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灸出健康来

2017-12-06黄蓓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刘颖关元穴施灸

本刊记者/黄蓓

采访专家/刘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灸出健康来

本刊记者/黄蓓

采访专家/刘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刘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擅长针灸治疗各科疾病及养生保健。

灸法用于防病保健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以灸法增强体质、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方法,被称为保健灸。

保健灸主要是针对没有明确疾病,但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通过施灸,为他们调理脏腑,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这种未病而先施灸,古代称之为“逆灸”。

宋代医家窦材所著的《扁鹊心书》对保健灸法推崇备至,认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尤其60岁以后,要每年灸关元300壮,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并明确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全百余年寿矣。”

哪些人可以做保健灸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些人怕风、怕冷,四肢冰凉,穿衣服总是跟别人差一个季节;夏日炎炎的季节,房间中不能吹风扇,更不能开空调;还有些人精力衰退、身体衰弱、腰膝酸软、常常伴有胃肠或泌尿生殖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刘颖告诉记者,以上这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可以进行保健灸,有助于阴阳平衡,抗衰老,延寿命。

窦材说:“余五十时,常灸关元穴百余壮,......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类经图翼》也记载隔盐灸神阙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现代医学研究也多有论证,一项关于艾灸对老年患者抗衰老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保健灸可以改善衰老症状,且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化学指标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保健灸虽有驱寒通络、补气补阳、健脾补胃等功效,但刘颖提醒,不是所有亚健康人群都适宜进行保健灸的,使用保健灸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前提,就是身体有虚损且体内没有热。寒邪内侵或气虚阳虚之人用之能散寒温阳,祛病强身,如果火热亢盛或阴虚火旺之人用之则如火上浇油,添病损体。(编注:此处与前文蔡圣朝医师提到的改进艾灸方法对一些特定虚热病人进行艾灸并无矛盾,本文中提到的为普通灸法,虚热病人如需艾灸需咨询专业中医师。)

刘颖建议,如果想自己在家艾灸,一定要经过医生辨证和指导,切不可盲目为自己施灸。

养护阳气灸关元穴

“保健灸法选穴具有相对特异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穴、气海穴、关元穴、膏肓穴等穴位。关元穴是临床中最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刘颖说。

关元穴又称丹田,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阳气充足则人体强壮,阳气虚衰则疾病缠身,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阳气暴脱,阴阳离绝,生命即将消亡。

关于灸关元穴,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扁鹊心书》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宋高宗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水寇,曾遇到一位世外高人,传授给他一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方法。王超用这种方法保养,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且淫秽放荡。被抓住问斩前,监斩官问他:“你有神奇的妖术,是不是?” 王超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火力足而已。每年夏秋之交(小暑至立秋),我就艾灸关元穴一千壮,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肚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烧着那样温暖。”

王超被处死后,行刑官命人将他说的腹暖之处剖开,只见一块非肉非骨的组织,像石头一样,这应该就是长期施灸用艾火灸出来的。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这应该是王超采用关元穴瘢痕灸后,下腹部结缔组织形成的瘢痕。

至于艾灸关元穴为什么能够有如此神奇的保健作用,窦材解释道:“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关元穴是小肠之气汇聚在腹部的募穴,针灸关元穴可以增强小肠吸收营养精微的功能,充养人体,少生病患。

在临床,刘颖用此穴治疗后,很多病人都说,双腿有力量了,走路轻快,而且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这充分体现窦材的“真气壮则人强”的理论。

“养生保健灸关元穴可以在夏秋之交。此时是一年之中护养阳气的重要时节,因为此时阳气将尽,阴气始生,艾灸可以助阳胜寒。秋冬季节是阳气已衰的时候,阳虚之人在这个时候症状会更加明显,因此在秋冬季节也可艾灸关元穴,补充阳气以抗秋冬的寒邪。临床上常用的有关元穴温和灸、关元穴隔姜灸和关元穴隔附子灸等方法。”刘颖补充道。

小贴士

关元穴属于任脉,与肝、脾、肾三经相交会,即人体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的汇合处,艾灸关元穴可以补益真元、固养肾气、理气和血、益气固脱、升阳举陷、温经散寒,用以治疗虚弱多病、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阳萎、腹胀腹泻,尿频、尿失禁等各种虚损性疾病。所以自古关元穴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

常见病怎么灸?

刘颖推荐了几个艾灸穴位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足三里穴

此穴位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 》中主张用灸法预防中风:“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又说:“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疮为妙。”

温和灸法:

将艾条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穴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5分钟左右,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

三阴交穴

此穴位对与消化不良、腹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心悸、湿疹等有防治作用,可调节肝、脾、肾三脏,增强和维持人体的性腺功能。

温和灸法:

左手持艾条灸左侧三阴交穴,右手持另一艾条灸右侧三阴交穴,每次每穴灸10分钟~20分钟。

风门穴

此穴位亦称热府,是督脉与足太阳经之会穴,主一切风症,有宣肺解表、通络祛风、调理气机的作用。对预防感冒、咳嗽和哮喘有较好的效果,每次用艾条灸10分钟~20分钟。临床上,一般会对风门穴进行温和灸,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皮肤潮红为度。

常见的家庭艾灸器具

除温和灸外,常用的艾灸方法还有隔盐灸、温针灸、灸盒灸等。

临床上,刘颖会根据症状加配其它腧穴。

脾虚湿气重的病人,配阴陵泉穴、三阴交穴;

脾胃失调配中脘穴、下脘穴、脾俞穴、胃俞穴;

腹泻配天枢穴、大肠俞穴、小肠俞穴;

痛经配气海穴、关元穴、归来穴;

腰痛畏寒配肾俞穴、大肠俞穴;

五更泄配太溪穴、足三里穴;

尿频、尿失禁配复溜穴、阴陵泉穴;

颈椎病可以灸颈后部两侧的肌肉。

若症状复杂,刘颖会辨证配合毫针刺法。

临床中经常有失眠的病人要求进行保健灸,其实,失眠的病人应慎用保健灸。有些失眠病人心火肝火都很旺,如果再灸,反而会加重病情。

艾灸时间和频次是因人而异的。刘颖临床通常会根据寒邪或虚损程度为病人施灸15分钟~30分钟,每周2次~3次。

艾灸如用来治病,四季均可施灸;如果用来养生保健,夏秋之交最佳。

施灸的同时也要谨防烫伤,孕妇的下腹部和腰骶部禁灸,儿童慎灸。另外,还要注意控制灸量。

猜你喜欢

刘颖关元穴施灸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记忆早点
中暑
艾灸神阙、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陈璐琦、刘颖作品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关元穴
A Brief Analysis of Stereotyping in the Movie Crash
A Brief Analysis of Stereotyping in the Movie Crash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