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神似与形似
2017-12-05陈君佑
陈君佑
绘画中的神似与形似
陈君佑
世上有这么一种说法,在绘画的领域中,艺术家是在观察事物,感受变化,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对客观的世界来一次艺术的上升,也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物体和自己修养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内心世界的真情表达,这就演变成“形似”是精神的基础。所谓“神似”就是在绘画方面不受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图像拘束,使作者完全能够只通过画面就可以体现内心的感情世界、精神面貌、人生苦乐,栩栩如生的把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的灵魂体现出来。
“形似” 传神写照 “神似” 内心感情
一、前言
在绘画的世界里有一个永远不变,永远存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形似”和“神似”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个话题从古至今就引起众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争论、探索、研究在绘画方面的应用。在写实绘画的范畴里“形似”经常作为问题出现,从早期开始对影像的研究,到今日的直接绘图时期,图像在个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紧地相连,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人们对绘画领域中的具象性和抽象性有了新的定义,对绘画中的写实和写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绘画中神似的要求
在绘画的领域中不被客观事物所约束,作者把内心的真实情感、精神面貌及所要表达的个人情感世界全部栩栩如生的在画面上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能达到身入其境的感觉,理解绘画中的情趣,这就是“神似”在绘画中的体现。所谓“神似”简单的概括来说就是在绘画的范畴了脱离了实际,对事物客观的临摹和储存,从而达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使美学价值更进一步。
三、绘画中形似的要求
所谓“形似”就是在绘画的领域中较多的注意在绘画事物的艺术创作上的技巧和方法并且科学的对待绘画事物,理性的分析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此同时,在绘画的领域中对形似的要求也成为一种独立的科学,一种规定性的技术法规,所以,这个“似”在作品中主要就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状态必须与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相同的,必须具有一致性。这种所谓的一致性必须把要表达事物的视觉状态完全清晰真实形象的表现出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所绘制事物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来,使欣赏者完全地融入在画面中,把握出作者想通过画面传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在绘画时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事物,才能充分地表现出事物的神态意念,可见“形”对于神态的表达是多么的重要。
四、绘画中的神似与形似的综合把握
(1)美学观点能真实的表现出作者对神似和形似的特殊的见解通过作品体现出来,如西方大师毕加索就是这样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前期就是通过人物的形象真实的表达出感情,但是后来对形似的认识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对艺术进行无休无止的探索,那时的创作就发生了变化,他的作品里不在只要求形状相似的感觉了,而是要强烈的表达出抽象的美学的意念。他在绘画中表达出来的美学气质通过抽象性意境在画中体现出来,用更多的经验来总结绘画的语言来提高作品的灵魂所在。
(2)在绘画时对画面物体的神态、人物的气质、表现出的生命力各个方面的因素合理的运用和掌握,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形态相似情感上的升华,而不是在逃避“形似”的责任,是对艺术的手法进行了高度的客观分处理,采取了夸张、概括的手法对客观的事物进行抽象的描摹,抓出画中的灵魂来进行提取精华,也就是抓住图画的中心、最能直接反映本质那个物体上的点来进行体现,这样就可以使作品中的形象艺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现如今最早的一幅人物画就是梁揩的泼墨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这幅作品就是采用了独特的“减笔”手法,使画面上的每一个仙人都仿佛能透彻世上所有的事情而嘴角上边还保留着诡异的一丝笑容,把画中人物的那种袒胸露怀,衣着打扮,人物神态,走路蹒跚,憨态可掬的人物形象完全表现出来了,使作品透露出一种潇洒飘逸,独具一格,与世无争的感情。作品中的仙人除五官和前胸用较细的笔迹勾出神情外,剩下的全是用阔的笔迹左右开画,笔笔相连,姿态各异,朝气蓬勃的那种境界无人能比拟。那双醉意朦胧的小眼睛通过几笔就勾勒出来,把仙人那种洞悉世间之事又表现出难得糊涂的精神面貌和与世无争的人物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在西方的文化领域里,从古希腊艺术家就开始研究完美的人体比例,科学的结构,动态的变化,客观的创造了理想中的美,具有“古典”的气质。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那些杰出的艺术家就更加深入的研究起来人体的解剖理论和空间转移透视等各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西方的艺术家就开始在绘画上的创作和人物的雕塑结合起来,其中还把物理学的知识解剖上的理念联系起来,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只是为了绘出令人佩服的真善美的的形象,从而也能够把人物的神态完全的展现出来。
(3)为了在作品中把作者特殊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完全的展现出来就必须成功地塑造形象来表达,在一幅优秀的作品画面上,必须是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与作者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绘画不光在客观上要把物像的真实视觉表达出来,还要把作者在画面中倾注的真情实感用客观的物体形象的内在精神气质完美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被称作佳品,使人感同身受,久久回味其中。在画家朱耷在其创作的作品中,以花鸟山水见长,在其创作中,吸纳了陈淳和徐渭的写意花鸟的技巧,所塑造的形象简练传神,形象鲜活,难能可贵的是把鸟鱼拟人化,“白眼视人”的造型不但别致新巧,更是把作者孤傲的不羁的性格展现出来,所创作的花鸟造型自成风格。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1.
[2]马延岳.外国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8):1.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