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方案下非宾格结构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7-12-07王永利韩景泉
王永利 韩景泉
(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 05004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510420)
○本土化探索
最简方案下非宾格结构的生成机制研究*
王永利 韩景泉
(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 05004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510420)
“述语分解模式”可为复杂动词短语的内在结构提供合理解释。应用特征分析,轻动词的两组区别特征得以确立:有界性特征[±TEL] 和促发性特征[±INI]。文章在最简方案框架内,结合汉语实例论证:功能性中心语Ini的促发性特征具有双重功能:在句法式的IniP阶段,此特征决定内题元是否能够被授予宾格;在句法式的vP阶段,此特征决定轻动词是否能够投射外题元。具体到非宾格述语,[-INI] 特征是其不能授予宾格和不能投射外题元的共同内因,从而揭示非宾格结构的生成机制。
非宾格动词;生成机制;有界性特征[±TEL];促发特征[±INI]
1 引言
顾名思义非宾格动词是不能分派宾格的动词。非宾格假说(Perlmutter 1978:157-189, Burzio 1986:27-31)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拥有相当普遍的跨语言支持证据。汉语中的领主属宾句、受事主语句、隐现句、存在句等都被认为具有非宾格属性。尽管语言学家们已对非宾格动词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探讨,但最为核心的问题,即非宾格动词不能分派外题元角色和不能授予宾格这两个特性的内在关联机制到底为何却依然不明。本文拟以生成语法的最简方案为理论框架、以“述语分解模式”(Predicator Decomposition Mode)为整个动词短语的描述手段,从特征分析的角度明确非宾格述语内的各种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生成机制。
2 “述语分解模式”
语言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单VP分析无论从理论还是技术角度看都显得不充分。为了在坚持“二元原则”的前提下解决双宾语结构论元数量超过结构位置的矛盾,Larson将动词短语分解为外层“vP-壳”和内层的“VP-核”(转引自Radford 2009: 336-348)。后续的研究表明,依据“投射原则”和“词汇分解”的理念,不但词典中动词及其题元结构要被忠实的体现,表明事件意义的“纯动词”也应有对应的句法代表,这就是所谓的“轻动词”,抽象表达为BE,DO,BECOME和CAUSE(Hale, Keyser 1993:57-62)。在此认识下,每个谓语均由表示基础词汇意义的词根、表示事件意义的轻动词、表示事件参与者的论元组成。其中,词根和轻动词(在下图中分别以V和v表示)合起来组成谓语的核心部分——“述语”。轻动词作为一种独立的词类,在句法里能够充当中心语形成短语vP,位于动词词根组成的动词短语VP之上(Chomsky 1995:178-186,Radford 2009:336-365)。在此模式下,传统的一元动词或二元动词可称为一元述语或二元述语,而非宾格动词应称为非宾格述语。本文将该分析方法称为“述语分解模式”,如下图所示:
轻动词可分别由BE,DO,BECOME表达不同的抽象“事件意义”或“情景意义”(Vendler 1967:97-122,王永利 韩景泉 2015:259)。即,BE代表状态,是静态、无界的事件;DO代表活动,是动态、无界的事件;BECOME代表完结、达成,表示事件的变化、状态的转变,而变化的结果是事件具有一个自然终结点,属于有界性的事件。
