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2-11-2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华 敏

(南京传媒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1172)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网络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凸显出目前高校现代文学教学不足的问题,影响大学生有效性学习与获取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信息。对此,高校现代文学教学的开展,应迎接新的教育挑战,树立教学创新思维,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融入现代文学教学体系,重构现代文学教学实践机制,发挥现代文学教学育人作用,辅助大学生的专业发展,达到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践优质性,从而彰显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创新实践的价值。因此,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依据高校教学改革现状,推助现代文学教学创新是必要的,从而提升高校现代文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固化

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化选取与运用,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教学参与兴趣,围绕现代文学内容,开展相对应的现代文学讨论与探究,从而提升大学生现代文学功底,增强大学生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欣赏能力。但从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施来看,存在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部分教师在现代文学教学内容中,较为关注教材内容的传达,很少以教材为依据,融入生活、文化等内容。现代文学作品信息在传达中,生活与文化信息的融入是重要的,如果脱离了文化及生活背景,影响大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内涵掌握的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欣赏及判断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固化问题的存在,导致大学生教学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高校现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观念陈旧

在教育改革视域下,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良好地开展,使教育教学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多元教学观念生成,包含素质教育理念、协同教育理念等,促进教师与大学生教学、学习观念的转变,指引师生向新的教育格局发展,从而促进现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但从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施现状来看,存在现代文学教学的观念陈旧问题。例如:部分教师传达现代文学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教学观念为主,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忽视大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使大学生在此教育层面中形成被动思维,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部分教师未能够将人本化思维理念落实到现代文学教学体系中,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够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导致现代文学教学成果不高。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施中,教学方法在其中的良好运用是关键。选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可结合现代文学作品内容,引领大学生探究、实践、欣赏现代文学作品内在信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大学生知识体系。反之,如果选取的教学方法单一化,缺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设计,即使有精彩的教学内容,也难以提起大学生学习兴趣,导致现代文学教学成果不高。由此可见,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学方法运用是关键。但从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施现状来看,存在教学方法运用单一问题。部分教师不注重教师活动的设计,未能够将开放性、实践性教学融入与渗透其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固化、单一,不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影响高校现代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实施[1]。

二、高校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教育理念的挑战

在信息科技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发展多领域中,为社会发展带来创新机遇。与此同时,也对传统发展模式带来一定挑战,使多行业在此发展视域下不得不进行发展思维与模式的转变,以此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理,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层面中,网络教育理念、“互联网+”教育理念的生成,为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带来一定挑战。例如:在《狂人日记》作品赏析中,以“互联网+”教育理念为导向,需要教师与大学生都具有信息素养,以此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网络学习等活动,拓宽教育教学载体的同时,提升现代文学教学实施的实效性。但从现代文学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与大学生信息素养不高,影响“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亟需教师与大学生进行教学、学习思维的转变,发挥教师引领者身份,促进网络教育落实到现代文学教学体系中,创新现代文学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开放式现代文学教学平台,使其融入其中。高校应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推助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向现代化教育方向前进,进而更好地面对网络教育理念对现代文学教学的冲击。

(二)素质教育理念的挑战

素质教育理念下,为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带来一定挑战的同时,也推助现代文学教学向素质教育前进。素质教育理念较为关注大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发展,以教育教学路径为导向,既传达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也以人文性教育为导向,关注大学生情感、心理、素养、思想、能力等培养,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人才。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高校现代文学教学体系中,需要现代文学教学既重视大学生现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的培养,也重视大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理想信念、文化素养等层面的教育,使大学生从现代文学作品中获取多元信息。而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教学、大学生学习都形成一定的挑战。对教师而言,应不断提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运用等能力,依据现代文学素材内容,设计、开展针对性的现代文学教学活动,使大学生融入其中,获取现代文学的素质信息。对大学生而言,应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思维,主动融入现代文学教学活动,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现代文学作品,从中获取现代文学作品内涵,从而达到大学生良好的教育目的。基于此,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与大学生都应该迎接挑战,增强自身核心教学能力及学习能力[2]。

三、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创新的对策

(一)提升现代文学教学认知度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应重视现代文学教学的开展,明确现代文学教学的定位,根据现代文学教学实践的真谛,开展多元现代文学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主动融入其中,使大学生从中获取多元现代文学信息。首先,现代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凸显开放性,既将现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之一,也应重视现代文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开放性、自主性,为大学生提供、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现代文学作品探究、欣赏、交流的环境,大学生才能够主动融入其中,根据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其他大学生进行作品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也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同进行多元现代文学作品的讨论与探究,增强大学生现代文学学习兴趣。其次,高校应加强现代文学教学的宣传力度,将现代文学教学纳入文化建设层面,以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师生对现代文学教学的关注度,并融入现代文学教学中,协同教师、大学生一同进行现代文学学习,从而增强师生人文性素养。最后,依据大学生兴趣爱好,加强大学生档案信息的分析,根据大学生实际发展需要、成长需要,开展针对性现代文学教学活动,大学生融入其中,可获取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素材,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现代文学教学实践的真谛。

