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策略和方法

2017-12-09刘志强

考试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语文课程

刘志强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启迪性,在课程的学习中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接受和理解新课程的时长,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的自信,更具备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一条合理畅通的学习渠道,更好地投身到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学习中。

关键词:中高年级;语文课程;预习策略

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相比低年级具有一定的深度,在这些语文课程中,课程内容的设置以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等为主。特别是在课后习题中,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比较多。在中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预习策略,更加精准地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内涵逐步加深,词汇也更加丰富,对段和篇的理解要求更高,再加上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因此,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把握预习的侧重点,必须注重运用科学的预习策略。那么在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预习中,应该掌握哪些预习的策略和方法呢?

一、 学习生字生词,了解全文的内容和大意

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难度有所提升,在课程及课后习题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积极发散思维,结合自身对课文的理解来解读。从这方面来讲,在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掌握课文的通篇大意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从了解课文的大意入手。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画重点、提前背诵等方式来了解和掌握文章的大意,这是学生学习好语文课程的关键,也是学生提升预习成功率的关键;另一方面,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字生词预习能力。遇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学生应该积极利用字典来了解生字生词的意义,掌握生字生词的读音、拼写等。更主要的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将生词融入到课文中,通过对课文上下文的理解,来判断生词的主要含义。

二、 针对课文内容,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较之于低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高年级的语文课程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来深入地理解和分析课程内容,并注重对课程内容的消化和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作家之手的课文选段来讲,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学生未能有效地进行预习,那么学生在理解该课文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思维压力和思维负担。鉴于此,在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预习中,学生应该具备扎实完整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一方面,结合课文来做好作者资料、课文写作背景等资料的详细搜集。学生可以运用工具书、图书馆书籍、网络工具等来对作者的生平及代表作有所了解,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內容;另一方面,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自身的视野也有所提升,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该课文的写作背景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如《将相和》《草船借箭》等经典。学生只有对这些经典故事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授。

三、 结合自身思考,理清课程的脉络和架构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课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相比低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高年级的语文课程具有较大的思维难度,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预习的过程中都应该结合自身的思考,积极开动脑筋来主动思索。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预习策略应该注重全面理清课文的脉络,全面理清课程的整体架构。一方面,学生应该带着问题来进行全文阅读,结合自身的理解,列举一些问题来理清文章的脉络。如“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有目的性地投身到课文的学习中;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利用概括分析法来全面概括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含义。对于课文的核心重点段落,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地进行深化阅读,结合上下文意思,结合通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概括分析核心段落的意义。这样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讲解,判断自身理解的偏差及自身理解的疏漏点。

四、 分析难点疑点,做好详细的批注和笔记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做好详细的批注是非常关键的。批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找出问题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分析预习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主动,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在学生预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做好合理的批注,无论是对于生词的理解存在偏差,还是对于段落的解释存在难点,学生都应该及时在课文的空白处或者在笔记本上做好批注。准确的批注是学生在预习环节中思考及时的再现,学生通过浏览批注可以找到当时预习的状态,进而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中高年级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在预习的过程中,科学的预习策略和方法,离不开及时的笔记和记录。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备笔记本,对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做好备注,特别是一些生词,学生在利用工具书、网络等途径了解生词的全面意义时,可以在笔记本上予以摘录。而对于一些重点的段落或者课后要求背诵的部分,学生可以在笔记中予以抄录,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来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段落的核心意思进行记录,养成良好的记心得、记笔记的习惯。此外,为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还应该定期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将优秀的预习笔记展示出来,形成良好的预习氛围,督促学生满怀信心地投身到预习环节中来。

五、 总结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强化,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应该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预习策略和方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更有成效性地进行预习。

参考文献:

[1]朱艳.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有效预习[J]. 考试周刊,2012,(47):48-49.

[2]杨晓霞.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79.

[3]董华蕾.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实效的提高策略[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1):77.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语文课程
从夯实“双基”到培养“核心素养”之变——简析近二十年语文课程目标发展演变之路
小议小学中高年级说理文教学中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启发式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