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矮的父母如何养出个高的孩子
2017-12-08黄卡
黄卡
暑假某天,一位14岁男孩由家长带着来就诊,原因是孩子近半年身高无增长。当前孩子身高为158厘米,父亲身高171厘米,母亲身高159厘米。医生给孩子做了检查,骨龄检查结果显示骨骺已完全闭合,身高不会再长。母子俩当时就流泪了,问医生还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善身高。医生只能安慰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培养好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来弥补身高的遗憾。
孩子的身高及生长发育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有的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个子比较矮时就很着急,担心孩子是不是缺钙,有的甚至病急乱投医。
要想真正帮助孩子,就从了解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开始吧。
首先,我们来看身高预测公式。男孩成年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女孩成年身高(厘米)=(父亲身高-13+母亲身高)÷2±5。
一个人的身高受到遗传基因、内分泌激素、营养、运动、睡眠、心理、性发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遗传因素占70%左右,父母身高对孩子终身高有很大影响,但约30%的后天因素影响也非常关键。所以充分利用好剩下的30%,个矮的父母也能养出高个子的孩子。如果后天因素发挥不好,个高的父母也可能养出个矮的孩子。
睡不好者长不高
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身高。生长激素是呈脉冲式分泌的,在白天的分泌量相对少,分泌量主要集中在夜晚入睡后深睡眠状态。晚上10点开始进入分泌高峰期,所以睡得越迟,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家长们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吃太好者性早熟
现在的经济条件下,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而影响生长发育的病例已经很少了。市场上充斥着林林总总的儿童营养品、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而我们的很多家长,对如何鉴别这些产品对孩子长高的效果是利是弊,往往不得要领。
在孩子的饮食营养方面,其实荤素搭配好就足够了,而错误的营养摄入往往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可怕的是,营养过剩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引发孩子性早熟,而性早熟对孩子最大的危害就是骨骺提早闭合,终身高矮小。
性早熟的判断标准: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孩乳房增大或男孩睾丸增大)。女孩在10岁前月经来潮也属于性早熟。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病例明显上升,令人沮丧的是,大多数儿童性早熟,是“吃”出来!包括吃洋快餐、各种补品、反季节果蔬,速成鸡、速成鸭,黄豆类制品、蜂王浆等含激素的食物。
运动多者长得高
医学表明,在同样的情况下,科学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最终身高高4-5厘米。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利于长身高的,也不是运动强度越大越好。建议进行以下运动,如跳绳、跳高、篮球、排球、游泳,引体向上,羽毛球等,每天30分钟以上纵向运动,有利于长高。
矮小大多原因不是“营养不良”、“缺钙”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矮小,就要求加强营养。身高的增长确实需要均衡的营养,但现在已不是吃不饱的年代,营养不良造成的矮小,相对比较少见。
孩子青春期发育后,食欲会明显增加。而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多数胃口不好,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儿童生长缓慢,需要量少,食欲常常差。
很多家长天天想着给孩子“补钙、补锌或补维生素”,其实,微量元素(钙、铁、锌等)和维生素保证人体所需量就好,并非多多益善。
孩子是不是“晚长”
孩子的生长发育确实有早晚之分,如果与同龄人相比平均身高相差6、7厘米,骨龄落后至少一年以上,有可能晚一点追赶上来,甚至更高。但如果与同龄人平均身高相差10-20厘米,就算晚长也很难追上来。
医学认为,判断孩子是否“晚长”,要有相应依据,不能仅凭自己想象。有些身高矮小的孩子已经有发育特征了,就不能认为是“晚长”了。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過程,小朋友要每半年到一年评估一下身高、生长速率、骨龄,看看骨龄进展程度,以及性发育情况等。
孩子矮小可能是病
矮小更多的是由内分泌或遗传代谢病造成。如果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活性不足、生长激素受体不敏感、转化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身高矮小,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治疗。
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要密切关注。如果发现小朋友年生长速率小于5厘米、落后同龄人一个头以上,或者有早发育现象,应及时看生长发育科专家门诊。
许多孩子长得矮,治疗后能长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