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兰性德悼亡词中意象群浅论

2017-12-05李武双

长江丛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卢氏纳兰性纳兰

李武双

纳兰性德悼亡词中意象群浅论

李武双

纳兰性德,清初第一词人。以其婉转清丽的语言和凄清真挚的情感独领清代诗坛,他的一生写有许多作品,但以悼亡词的创作数量和成就最高。本文将围绕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意象群,浅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艺术特色。

纳兰性德 悼亡词 意象 艺术特色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第一词人。[1]一生中写有许多词作,主要有爱情词,边塞词和悼亡词。以其悼亡词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可以说自潘岳开悼亡之风以来,纳兰性德是唯一一位能够与苏轼相媲美的悼亡词人。王国维先生也曾评价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见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成就是不可小觑的,古今中外也曾有许多大家分别从他词的风格,写作技巧,审美意象等多个方面研究过他的悼亡作品,在此本文将围绕他词中的意象来浅析他悼亡词的艺术成就。

悼亡词,顾名思义是悼念死去的亲友,它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邶风·绿衣》篇,但真正以悼亡词命名的当属西晋的潘岳写给亡妻的《悼亡词》,从此之后,悼亡词专指悼念亡妻的词作,自潘岳开悼亡之先作之后,先后有沈约的《悼亡诗》,孟郊的《悼亡》等,但其中最为著名的还属苏轼的《江城子》。直到清代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出现,他的悼亡词成为继苏轼之后的集大成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并没有声泪俱下的哭诉自己对妻子离去的痛苦,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意象,让读者感觉到他内心源源不绝,潺潺流水般的哀愁。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自然意象群

在他的悼亡词中频繁的出现梨花;蔓草;柳;芭蕉;叶;秋莲等植物意象,其中以柳最多,共计出现十次。“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多重象征,一是象征女性;从柳树的外形来看,它柔柔的垂落在河畔,随风摆动着迷人的舞姿,好像是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向我们走来,所以诗人们常用柳树来形容风之卓越的少女。纳兰词中大量使用这个意象,也是借柳来比做自己的妻子,他认为妻子卢氏是像柳枝一般娇弱柔美,温婉多情。同时,柳又与“留”谐音,所以它常表示离别,相思之意。纳兰词中频繁的出现“柳”意象,说明在纳兰性德的心里,对妻子的离去还是无法释怀,以及绵延不绝的思念之情。如“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2]那里曾是自己与妻子分别的地方,故地重游,心中只有对亡妻的思念和追忆。“梨花”也在纳兰性德悼亡词中多次用来比作他的亡妻卢氏。“梨花”原本象征纯洁,美好的事物,纳兰用“梨花”来指代自己的妻子,可见在他眼中,妻子卢氏是一位纯洁,端庄,娴熟的女子。如“归来也,趁星前月下,魂在梨花。”(《沁园春·代悼亡》);“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斜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青衫湿遍·悼亡》)[2]中,“梨花”都是指纳兰的妻子卢氏,表达他在妻子亡故之后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妻子的愧疚。

除了植物意象,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还有一类借动物来表现情感的意象。如:“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2]这句词,常令我想到一个中国民间故事——梁祝的故事。在这里纳兰或许期望自己同卢氏能够像梁祝一样,虽然在现实的尘缘里无法结为连理,但在另一个世界中却能做一对时刻依偎在一起的双栖蝶。又如:“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散帙坐凝土,吹气幽兰立立。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生查子·散帙坐凝土》)[2]词中无论是燕子,双栖蝶,还是鱼或鸳鸯,都是自然界中出双入对的动物,其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用“鸳鸯”来比喻爱情,比喻恋人的相依。纳兰借用这一类象征成双成对的意象来反衬出自己的孤独,表达在妻子死后,自己独自一人留在人间,只剩下对妻子的思念,使得词中哀伤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还有一类意象完美地烘托了气氛,使得纳兰词哀伤凄清的情感得到最大的表现。那就是环境意象的使用,在他的悼亡词中有大量描写环境的词,如残雪、残阳、悲秋、月、葬花天气等,古代文人很喜欢用“月”来表达一种思念之情。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3]这里的“月”是指的一种思乡的情怀,而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月”并不仅仅只表现思乡,更多是表现对卢氏的思念。如:“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小溪般沉浮,今夜相思几许。”(《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2]这里利用了一个典故,说的是魏晋时期的名士荀粲为了给身患重病的妻子降温不惜在冰天雪地里把自己的衣服脱光,让冰雪把自己的身体冻冷,然后在把自己的身体贴在妻子的身上给她物理降温。纳兰在词中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明,如果自己与卢氏能像月亮一样一个月能有一次的圆满,那么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太阳本是能温暖人心的,而在纳兰眼中明媚的阳光也只是斜阳,残阳,没有了生命的活力。“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2]这首词开头就把气氛烘托得相当凄清,呼呼吹拂的西风,静静落下的残叶,快要沉落的夕阳,自己面对紧闭门窗的昔日闺房,曾经的欢乐历历在目,但身边的红颜知己却香消玉殒。所以,只能活在对往事的回忆里,这样才能让麻痹已久的心得到一丝跳动的活力。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喜用“秋天”来表达一种离别之苦,悲伤之情。秋天,万物萧瑟,草木枯黄,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纳兰性德悼亡词中喜用四季之中“秋”意象,甚至还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字悲秋,更是把悲伤的氛围推向了极致。或许这一方面是在表达妻子卢氏生命的结束,另一方面也是在哀悼自己当年的豪情壮志,曾经的幸福时光也伴随着瑟瑟秋风,走到了尽头。这些词没有太多大起大落的情感起伏,总是平静的,像说故事一样缓缓道出,却如同一缕细细的丝线,紧紧揪着读者的内心,正如好友顾贞观说的那样:“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猝读。”[4]

