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助力作用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陈 虹

浅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助力作用

陈 虹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极大提高,高职学生的精神文化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趋增多。这无形中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我们既要看到高职学生当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心理的积极健康发展。本文浅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作用,旨在帮助高职辅导员提升能力并更加有效地运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积极教育 心理健康 高职辅导员工作 助力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积极心理教育缘起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社会越现代化,经济发展越容易,观念的更新也就越快。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在进入社会前人们就应该被教授获得快乐的技能,学校义不容辞应当承担起这种积极教育的责任。因此,当今高职教育及管理应该将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引入现实高职大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中,以增进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力求在学生的健康和行为方面获得极大的改善。

(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念

积极教育被定义为传统技能和幸福教育,幸福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传统教育。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校推行的都是知识与技能教育,却很少将幸福教育提上日程。尤其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如:知识传授消化难、学生学习盲目、日常生活无聊、就业质量下降等。大部分高职学生来不及感知幸福教育,就被很快推入了社会的风口浪尖。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虽然是学习知识,但我们也应该重视积极教育。这样也许就能杜绝部分学生将在高职阶段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带入社会,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三)积极心理教育的目的及宗旨

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善、勇敢、智慧、毅力等优秀品质,增加学生对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希望提高学生的韧性、积极情感以及对自身目标和意义的认识。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在以往侧重于诊断性和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及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每个人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概括地说,就是从积极方面入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着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辅导员工作的要求——要以积极示范的心态对待学生

(一)积极示范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迫切性

老师的态度决定了教授的效果,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学习的效果,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是老师做好对学生教育的关键之一,这也要求不仅高校教师,高职辅导员更应该以积极示范的心态对待学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们按照理想产生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就会产生自重感、自豪感和自尊心,能增强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控制力,更加有助于高职学生的日常管理。

(二)积极示范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

现在的学生不管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很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衣食无忧,成长中也缺少同伴,甚至有的缺少关爱,陪伴他们成长的不是电子产品就是玩具,他们也不会分享与合作。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被动”学习,或者是为了实现父母为他们定立的“远大”目标,学习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在这种状态之下,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父母的“呵护”下丢掉了自己的理想,更无从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要解决这个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无疑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让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幸福感。那么,学习也从此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与任务。

(三)辅导员可以进行积极示范心理教育的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老师的镜子。老师的心态不仅对学生的心态具有暗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模仿的重要依据,因此辅导员的心态对于经常面对的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努力保持自己愉快的心境来与学生交往,这种以身示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可以影响所教学生的一生,以下简述个人认为辅导员可以进行积极示范心理教育的几个途径:

1、以自己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建立自信时自己一定要自信,一个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人是无法教育他的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反而会让学生们一起变得消极和不自信。每天都有很多人希望成功,但大多数人不具备“自信心”,因此无法成功。也正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能成功,所以只停留在一般人的水平。

2、以身示例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积极方法

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虽然能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但是却无法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有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并不愿意让他人知道,有时想得过且过或是想自己解决,处理不当,则对心理健康不利。 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工作站等,由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负责,辅导员可以让这些学生将自己不愿意向人透露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途径或是专门搜集心理问题的“悄悄话信箱” 以及心理咨询电话得到解决。

3、给学生积极的暗示

一位教育家说过:“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一定有这样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我一定会成功”…辅导员在日常教育中要经常用这样的潜台词鼓励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能够综合、全面地发展。因此,只要老师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掬水月在手”,踮起脚尖,就是另一种活法。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他,鼓励他,无论是什么样的暗示都会给学生增加对学习的好感,同样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建立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较高级的社会情感。

4、以自身为引导做好学生的成功与挫折教育

在平时要对学生的成功及时给予肯定,要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幸福,这样,他们学习才会有动力。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用自己赞赏的目光来欣赏其他人所取得的成功,学会欣赏别人、赞赏他人。要成为成功的人,不能轻易地说不可能,要憧憬未来提高自我效能。记住这样一句格言:“当上帝把一扇门关闭的时候,另外一扇窗便开启了”。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更应当关注过程。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辅导员工作有效开展的助力作用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并成立了专门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频发生,悲剧却在不断上演,这也对高职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辅导员面对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要充分“扮演”好“解惑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发挥好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中介”作用。在高职学校中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更有利于促进和谐教育环境的创建。总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面对老师与同学,学会分享成功与快乐,学会缓解挫折与压力,在轻松快乐的学校环境中成长、成人、成才。因此,让高职学生的健康从“心”开始,让他们每天都有好心情,作为高职辅导员所要做就是多一点关爱,多一点耐心,与学生为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学生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1]孟万金.积极心理教育能带来啥[J].中国教育报,2007.

[2]汪道之,宿春礼.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218~226

(作者单位: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陈虹(1982-),女,汉族,安徽合肥人,高职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政。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