(二)增强现代文学地位

现代文学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备受师生青睐,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开展多元现代文学教学活动,以此增强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在真谛,提升师生文化底蕴。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形式、教学活动呈现多元化态势,尤其网络教育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课余生活。大学生可在网络平台中获取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进行教育实践,包含创业实践、专业实训等。同时,多元校园活动的开展,也使大学生抽不出时间融入现代文学教学体系。在此背景下,现代文学教学的地位处于边缘化。基于此,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应创新路径,促进现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加强现代文学教学宣传力度,提升现代文学教学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大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其中,从中获取多元现代文学信息,以此可达到现代文学教学实施的优质性目的。同时,学校、教师都应重视现代文学教学的开展,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引领效果,使大学生逐渐增强对现代文学教学重视度,从而自觉、自主融入现代文学教学体系中[3]。

(三)转变现代文学教学观念

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中,转变以往的现代文学教学观念是必要的。树立新的现代文学教学观念,为现代文学教学良好实施提供保障。一方面,树立人本化教学观念,依据现代文学教学特性、大学生发展需要,选取、设计、开展现代文学教学内容、活动,以现代文学教学为辅,增强大学生专业化教育能力,从而提升现代文学教学实践的成果。另一方面,树立网络教育思维,以“互联网+”为基点,开展“互联网+现代文学”的教学活动,依托于网络教学的优势,使大学生多路径阅读、讨论、研究、思考现代文学作品,延伸现代文学教学的载体,从而满足大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学习的多元需求。

(四)优化现代文学教学结构体系

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的创新实践中,优化传统现代文学教学结构体系、增强现代文学教学实施的优质性是必要的。一方面,现代文学教学的创新,促进教学观念及方法的改变,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促进现代文学教学向素质教育、网络教育格局发展。大学生融入其中,在多元现代文学教学氛围中与教师、同学讨论、分析知识,从而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呐喊》作品欣赏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工具创设作品意境,让大学生在意境的氛围下阅读作品,进一步领会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掌握作品中的思想要素,增强大学生作品分析、探究、想象、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创新现代文学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文学教学育人性,调整现代文学教学结构模式,增强现代文学素养,使大学生从中获取多元文化、生活信息,增强大学生生活感悟能力,从而达到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践良好模式[4]。

(五)丰富现代文学教学内容

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应重视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丰厚,打破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局限性问题。首先,重视文化信息的融入,实现现代文学教学与文化内容的融合,以文化内容为背景,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领会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学习《骆驼祥子》作品中,如果教师只重视现代文学信息的传达,不传达文化内容,那么大学生对《骆驼祥子》作品的内涵不了解,也不能够深入了解主人公内心所思所想。而教师融入文化内容,让大学生知晓《骆驼祥子》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结合文化信息,大学生可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做法,明确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以此深入了解现代文学作品内涵,也提升大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感悟与思考能力。其次,重视生活信息的融入,做到作品内容与生活的融合,引领大学生立足于生活,感悟、探究作品思想与情感,实现大学生情感与作品情感的共鸣,从而增强大学生现代文学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围城》作品中,引领大学生阅读作品,感受作品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并立足于生活让大学生体会主人公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同时,立足于生活,引领大学生探究《围城》作品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以此为切入点,更好地明晰《围城》作品所传达的思想与情感。最后,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语言学元素、经济学元素等,引领大学生多维度探究作品,从而提升现代文学教学实践的成果。

(六)创新现代文学教学方法

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实施中,迎合教学挑战的同时,也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现代文学教学平台,以此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探究现代文学作品内涵。一方面,教师运用多媒体工具为大学生展示现代文学内容,营造现代文学作品的环境与氛围,使大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身临其境地融入现代文学作品意境中,开展现代文学的听、说、读、赏、写、感活动,使大学生深入掌握现代文学作品深意。另一方面,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文学教学活动,提升现代文学教学的实效性,也使现代文学教学载体延伸,从而提升大学生现代文学作品分析与探究、欣赏能力。与此同时,重视教师现代文学教学能力的增强,使教师为大学生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包含现代文学探究、现代文学演讲、现代文学实践等,从而丰富现代文学教学活动形式[5]。

四、结语

高校现代文学教学的具体实践,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对现代文学教学带来的挑战,推助现代文学教学向素质教育、课程思政、网络教育方向转变,重构现代文学教学体系,增强现代文学教学育人性、人文性,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使大学生更好地鉴赏、欣赏、探究、品读现代文学作品,获取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现代文学教学应迎合新的教学挑战,促进现代文学教学走创新道路,并从提升现代文学教学的重视度、转变现代文学教学的观念、丰厚现代文学教学的内容、延伸现代文学教学的载体、创新现代文学教学的方法、提升教师现代文学教学能力等六个维度,增强现代文学教学的实效性,达到高校现代文学教学改革及实践的优质性,培养新时代青年,增强青年核心竞争力与就业能力,从而彰显高校现代文学教学的地位。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现代文学传统问题及其当代阐释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
试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反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