另外,还有一个使役或致使义轻动词CAUSE.CAUSE和BECOME是一对,前者表示“因”,后者表示“果”。CAUSE+BECOME共同表达一个因果事件。在一个事件里我们可以只有BECOME,表示事件的变化,但不能只有CAUSE而没有BECOME.因此可以说因果事件是完结事件或达成事件的扩展,其句法结构如①所示,在VP之上,会出现由两个不同轻动词短语vP1和vP2构成的双层vP-壳,这是最复杂的谓语结构。
① [vP2致事[v2CAUSE [vP1Ø[v1BECOME[VP受事[VV (受事)]]]]]]
鉴于“述语分解模式”的精致性和准确性,本文将其作为分析非宾格结构的描述手段,以此探究轻动词彼此得以区别的原因。
3 轻动词的区别特征
3.1 轻动词的“有界性”特征:[±TEL]
根据最简方案勾画的语言机制的蓝图(Chomsky 2000,2001,2005,2008),句法操作都是在一致关系下具有活性的探针和目标通过特征的复制和删除按语段逐步进行。因此,对关键成分所带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成为分析特定句法现象的前提。
首先,述语内轻动词的第一个区别特征是“有界性”。轻动本质是词缀性质,具有强V特征,因此它要求一个显性动词进行V-v移位以便得以附加。本文认为,在述语分解模式下V-v移位并非任意、无限制。在学界,有界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描述和界定事件的体类别,并以此来表明述语的特异性事件特征。所谓“有界事件”或“无界事件”指动作是否具有作用的范围或到达的终点。静态的BE和动态的DO都没有自然终结点,是无界性轻动词;无论有没有使役/致使意义(由轻动词CAUSE表达),代表完结事件和达成事件的BECOME用于表示事件的变化、状态的改变,其结果必然具有一个时间或范围的终点,因此属于有界事件。表1按照“有界性”[±TEL] 特征对代表4类事件意义的轻动词进行区分。
表1 依据“有界性”对轻动词的描述
轻动词的有界性特征直接影响词根的中心语移位。例如,属于完结或达成事件的“结果结构”,其述语的轻动词BECOME应具有已赋值的 [+TEL] 特征以表明此事件具有自然终结点。这意味着表明事件意义的轻动词只能允准和自己有界性特征一致的词根进行V-v移位,而携带 [-TEL] 特征和 [u-TEL] 特征(未赋值的有界性特征)的实意动词则无法进行中心语移位。以上分类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解释力。下例不合法的原因便可由此予以解释:
② a.*他把小猫爱。
b.*他把你想。
c.*桃树把花开了。
汉语中的“把”字句拥有致事,是典型的结果结构。因此,在以上3个例句中与VP合并的轻动词首先应为BECOME(其上还有表明致使义的轻动词CAUSE)。BECOME本身携带的[+TEL] 特征要求进行V-v移位的词根必须携带相同的有界特征。而例②的所有词根(爱、想、开了)都只能表达持续性的状态或动作,只具有 [-TEL] 特征,不符合V-v移位的要求,句法结构运算“崩溃”。而符合BECOME有界特征要求的词根便可以满足V-v移位,从而衍生出合格的句子。例如:
③ a. 他(真是)把小猫爱死了。
b. 他(简直)把你想疯了。
c. 桃树(已然)把花开败了。
例②和例③的区别仅在于二者的词根不同,前者词根由单动词占据,而后者则由复合动词占据。其结果是:从语义分析上看,前者词根位置的单动词只能表达无界性的状态或动作,而后者的复合动词中含有表明结果的成分(死、疯、败)以表达动作的终点;从特征分析上看,前者词根带有[-TEL] 特征,而后者的词根具有与共现轻动词BECOME一致的[+TEL]特征,这使得V-v移位的前提得以满足。
3.2 轻动词的“促发性”特征:[±INI]
轻动词的[±TEL] 特征无法充分反映轻动词的所有句法特点。其一,表1中的状态和活动事件都具有[-TEL] 特征,单凭有界性特征无法进一步将二者加以区分。其二,有界性特征只考虑到事件在作用范围、程度或时间上是否有限,而对于和述语密切相关的论元,尤其是述语对外论元的投射能力和对内论元的授格能力却欠缺相应的特征予以定义。在最简方案中,句子是以“语段”为单位逐级派生而成。语段包括CP短语和及物动词短语(记为v*P),Radford利用二元及物动词和作格动词roll的两种用法,详尽描述及物动词短语和不及物动词短语的区别。(Radford 2009:336) 只有使役性和施事性轻动词短语才是具有外论元的语段。在述语分解模式下,结合“题元栅格”,这意味着只有含轻动词DO和CAUSE的谓语才能具有致事或施事这样的“促发者”外论元。换句话说,轻动词DO和CAUSE应该具有一个要求投射外论元的特征,而BE和DO则不具备。本文利用“促发性”(initiation, 简称为 [±INI]) 代表这一区别特征。至此,本文确定轻动词的两个区别特征为:[±TEL]和[±INI],二者配合能够有效区分4个轻动词,如表2所示。
