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行员共同性外斜视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12-07李鑫张明悦王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36期
关键词:疲劳飞行员

李鑫 张明悦 王雷

[摘要] 目的 回顾共同性外显斜视飞行员飞行时长、屈光状态、年龄等疲劳相关因素对外斜视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参加空勤年度体检的25~55岁之间诊断为外斜视的飞行员136例,记录其至体检发现外斜视时的总飞行时间及年龄,并用综合验光仪检测其屈光状态,比较不同飞行时间、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屈光状态的外斜视发生情况。 结果 随着累计飞行时间的增加,飞行员外斜视的患病率相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性外显斜视的发病率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的外斜视患病率明显高于远视组和正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視组和远视组的外斜视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飞行时长及屈光状态对外斜视患病率有显著影响,对于飞行员应对相关因素加以重视,以减少外斜视的发生及进展。

[关键词] 飞行员;共同性外显斜视;飞行时间;屈光状态;疲劳

[中图分类号] R88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36-008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effects of fatigue-related factors such as flight duration, refractive status and age on the incidence of exotropia in common exotropia pilots. Methods A total of 136 pilots diagnosed with exotropia aged 25 to 55 years participated in the annual air medical examination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The total flight time and age at the time of exotropia were recorded and the integrated refractomete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refractive status of the patients. The occurrence of exotropia at different time of flight,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refractive status were compared.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accumulated flight time,the prevalence of exotropia in pilot increased corresponding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morbidity of common exotropia,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prevalence of exotropia in myopi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yperopia group and orthophoria group,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exotropia in the hyperopic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length of flight and refractive statu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evalence of exotropia, and the attention to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pilots should be pai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exotropia.

[Key words] Pilot; Common exotropia; Flight time; Refractive state; Fatigue

共同性斜视是指患者两眼视轴不互相平行,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导致一眼正位时,另一眼位偏斜。而共同性外斜视是共同性斜视的常见类型,可分为原发性外斜视和继发性外斜视两种,其中前者主要包括间歇性外斜视、外隐斜视、恒定性外斜视三种,而后者主要包括知觉性外斜视,多由一眼视力不好所致[1]。经调查统计,共同性外斜视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2%,而飞行员中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率相对较低[2]。但随着近年来飞行员飞行疲劳程度增加,年度体检中发现外斜视的比例逐渐增多。同时由于飞行员工作的特殊性,外斜视相应的诊断治疗和也具有一定特殊性,需对其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参加空勤年度体检的25~55岁之间诊断为外斜视的飞行员1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飞行员共同性外斜视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共同性外斜视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参加空勤年度体检的25~55岁之间诊断为小度数共同性外斜视的飞行员136例,均为男性,年龄25~45岁,平均(30.5±1.8)岁。纳入标准:角膜映光法外斜视度数<15°,双眼球各运动方向不受限;单眼裸眼及矫正视力均≥1.0。排除标准:既往有斜视手术史者;伴有眼外肌功能异常者;合并其他器质性眼病者;不积极配合检查者。

1.2 方法

对136例外斜视飞行员的资料进行分析,详细记录其至体检发现外斜视时的总飞行时间及年龄,并选用日本TOPCON拓普康VT-10综合验光仪,根据标准综合验光流程。根据等效球镜值进行屈光度计算,近视组:屈光度-0.50D≥~≤-5.00D;正视组:-0.50D~ +0.50D,远视组:+0.500>~≤+3.00D屈光度[3]。比较不同飞行时间、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屈光状态的外斜视数量。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S20.0,将本研究纳入统计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或F检验,将本研究纳入统计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飞行时间斜视患者的数量比较

由表1可知,飞行员的飞行时间越长,外斜视的患病率相应增加,不同飞行时间外斜视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年龄组斜视患者的数量

由表2可知,年龄越大,外斜视患病率越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屈光状态组外斜视患者的数量比较

由表3可知,近视组的外斜视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组和远视组的外斜视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视觉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指外界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所形成的影像而获得的主观感觉。按有低至高的顺序可将其分为三级,一级为同时视功能,其是建立双眼视的基础条件,是指双眼能同时感受外界同一物体的形像,但双眼所感受的同一物像并不一定完全重合;二级为融合功能,其是立体视觉形成的基础,是指两眼对外界同一物像具有同时接受的能力,具有合二为一的功能,使人们感受到一个完整的立体,而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物体;三级为立体视功能,其是一种建立在双眼同时视功能和融合功能基础上的较为独立的具备三维立体感的视觉功能,是指双眼在视中枢指令下能综合感知三维立体物像,具有调节和聚集的功能。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及飞行员执勤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临床用于评价患者视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准[4-5]。融合功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双眼的有效调节和集合,有利于维持正常视觉。共同性外斜视是眼科常见病,是临床常见的斜视类型,约占共同性斜视总人数的65%~70%。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患者多表现为眼位偏向颞侧,眼球运动无受限,常引起复视、畏光等症状。由于双眼视轴不互相平行,长期的眼位偏斜不仅影响美观性,也可能会造成双眼视功能丧失。对飞行员而言,由于高空作业存在特殊性,对其视觉功能要求非常高。研究表明,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飞行员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因此,分析飞行员共同性外斜視的影响因素,对飞行员共同性外斜视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近年,有研究表明[6],因飞行时间长、飞行速度快、高空缺氧等因素影响,可使飞行员出现斜视症状,甚至出现复视。本研究显示,随着飞行时间延长,发生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分析其原因,飞行时间延长,飞行员长期处于眼疲劳状态,调节和集合作用减少,融合功能逐渐损失易发展成外斜视。王剑楠等[7]研究霸道,70%~80%的飞行事故是人为造成的,而这些人为因素的主要原因是飞行员在眼疲劳状态下进行操作,导致其工作能力下降。针对此类情况,应注重双眼的融合功能,集合能力其与双眼调节功能相同,必须保留一定的余力,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及飞行工作中使双眼感觉不到疲劳。按Sheard标准可知,只有当保留的余力超过外隐斜量的2倍时,才不会使双眼感觉到明显疲劳,否则会出现眼部明显不适、眼酸涩、眼疲劳等症状,甚至发生复视[8]。