二、日常生活意象群

纳兰性德在他的悼亡词中大量使用了与妻子平日里生活相关的意象。一是妻子的衣物,发饰。如:“丁宁休曝旧罗衣,以素手为予缝绽。”(《鹊桥仙·乞巧楼空》);“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生查子·东风不解愁》);“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沁园春·代悼亡》)[2]词中的旧罗衣,裙衩,玉钗,兰膏等都是妻子生前的常用物品。纳兰性德通过描写这一些妻子曾经的贴身物品来缅怀自己的想念之情。

还有一类意象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也时常出现,那就是他与妻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例如:“楼台,空房,疏窗,亭子”等。如:“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鸟啼欲晓,又下西楼了。”(《点绛唇·一种蛾眉》);“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浪淘沙·近来无限伤心事》);“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2]这些地方,曾是纳兰与卢氏相守的见证,记录了他以卢氏三年夫妻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悼亡词中大量提及这类意象,是在借景抒情,通过对不变的建筑物的描写,来体现自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第三类,是描写自己与妻子曾经的生活场景。“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2]这些都是以前夫妻间的乐事,不胜酒量的妻子总是在与自己对饮后沉沉地睡上一觉,第二天怎么都叫不醒。闲暇时,纳兰性德与卢氏赌书猜谜,谁输就喝一杯茶。两人总是玩到连茶水泼到身上都不知道。晚上,温婉的卢氏坐在烛光边,为纳兰缝制过冬的新衣;初春时,他们共同出游,并吹红花,直到夕阳西下也依偎在一起,不愿离去。这些画面是陪伴纳兰性德后半生的记忆,在他的悼亡词中,他也常常通过描写自己与妻子曾经的快乐生活场景,来反衬现在自己独自一人,只能睹物思人的凄凉。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感。”[5]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曾有学者说过:“悲剧是什么?就是把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纳兰性德在词中描写自己与卢氏的美好过往,不仅仅只是回忆以前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想利用这些甜蜜的回忆,来最大程度的表明当妻子离去之后,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悲凉。让读者能都深切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悲痛。从而产生共鸣,达到他想要的艺术效果。

三、“泪”意象群

悼亡词好像与“泪”意象形影不离,如元稹“伴客消愁日长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六年春遗怀八首·伴客消愁日长饮》);[2]潘岳“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悼亡词·抚衿长叹息》)[2]在词中都有“泪”意象的出现,同样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也不例外,“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青衫湿遍·悼亡》);“清泪尽,纸灰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电急流光,天生命薄,有泪如潮。”(《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2]等。古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容若悼亡词中频繁的出现“泪”字。可见卢氏的离世。对于纳兰性德的打击之大,他心中的苦闷已经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可以说,卢氏的离开带走了纳兰性德对爱情所有的美好,甚至说不光是爱情,卢氏对于纳兰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妻子这一个身份,她是纳兰性德的知己,更是他的精神支柱,在朝的烦恼,原本可以在卢氏这里得到一丝慰藉,然而,现在连卢氏也不在了,仿佛连最后一点生命之光也危在旦夕。除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外,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与其他词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他的词中还有对友情的感慨,如《金缕曲·木落吴江矣》中“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燕,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漂泊处,谁相慰。”[2]这首词是写纳兰性德身在边塞,对好友顾贞观的一番诉苦。所以,在他到悼亡词中出现的“泪”意象,不仅仅只为表达他对卢氏离别后的思念,同时,还存在对朋友的诉说和对自己这一生的不如意的悲叹。从此“悼亡之作不少,知己之恨尤深。”[2]

[1]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

[2]张草纫.纳兰词笺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0:232.

[4]纳兰灵轩.百年寂寞叹容若[M].百家讲坛杂志,2009:4.

[5]王夫之.姜斋诗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33.

(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卢氏纳兰性纳兰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设计师
开封卢氏鸡特种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一个更加完整的印象
卢氏连翘生产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
《纳兰的雪》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卢氏生态县建设的探索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