表2 轻动词的句法表现和特征组
4 轻动词特征组合的句法意义
4.1 非宾格结构的标志性特征
Perlmutter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不及物动词应进一步区分为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虽然它们都属于一元动词,而且其唯一的论元通常都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充当句子的表层结构主语,但两类动词与其论元之间的深层逻辑语义关系却有着本质的差别:非宾格动词的终极主语为其起始的直接宾语。(Perlmutter 1978:157-190)可见,非宾格动词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无外论元”。依据表2,含轻动词BE和BECOME的述语都不具有[+INI] 特征,因此无法投射外题元。由此,我们可以从特征分析的角度解释非宾格述语的这一特点:在起始结构中,非宾格述语只可能有内论元而不能投射外论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轻动词的[-INI]特征。学者们(潘海华 韩景泉 2005:1-13, 邓思颖 2010:204) 对一些典型的英语非宾格结构,如被动句、提升结构、显性非宾格现象、中动结构以及不及物作格结构的分析有力支持此分析的合理性。同理,利用述语的轻动词是否含有[-INI] 特征,很多汉语结构的非宾格性质也可以得以明确,其中包括领主属宾句④a、受事主语句④b、隐现句④c、存在句④d等。虽然这些句式的句法结构不尽相同,但它们的轻动词都含有 [-INI] 特征,所以其述语都具有非宾格属性。
④ a. 王冕死了父亲。
b. 王冕的父亲死了。
c. 家里来了客人。
d. 台上坐着主席团。
具体来说:例④a具有如①所示的两层vP-壳,其中vP1的中心语为携带 [-INI] 特征的BECOME,以此表明由生到死这一动态、有界性事件;例④b的句法结构只有一层vP-壳,其轻动词亦为携带[-INI] 特征的BECOME;从语义上看例④c表达新事件/状态的出现,是有界事件,因此隐现句的述语同样含有携带[-INI] 特征的轻动词BECOME;而存在句例④d表达持续的状态/动作,所以其述语的轻动词应为携带[-TEL] 特征的轻动词(BE或DO)。而从题元关系上看,由于句中的“主席团”不可能是充当事件的促发者,因此句子述语排除同时具有 [+INI]和[-TEL] 特征组合的轻动词DO.能够和例④d搭配的只能是无促发者、无界性的轻动词,即带有[-INI]、[-TEL] 特征组合的 BE. 有观点认为,既然非宾格结构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是逻辑宾语因无法获得宾格而必须移位到有格的位置,而例④c和例④d中的名词性结构“客人”和“主席团”能在不移位的情况下合法,因此质疑例④c和例④d中述语的非宾格性质。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准论元”和“多重一致”的概念来解释。以例④c为例,我们假设其句法派生过程如下:
当图中非宾格性vP和T合并时,其未赋值的φ-特征使T成为具有活性的探针。在T的统制域内有两个具有活性的目标:Spec-vP 位置的PRN“家里”和Spec-VP位置的DP“客人”。前者被认为是“准论元”,类似英语的“虚代词There”. 此准论元的特点是:(1)不带有任何题元角色,往往被称为“无题元主语虚代词”;(2)不具备完整的φ-特征而只具有不可解读、默认的第三人称特征 [3-Pers];(3)它没有未取值的格特征,其不可解读的人称特征已使它具有成为目标的活性。这样,当vP 和T合并时,探针T能够和两个具有活性的目标取得多重一致(由图中的实线箭头①和②表示)。依据体现最简精神的“吸引最近原则”,距T最近的“家里”会应T的EPP要求而移位到结构主语位置(由虚线箭头③表示),PRN的不可解读特征被φ-特征完整的T通过“特征删除操作”删除。同时,在一致关系下,T的未取值的φ-特征被DP“客人”赋值为第三人称、单数并删除,而DP的未取值格特征亦会被T授予主格(由虚线箭头④表示)并删除。
