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研究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白话文现代文学手法

胡 颖

语言研究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研究

胡 颖

文学是通过语言来呈现的,文学形式的发展会受到语言变革的影响。在我国古代文学主要是通过文言文来表现的,而现代文学则是从提倡白话文开始的。这场语言革命起源于“五四”运动,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这场语言变革后,开始出现新的文体和文体形式,其承担着语言变革带来的各种后果。

语言变革 文学形式发展 深度影响

语言是一门艺术,其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基本工具,也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媒介。文学能够表达文学工作者的思想,其思想艺术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不仅是对写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对客观现实的深刻总结和体现。

一、语言变革是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承载体

(一)文学语言具有多样性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客观现实进行反映,并能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现象,从而将文学语言的多样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在“五四”运动之前的语言形式口语化现象比较严重,“五四”运动开始主张将白话文作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将文学的性质更加精准的体现出来,并对画面和人物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使得文学的语言更加丰富。与文言文不同的是,现代文学的语言层次感更加明显,象征性更加突出。

(二)人物语言受地方影响较大

受地域不同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能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地方性特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地方性,还在思想、风土人情等方面表现出地方性。在“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以后,现代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基本为标准普通话,使得人物语言的地方性特征更加明显。标准普通话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特征表现,但在表现地域色彩、民俗风情等方面,还是需要运用地方性语言,从而将文学作品蕴含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

(三)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起源于“五四”运动之后,并将小说写作作为现代文学的发展重点,因此各艺术家都致力于发表更多的小说。在小说中,无论是批判现实社会,还是描写具体的人物,都能从侧面展现出白话文语言形式的优点。因此,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小说这种语言形式不再呈现出边缘化,而是逐步转向中心化,推动着语言变革的发展,扩大了白话文这种语言形式的使用范围,使其普及率得到提高。并且,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体,其能够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无论是在想象空间方面,还是在情感表达方面,都更加直接,其体验性更加明显。

二、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

(一)语言变革促使现代文学形式更具人文性

现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五四”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负责人,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崇尚人文主义,更赞同在写作中使用白话文。因此,在“五四”运动中,写作手法不再使用文言文,转而向白话文发展,这就是语言变革的开始。语言变革对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影响是积极的,其更加注重将人的情感表达出来,并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写作者的个性。同时,在塑造文学人物时,也更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另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文学无论是在写作手法上,还是在写作题材和体裁上,都更加倾向于对人文主义的表达。因此,文学题材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并富有设计性,其描写手法更具艺术性,并将人文主义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

(二)语言变革促使现代文学偏向唯物主义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语言变革的程度逐渐深入化,使得现代文学从原有的唯心主义逐渐向唯物主义转变。与过去的哲学家不同的是,现代文学的主导者在思想上变化很大,其认为人的思想发展会受到社会的影响,时代进步,人的思想就会进步,因此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唯物主义观念贯穿于现代文学作品中。而过去的哲学家则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内心,形成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有艺术的存在。由于西方浪潮对我国现代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入,使得我国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突破传统文学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转变,而在创作手法上,则注重打破原有的循规蹈矩,力求新颖,富有杂感,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揭露现实的不公。

(三)语言变革促使现代文学手法富有多样性

在语言变革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在写作手法上不断寻求突破,使得其逐渐表现出多样化。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现代文学体系更富有中国特色,现代的普通话形式就是在语言形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并且,现代文学手法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其整体框架中,小说形式是现代文学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除小说外,现代文学手法的形式还包括诗歌、散文、剧本等,从而推动着我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由此可见,语言变革对我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主要起推动作用,反过来,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又能加快语言变革的速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五四”运动中,主导者推崇白话文,摒弃传统的文言文语言形式,开始语言变革。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语言变得促使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更具人文性,现代文学作品也逐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并且,受语言变革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手法呈现出多样化,推动着我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1]王佳琴.“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渗透的现代型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18~123.

[2]王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几点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7~19.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白话文现代文学手法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层递手法
画与理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七步洗手法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