有研究表明[9],随着年龄增加,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外斜视患病率越高,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所选样本例数有关,还需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王京辉等[16]学者研究11618例斜视患者发现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状态主要是近视性屈光不正。本研究也发现,近视组的外斜视患病率明显高于远视组和正视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视组和正视组外斜视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别,与田青等[10]报道结果相似。近视是指人眼屈光力相对于眼轴长度过大的一种屈光不正,即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人眼内后经眼球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形成不清晰的图像,即远点移近的一种屈光状态[11]。远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平行光线经眼球曲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即在成焦点之前遇到视网膜而形成模糊不清的弥散图[12]。许丽敏等[13]研究发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维持双眼视轴平行做出过度的调节,表现为调节超前,可能是导致出现调节性近视的潜在因素。成人调节力和融合力下降,可能更易出现调节性近视。由于飞行员高空作业的特殊性,需长期接触电子设备和飞行资料,使得近视的潜在发病率明显提高。而近视患者看近时少用调节,导致其集合能力下降,易诱发共同性外斜视。同时外斜视的患者为维持双眼视轴平行做出的过度调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调节性近视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14],成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开展集合训练,包括笔尖训练、同视机训练、增视能软件训练等,可提高患者的集合能力。为有效预防飞行员共同性外斜视的发生,应做到以下两点:①笔尖训练是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对斜视度数较小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可提高其集合能力。因此,在训练过程中,用笔尖置于飞行员眼前30 cm处,按从远到近的原则逐渐移进,同时要求飞行员双眼努力注视笔尖,3次/d,每次持续30 min左右。②增视能软件训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现代视觉技术相互融合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依据神经系统的早期干预理论,通过各类刺激模式,促进其视觉功能恢复。因此,训练时,飞行员应距离电脑50~60 cm处就坐,并佩带红绿眼镜,启动增视能训练软件,开始进行分开与辐辏训练,3次/d,每次持续10 min,可提高飞行员的集合能力[15-17]。

在目前空勤体检工作中,我们发现的飞行员存在斜视的情况中绝大部分都是外隐斜和小度数的外斜视。67部体检标准规定(AC-67-FS001)各级体检合格证申请人患有影响视功能的显斜视不合格[18]。因此对于存在外隐斜和外斜视的飞行员我们体检中发现后,应该及时进行视功能的检查,原因分析及时进行适当的干预,如纠正屈光不正,改变有可能加重外斜视进展的不良工作和生活习惯,积极进行视功能的训练如融合功能训练等,同时对于存在发生外斜视的潜在可能的飞行员进行预防性的科普教育。对于一些斜视度数较大,视功能严重下降的飞行员,可以适当限制飞行小时,避免过度疲劳,延缓病情进展。这样能有效防止或者延缓外斜视的发生发展,最大程度的延长飞行员的飞行寿命。

[参考文献]

[1] Matalia JH,Panmand P,Ghalla P.Management of a case of divergent strabismus fixus secondary to a congenital fibro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 type 2[J].Indian J Ophthal-mol,2017,65(10):1061-1063.

[2] 王小琴,谢青,鲁宏,等.共同性斜视患者视皮层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5,17(4):231-236.

[3] 曾仁攀,曾庆华,袁晓辉.不同年龄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三级视功能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1):42-47.

[4] 廖妙云,文中华,黄海.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双眼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对比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 14(7):1284-1287.

[5] 陈莉莉,陈子林,李泽斌,等.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34-136.

[6] 陈勇,肖文星,邹鸿,等.显微微创技术治疗共同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3):287-289.

[7] 王劍楠,潘文平,李英浩.飞行员疲劳监测中的人眼定位及状态判别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6,46(4):78-82.

[8] 钟华红,刘春民,邓宏伟,等.屈光状态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效果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6,24(4):12-15.

[9] 张军联.屈光不正与弱视、斜视关系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602-604.

[10] 田青,王雪峰,齐林嵩,等.应招飞行学员共同性斜视检出率与远视力相关性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6,32(5):304-305.

[11] 王小琴,谢青,鲁宏,等.共同性斜视患者大脑皮层激活强度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5,35(3):258-262.

[12] 柳波,崔巍,李红霞.共同性斜视眼外肌超微结构与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性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 43(2):129-131.

[13] 许丽敏,王小娟,江洋琳,等.间歇性外斜视与近视发展关系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24(29):3336-3337.

[14] 张明悦,李鑫,李少军.增视能训练软件与笔尖训练对矫正飞行员小度数共同性外斜视集合能力的疗效对比观察[J].空军医学杂志,2016,23(6):129-131.

[15] Pan CW,Chen X,Zhu H,et al.School-based assessment of 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among multiethnic children in rural China[J].Sci Rep,2017,7(1):13410.

[16] 王京辉,卢炜.共同性外斜视各类型分布的临床观察[J].眼科,2006,15(5):331-334.

[17] 卜立敏,杨积文,刘洋.成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及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2):103-105.

[18] AC-67-FS-001.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2017,10.4.1

(收稿日期:2017-10-06)

猜你喜欢

疲劳飞行员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飞行员的酷装备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千里挑一的飞行员(三)
千里挑一的飞行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