⑥ a. 家里,来了客人。
而且,隐现句例④c和话题句例⑥a有对应的受事主语句,如例⑦所示:
⑦ 客人来了。
只有在非宾格分析下,3个例句才能够得到统一的解释:它们的述语中都包含轻动词BECOME,其携带的 [-INI] 特征决定其述语都具有非宾格属性,词根的逻辑宾语都无法获得宾格。逻辑宾语的不可解读格特征 [u-Case] 或是通过该宾语的A-移位到达结构主语位置而获得主格,或是凭借虚代词的存在而形成多重一致在原生位获得T授予的主格。
如上所述,轻动词的 [-INI] 特征对非宾格结构具有统一的解释力。以此为鉴定标准相对而言比以往的其他“诊断手段”更能够使我们把握非宾格结构的实质。
4.2 宾格的授予和非宾格结构的派生机制
依据Chomsky (2001) 的观点,及物轻动词具有可解读的及物特征,是宾格的赋予主体。在此基础上Bowers (2002) 提出“三重投射说”,在vP-壳和VP-核间增添一个及物短语TrP, 其中心语Tr除了强动词特征 [+V] 和EPP特征外,还携带可解读的及物特征[+Trans]以及使其成为探针的不可解读的完整φ-特征。在一致关系下,探针Tr为其辖域内名词性结构的不可解读[u-Trans]特征赋值为 [+Trans],在语音式中表现为宾格。以“张三读书”为例,此过程可由⑧表示。
⑧
相关文献显示,具有题元标记外论元的轻动词称为及物轻动词,只有含这样轻动词的动词短语才称得上是及物动词短语(Radford 2009:356)。可见,轻动词投射外题元的能力和整个动词短语的赋宾格能力密切相关。另外,前文中的分析已经证明:不具有促发特征的轻动词和词根只能构成不能赋宾格的非宾格述语。这也从反面证明只有当述语轻动词具有 [+INI] 特征时才具有赋予宾格的能力。但在⑧中,Tr的特征组中并不包括体现轻动词投射外题元能力的特征,这一缺陷恰是此观点解释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轻动词分派外题元和授宾格能力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机制依然不甚明了。
在表2中,具有 [+INI] 特征,能够投射外题元的轻动词只有两个:DO和CAUSE.因此本文认为:[+INI] 特征不但决定轻动词短语能够投射外题元而且也是宾格的授予者。从结构上讲,轻动词的补足语应该是一个功能性短语IniP,其中心语Ini携带的促发特征在一致关系下对实意动词短语VP的意义在于:决定VP内具有活性的内题元能否被授予宾格;对轻动词短语的意义在于:决定轻动词能否投射促发性外题元。还以“张三读书”为例,此理念可以由⑨表示。
⑨的具体生成过程可以描述为:
(1) 词根“读”是一个持续性动作因,而具有 [-TEL] 特征,V和补足语“书”合并形成的VP具有同样的无界性质。DP“书”的不可解读格特征 [u-Case] 使其具有活性。
(2) 当Ini被合并入句法式时,其不可解读φ-特征使其成为探针并与“书”取得一致关系。这样,应Ini的EPP特征的要求,DP被移位至Spec-IniP. 同时,探针Ini获得目标DP“书”φ-特征的赋值,而“书”的不可解读格特征亦被Ini赋值为 [+INI],表现为宾格。这正如主格被认为是T的 [+Tense] 特征在结构主语上的体现一样,在此分析中,宾格是功能性中心语Ini的 [+INI] 特征在Spec-IniP位置的体现。另外探针的强动词性特征[+V] 触发词根“读”携带 [-TEL] 特征进行中心语移位。
(3) 当轻动词与IniP合并时,轻动词的 [+V] 特征会吸引IniP位置的复合动词“Ø+读”移位,并同时获得其 [+INI] 和 [-TEL] 特征。这一特征组合决定此轻动词只能是DO. 虽然CAUSE具有同样的特征组合,但由表1可以看到,它不能直接和VP合并来描述独立的事件,它只能像例③所示的那样和BECOME共同表达一个复合事件——具有致事的完结事件。
(4) 由于轻动词DO的 [+INI] 特征(由中心语移位而获得),轻动词会应其要求投射具有促发性质的外论元“张三”从而形成完整的及物轻动词短语-vP.
