋参、三七、玄参、黄芪、生地黄、甘草、白术、当归、麦门冬、女贞子、苦瓜、丹参、天花粉和和玉米须等构成。其中西洋参、三七、玄参味甘有大补元气,同时生津止渴之功效,黄芪则辅以西洋参补气,与其合用后加强了益气生津功效。而方中其它药物生地黄滋阴清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甘草益气养阴治消渴,当归、女贞子以及麦门冬补肾滋阴、养肝明目同时护理肠胃,苦瓜和玉米须则辅以清虚火同时降糖[14-15]。研究结果发现,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效明显,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而对患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西药结合本次所使用中药汤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改善相关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1]胡美琴, 侯斌, 张晓宇,等. 西安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6):984-987.

[2]翟世英.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16(89):397-398.

[3]李成,杨长青,朱彩凤.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57-858.

[4]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 糖尿病中医诊疗标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06(6):540-547.

[5] 向红丁.张化冰译. ADA: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2 0 1 0(摘要)[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3):164-171.

[6]罗宏斌,吴炜戎,黄丽青,等.社区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的描述性及分析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6):80-82.

[7]刘标,何建邦.2例老年糖尿病性膀胱病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7):190-191.

[8]范鲁雁, 仇益群, 汤震. 盐酸二甲双胍胶囊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9, 34(4):268-270.

[9]冯泽岸, 巩慧敏, 张冬慧,等. 格列齐特缓释片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J]. 中国药师, 2011, 14(9):1290-1293.

[10]张倩, 朱余兵. 瑞格列奈药效学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2):21-23.

[11]韩旭亮,王晓雯,郑艳侠,等.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6):616-618.

[12]纪立农,陆菊明,郭晓蕙,等.中国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与血糖控制的调查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04(7):397-401.

[13]李成,杨长青,朱彩凤.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57-858.

[14]周晖, 高彦彬, 罗文益,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病例回顾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8(1):73-75.

[15]吴晓晶, 张骞, 胡旭珍,等. 中医辨证施治糖尿病前期63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22):102-103.

TheClinicalObservation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reated40CasesofSenileDiabetesPatients

HUANG Zhigang TANG Liang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32,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grat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ed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A total of 72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ere enrolled from the departments of Health Care, 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grat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based on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asting glucos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he difference have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P<0.05),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improving the above indicators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Due to the elderly patients have their physical problems so when they have a diabetes, they have more change occur complications and underlying diseases, give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Diabetes Mellitus;Blood Glucose

黄智钢(1964-),男,彝族,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E-mail:hypsjs@sina.com

R587.1

A

1007-8517(2017)22-0083-03

2017-10-11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糖化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