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空间观念 建立模型思想
2017-12-11何天学杨钊梅
何天学 杨钊梅
[摘 要]几何图形概念课应该充分利用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让学生不断地从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活动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经历“做”和“思考”的过程,建立实物与模型、表象与抽象的联系,从而建立模型思想。
[关键词]空间观念;模型思想;几何直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53-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前不久,我们有幸聆听了杨老师执教的“圆锥的认识”一课。纵观这节课的设计,杨老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较好地协调了主导与主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功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但细细品味,仍能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我们一起来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老师展示的这个圆锥,并说一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在脑海中想象圆锥的样子。(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圆锥的表象)
师:请大家讨论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
(在学生讨论并汇报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圆锥的高的位置,让学生正确建立圆锥的高的表象)
师:请同学们尝试画出圆锥的高。
(学生画高,教师巡视并指导)
师:那么,圆锥的高又该如何测量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测量圆锥的高。
随后,杨老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先想象快速转动粘着三角形纸片的木棒得到的图形的形状,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在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对圆锥的认识并不深刻,操作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由此可以看出,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空间观念,引导学生不断动手操作,是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几何直观、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最后建立圆锥的模型,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然而,可以发现,杨老师一开始就直接出示圆锥的模型,没有把新知“圆锥的认识”和旧知“圆柱的认识”进行比较和联系,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生硬,学生难以消化吸收教学的内容。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有没有改进的必要呢?也就是说,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观察和触摸若干个圆锥形物品,总结其共同点,进而初步认识圆锥的特征,建立圆锥的模型,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呢?由此,我们产生了疑问:对于几何图形的概念,究竟该怎样教学呢?教师又应该如何运用空间观念来渗透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建立几何图形的模型呢?
回顾已经学习的几何图形,如角,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角出发,借助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让学生观察这些角的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角的特征,最终在脑海中建立角的模型。那么,对于“圆锥的认识”,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一方法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一起阅读了《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数学卷》中特级教师卫建玫的“长方体的认识”的课堂实录,其中卫老师主张的“‘玩出来的精彩”的理念让我们印象深刻。教学中,卫老师打破传统的思路,组织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第一步,组织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物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步,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制作长方体,使学生将实物、表象、模型建立起联系,对长方体的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第三步,让学生观察自制的长方体,然后交流各自的发现,同时追问:“为什么这样切?为什么这样拼?”这看似不经意的师生交流活动,却能促进学生的感知经验转化为数学认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步,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再次经历“实物→模型→抽象”的转化过程,从而清晰地建立起實物、模型与图形的联系。第五步,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由此看来,巧用空间观念,即设计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上动脑、动手、动口,可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不必一开始就给出几何体,可以像卫老师那样,让学生先摸一摸圆锥体物品,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动手制作圆锥体,最后从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如此循循善诱,学生的认知才会更加深刻,模型思想才会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中。
几何图形的概念课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利用空间观念建立建模思想只是其中的一种。数学知识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建立模型思想。
(责编 吴美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