⑨
如上所述,及物轻动词短语授予宾格的主体是带有 [+INI] 特征的Ini,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非宾格结构中,Ini只可能携带 [-INI] 特征。另外,依据所含轻动词的不同,本文推断所有的非宾格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BE类或BECOME类。BE类非宾格述语具有如下⑩的基本句法结构,其具体生成过程可描述如下:
⑩
(1) 首先,带有 [-TEL] 特征的词根和承担内题元的DP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内论元有两个可能的结构位置Spec-VP或Comp-VP(以虚线表示Theme在位置上的选择性)。
(2) 然后为了形成非宾格述语,VP只能和带 [-INI] 特征的功能性中心语Ini合并。虽然探针Ini的EPP特征会引发DP进行显性句法移位,但由于[-INI] 特征无法为DP赋宾格,DP会在Spec-IniP位置继续保持活性。同时,Ini的强动词性特征触发词根携带 [-TEL] 进行中心语移位。
(3) 当轻动词v与IniP合并时,轻动词的[+V] 特征引发Ini位置的复合动词(Ø+Root)继续移位。这样,Ini携带的 [-INI]特征与词根的[-TEL] 特征一起被合并入轻动词位置。这两个特征使得轻动词只能为BE.另外,为满足轻动词位置的[-INI] 特征的要求,此中心语不能投射外题元,因而形成非宾格动词短语vP.在此分析下,具有 [-INI] 特征的功能性中心语Ini便将vP无法投射外题元和无法对Spec-IniP位置的DP授宾格这两个特点有机联系起来,非宾格述语的核心派生机制也就此得以明了。
(1) 首先,带有 [+TEL] 特征的词根和承担内题元(Theme)的DP合并。该内论元同样有两个可能的结构位置Spec-VP或Comp-VP.
(2) 而后,VP和带 [-INI] 特征的功能性中心语Ini1合并。和例⑩一样,DP在移位到Spec-IniP1位置后会继续保持活性。同时,Ini1的强动词性特征触发词根携带[+TEL] 进行中心语移位。
(3) 当轻动词v1进入句法式时,复合动词进行中心语移位,使轻动词同时具有 [-INI]和[+TEL] 特征。这一特征组合决定轻动词只能为BECOME.另外,[-INI] 特征还决定此中心语无法形成具有外主目语的语段,而只能形成不及物轻动词短语vP1。这样,由于中心语没有投射外题元,v1位置的[-INI]特征便得以满足。
(4) 为删除Spec-IniP1位DP所含的不可解读格特征 [u-Case],句法式有3个可能的后续衍生方向:其一,如虚假头①所示,vP1直接与探针T合并。Spec-IniP1位置的DP会应T的EPP特征要求移位到结构主语位置。在此过程中,T的时态特征会对DP授予主格。英语的被动结构、提升结构、作格结构以及汉语受事主语句例④b便属于这种情况;其二,轻动词v1通过外部合并的方式形成含“无题元虚代词”的非宾格动词短语vP1。当T进入句法式时,便会导致“多重一致”,“虚代词”移位到Spec-TP充当结构主语(如虚箭头②所示),而DP会在Spec-IniP1位置获得T授予的主格。汉语隐现句例④c可由此得以解释;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是非宾格动词短语vP1选择与具有[+INI] 特征的轻动词CAUSE合并,从而使(11)中位于Spec-IniP1位置的DP获得宾格,从而形成下图所示的使役结构(下图忽略中心语移位,只用箭头标出NP-移位):
vP1会首先和具有 [+INI] 特征的中心语Ini2合并。如上所述,因为vP1是不及物短语,不具有语段身份,探针Ini2的EPP特征能够从v1的统制域内引发DP由Spec-IniP1位置继续进行NP-移位至Spec-IniP2。在此过程中,Ini2的 [+INI] 特征在一致关系下,为DP的不可解读特征赋宾格。同时,Ini2的不可解φ特征被DP赋值并删除。另外,Ini2的强动词性引发v1位置的复合动词进行中心语移位。随后,当轻动词v2进入句法式后,其 [+V] 特征引发Ini2位置的复合动词携带 [+INI]和[+TEL]特征进行中心语移位,这使得v2同时具有[+INI]和[+TEL]特征,而这一特征组合决定轻动词v2只能为CAUSE.最后,应中心语[+INI] 特征的要求,v2投射出承担致事的外论元形成语段vP2。例④a便适用此结构予以解释。这种含致事外论元的使役结构虽然最终能够为起始结构中的内论元授予宾格,但因其基础结构vP1中也包含 [-INI] 特征,因此本文将使役结构也归类为广义非宾格范畴。
从以上论述中可看出,功能性短语IniP中心语的促发特征具有双重功能:在句法式的IniP阶段,[±INI] 特征决定词根的内论元是否能够被授予宾格;在句法式的vP阶段,[±INI] 特征决定v是否能够投射外题元。具体到非宾格述语,功能性中心语Ini的[-INI] 特征是其不能授予宾格和不能投射外题元的共同内因,同时也将这两个广为讨论的特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述语分解模式”作为动词短语的结构分析手段确定轻动词的两组区别特征:[±TEL]和[±INI];并通过例证说明,[±INI] 特征是确定述语是否能够投射外题元以及能否授宾格的关键,也同时揭示出非宾格结构的生成机制;同时进一步指出 [-INI] 特征是非宾格述语不能投射外题元和不能赋予宾格的根本原因。此外,本文证明外论元是应轻动词[+INI] 特征(由Ini-v移位而获得)的要求而投射,这便明晰“v*P语段”的概念——只有Ini位置携带 [+INI] 特征的动词短语才具有投射外题元的能力,只有这类动词短语才能形成及物动词短语,才能具有“语段”的身份。在实践方面,本文依据述语内轻动词为BE还是为BECOME将所有的非宾格结构归入两大下级分类,二者的共同特点在于述语中的Ini位置携带[-INI]特征。比较而言,[-INI]特征能更准确反映非宾格结构的性质,从而有效避免标准的矛盾和归属的混乱。将[±TEL]和[±INI] 相结合进行的特征分析,能够准确把握动词短语的本质属性和派生机制。此分析方法更符合经济原则,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邓思颖. 形式汉语句法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潘海华 韩景泉.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 语言研究, 2005(3) .
