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学问方能出“彩”
2017-12-11周玲娇
周玲娇
[摘 要]追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需要问得有技巧。在学生似有所悟、出现错误,或遇到教学的重难点时巧妙进行追问,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維走向更深处,让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追问;技巧;精彩课堂;错误;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58-02
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要使追问有效,教师应抓住追问的时机,抓住课堂中转瞬即逝的契机及关键点,适时追问,使课堂教学形成思维交锋、智慧启迪、心灵碰撞的良好态势。如,在知识难点处或学生思考浅显、出现错误、矛盾困惑时追问,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让课堂更高效。
一、于思考浅显处追问——深入思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健全,对问题或知识点的思考往往比较粗糙、缺乏深度,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就要教师把握时机,进行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浅显处牵一牵、引一引,诱导学生思考、探索和想象,促使其思维从表面走向深刻。
例如,教学“9+4”时,我设计这样的环节:
师: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手指着4):对于9+4,把4分成1和3,将分出来的1和9相加,得到10,接着和剩下的3相加,等于13。
师: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
生:为了把9凑成10。
师:哦,是为了凑成10。你真会思考,真棒!这种方法我们就把它叫作“凑十法”,它能降低计算的难度,让我们算得又快又准!
针对学生浅显、形象的思维表象,教师进行适当的追问,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促进深入思考,从而发现知识的本质。本案例中,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诱导学生说出拆分的目的,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凑十法。这样教学,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和掌握就更为扎实、到位,这也正是追问的魅力所在。
二、于出现错误时追问——巧妙纠正
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敢于直面学生的错误,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甚至是欣赏错误中的“美丽”。教师适时的追问可让学生发现错误、议错、辩错,通过这一动态过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将更加牢固。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出示:实验小学跳绳队教练准备从队员李军、张明、陈刚中挑选一人参加比赛,下表是最近5次训练中这三名队员每分钟跳绳的成绩统计情况(“/”表示没参加本次训练)。
师:如果你是跳绳队的教练,你认为应该怎样选?
生1:由于张明没参加第1次训练,如果比较总成绩的话不公平,我认为应该比较平均成绩,谁的平均成绩高就选谁。
师:他们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
生1:李军的平均成绩是(202+193+198+200+207)÷5=200(下),张明的平均成绩是(208+206+202+204)÷5=164(下)。
(教师没有马上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讨论)
师:张明参加了5次训练吗?
生2:没有,张明没参加第1次训练,对应的只有4次成绩,所以应该除以4,结果是205下。陈刚的也只有4次成绩,所以他的平均成绩是(205+409+190+201)÷4≈251(下)。
生3:不对,陈刚的平均成绩应该是(205+409+190+201)÷5=201(下)。虽然只有4次成绩,但陈刚实际上一共跳了5次,所以应该除以5。
生2(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师(顺势追问):平均数应该怎样求呢?
生4:用总数除以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
该案例中,教师巧妙追问,如“他们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张明参加了5次训练吗”,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自主发现求平均数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教师要适当追问,以追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为媒介再追问,诱发学生产生不同见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和辨析,自主纠正错误。学生对错误的印象越深刻,纠正错误之后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牢固。
三、于知识难点处追问——画龙点睛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是很有限的,而数学的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这些知识点是教学的难点与关键所在,教师可通过追问的方式为学生铺好思维的跳板,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有效思考,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认识分数意义”时,我设计这样的环节:
师:把6本练习本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几本?
生1:每人分得3本。
师:把8本练习本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几本?
生2:每人分得4本。
师:把一叠练习本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生3:每人分得这叠练习本的■。
师(追问):这里的“■”代表什么?
生3:这叠练习本的一半。
师(追问):结果为什么不是具体的数呢?
生3:因为不知道这叠练习本究竟有多少本。
师(继续追问):那么6本练习本,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可以用■表示吗?
生4:可以。
师:8本练习本,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还可以用■表示吗?endprint
生5:可以。
师:一个的结果是3本,一个的是4本,数量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呢?
生6:因为■表示的都是将总数平均分为2份后的其中1份。
师:对,要弄清楚谁是整体,整体不同,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假如把100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可以用■表示吗?
生7:可以,无论整体是多少,只要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一定是整体的■。
师:是■支吗?
生8:不是,■在这里表示的是总数的一半,而不是具体的数量。
学习分数的产生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不能用整数表示的,则用分数来表示”,但却不能理解“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这一教学难点和关键点,往往将一个整体被平均分后每份的占比与具体的数量混作一谈。而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地进行追问,如“那么6本练习本,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可以用■表示吗?”“一个的结果是3本,一个的是4本,数量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呢?”等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每位学生均兴趣盎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培养了数感,实现了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四、于矛盾困惑处追问——茅塞顿开
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能会遇到障碍,出现卡壳现象,这便需要教師及时追问,让学生在境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层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时,我设计这样的环节: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6组图形,如果要给它们分类,你会怎么分?
生1:②③一类,①④⑤⑥一类,因为②③是有交叉的,而①④⑤⑥是没有交叉的。
师:②中的图形是怎样得来的呢?请你通过手势表示一下。③的呢?像②③这样两条直线互相交叉的现象,在数学上叫作相交。现在我们可以说②③中的两条直线分别相交。
师:①④⑤⑥中的两条直线现在均没有相交,它们是不是永远都不会相交呢?
生2:我的分类是②③、⑤⑥、①④,因为我觉得⑤⑥中的两条直线在某一处是相交的。
师:那么它们怎样才会相交呢?
生2:只要将直线延长一些就可以了。
师:在⑤中,要延长哪一条直线呢?
生2:直线a。
师:延长a吗?为什么?
(师延长直线a,得到直线a、b相交)
师:看来⑤确实也属于相交。那⑥呢?
生3:⑥中的两条直线都延长,最后也相交。
师:你是如何确定的呢?如果⑥中的两条直线均已到达纸张的边缘,还可以继续延长吗?
生3:可以。假设这张纸可以无限延伸,因为平面是无限大的,这样就能继续延长直线。最终发现,⑥中的直线a、b相交。
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应将时间让渡给学生,等一等,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惑、证明,自主建构新知。此时,教师利用“如果要给它们分类,你会怎么分?”“①④⑤⑥中的两条直线现在均没有相交,它们是不是永远都不会相交呢?”“那么它们怎样才会相交呢?”等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使课堂既具有广度又有深度。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是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追问的意识,善于倾听和思考学生的回答,还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与方向,使课堂因“问”而精彩!
(责编 吴美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