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人性思想研究综述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性恶论性善论性恶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但对于孔子人性理论的记述仅有两处。尽管孔子并未明确涉及人性之探讨,但其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却推动了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两个方向的发展。孟子之性善论突出人之先天因素,荀子之性恶论强调人之后天作为,虽然孟子和荀子所持观点不同,但是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的人性理论。

1 孔子的人性论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理论的人,然而在其思想体系中,对于人性却是极少言之,《论语》中关于人性的描述,仅有两处,一是“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5.13);第二处则是在“子曰:‘性相近,习相远’”(《阳货》17.2)。

儒家言性,很注重人禽之辨,此“性”应指人之异于禽兽者,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由此也可以解释孔子认为的“性相近”便是从“同类”的意义上来讲的,然而另一方面,孔子也认识到,人性除了“共性”也有“个性”之分,因此,他曾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第十七)孔子把人的分为三等。孔子认为自己也属于中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七),“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智之次也”(论语·述而第七)。由此可见,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善恶之分,为的是强调“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认为人性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发展,由此孔子提倡用“诗”、“礼”和“乐”涵养和塑造人性,有一系列的人性修养方法、教育方法和思想方法,并提出了方法论的诸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人性观还只是初级抽象的人性观,但却是具有引人发善意义的人性观,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肯定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提出“性善论”。通过对其主要著作的研读,笔者认为,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解读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

第一,从自然属性层面,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是很小的,仅仅在于人有一种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举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生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第二,从内在动机层面,孟子认为性善是先天固有、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形成的,只要尽心便可知性知天,无须假外物以求,“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同时,孟子指出的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从仁的基础,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人性的转换过程,以及人性可通过外在环境和内在主观努力得以塑造的思想。在荀子的人性学说中,性和伪是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他提出“性伪之分”的命题,与生俱来的是“性”,而后天习得的则是“伪”,“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和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还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在荀子看来,人的情欲、情感、生理本能是”性”。而道德是后天习得的,是经过人的思虑的积累、官能的反复运用然后形成的行为规范。

在笔者看来,荀子虽说性恶,其实是说性可善可恶,环境可以改变人,后天的社会人文环境对陶冶改变人性具有重要作用,鼓励人们不断“积善”,“学不可以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选择在于自身,强调个人主观的能动性。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对于人性问题的理论探究,从孔子到孟子和荀子一脉相承。孔子最先对人性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他提出了性近说,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则在对以往儒家思想作总结的同时,对人性也作了较为充分的讨论,提出了性恶说。孟荀二人在论人性善恶时貌似观点相反实则殊途同归,都认为人性可以改变。三人承递,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的人性理论。儒家理解人性的方式有其独特性,而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为儒家的哲学伦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干春松.儒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主出版社,2009.

[2] 胡适. 中国哲学史[M].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12.

[3] 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性恶论性善论性恶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启示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