王永利 韩景泉. 特征分析下存现句的非宾格性[J]. 中南大学学报, 2015(1).
Bowers, J. Transitivity[J].LinguisticInquiry, 2002(33).
Burzio, L.ItalianSyntax:AGovernment-bindingApproach[M]. Dordrecht: Reidel, 1986.
Chomsky, N.TheMinimalistProgram[M]. Cambridge: MIT Press, 1995.
Chomsky, N. Minimalist Iinquiries: The Framework[A]. In: Martin, R., Michaels, D., Uriagereka, J.(Eds.),StepbyStep:EssaysonMinimalistSyntaxinHonorofHowardLasnik[C].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Chomsky, N. Derivation by Phase[A]. In: Kenstowicz, M.(Ed.),KenHale:ALifeinLanguage[C]. Cambridge: MIT Press, 2001.
Chomsky, N. These Factors in Language Design[J].LinguisticInquiry, 2005(36).
Chomsky, N. On Phases[A]. In: Freidin, R., Otero, C.P., Zubizarreta, M. L.(Eds.),FoundationalIssuesinLinguisticsTheory:EssaysinHonorofJean-RogerVergnaud[C]. Cambridge: MIT Press, 2008.
Hale, K., Keyser, S.J. O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the Lexical Expression of Syntactic Relations[A]. In:Hale, K., Keyser, S.J.(Eds.),TheViewfromBuilding20[C]. Cambridge: MIT Press, 1993.
Larson, R.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J].LinguisticInquiry, 1988(19).
Perlmutter, D. 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J].BerkeleyLinguisticSociety, 1978(4).
Radford, A.MinimalistSyntax:ExploringtheStructureof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Vendler, Z.LinguisticsinPhilosophy[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7.
定稿日期:2016-12-26 【责任编辑孙 颖】
AMinimalApproachtotheDerivationalMechanismofUnaccusativeConstructions
Wang Yong-li Han Jing-quan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China;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unaccusative verb; derivational mechanism; telicity feature [±TEL]; initiation[±INI]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项目“非宾格假说与汉语非宾格动词结构”(GWTP-YJ-2014-01)的阶段性成果。第二作者韩景泉为通讯作者。
H043
A
1000-0100(2017)02-0061-8
10.16263/j.cnki.23-1071/h.2017.02.010
The “Predicator Decomposition Mode” can provide a principled account fo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omplex verb phrases. Under a feature analysis, two defining features are specified for the light verb: the telicity feature [±TEL] and initiation feature [±INI]. In the spirit of the Minimalist Syntax, it is argued that the [±INI] feature carried by the head of functional IniP pre-sents two functions: within IniP, i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internal θ-role of the verb phrase can be assigned accusative case; withinvP, [±INI] feature determines whether the light verb can project external θ-role. As far as unaccusative predicator is concerned, the [-INI] feature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its disability to assign accusative case and to project initiative external θ-role, and hence the derivational mechanism of unaccusative construction can be revea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