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12-05张奎
张奎
摘 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创新性思维进行了运用,核心目的是通过创新思维的使用,提高小学生对体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需求,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造思维;策略分析
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在新型社会背景下,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创造性、创新性的,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构建创新性的教育环境,通过丰富性、灵活性、多样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每位小学生的体能都可以得到锻炼,实现小学体育教育的创新价值。研究中,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型思维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一、实现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工作的设计需要及时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实现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的有效改变,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满足现代教育的核心需求。研究中可以发现,小学体育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开动思维,学生在这种学习与实践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实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育创新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将乏味、枯燥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满足小学生的体育需求。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构建营救伤员活动,教师为学生营造体育情境,让一名学生扮演伤员,让其他三名学生扮演营救人员,通过这种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进行营救方法的思考,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可以发现,通过这种情景化教育情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1]。
二、实现和谐教育氛围的创设
在现阶段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中,不仅需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技能,而且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灵活思维的运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满足现代教育的核心需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中需要作为引导者,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教育的创新。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上两步沙包》教学中,可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拉绳比跳的游戏构建,通过拉绳比跳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参与中发展灵活的力量以及身体素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动作的亲自示范为学生提供参考,而且在教师示范动作结束后,需要让学生进行动作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而且,通过这种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并鼓励学生通过评价更全面的掌握体育动作,满足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2]。
三、实现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
在现阶段教育体系革新,体育教学内容会受到教学评价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提高对学生创新型思维的重视,通过对学生态度、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丰富性及多样性,满足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需求。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体育成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体育教师只会关注学生的体能素质,没有注意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心理变化,长期发展中,使很多小学生丧失了对体育活动参与的兴趣。因此,在教育体系评价创新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需求特点,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师需要通过多元评价体系的设计,为学生营造创新性的思考环境。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向后转走》的学习中,由于内容的枯燥特点,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以及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向后转走的视频播放,让小学生对这种内容有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的分解練习,如,在学生听到向后转的口令时,动作需要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稍向右,并以两脚掌为轴进行旋转,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识能力。在教育评价中,教育人员需要对每位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评价氛围中提高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实现教育评价的创新性[3]。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教育创新影响的价值,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通过教育方法的创新、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创新评价教育方法的完善,进行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体育活动的参与,满足教育的创新需求,使小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鑫亚.解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时代教育,2013(8):178-178.
[2]陈荔卿.体育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3):90-91.
[3]万建波.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