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青年创业资源获取及其影响

2017-12-02张建平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网络环境

张建平

【摘要】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解决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的重要现实途径。而网络环境的优化对于青年群体获取创业资源,提升创业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入研究网络时代青年群体创业特点及应具备的能力,对提高青年群体创业成功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环境 青年创业 创业资源 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0.021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将自主创业作为就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选择。青年群体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和创业资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因此,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创业文化氛围,为青年群体搭建创业平台,对促进青年群体顺利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环境下适合青年的创业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的习惯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过去浏览新闻、查看信息、收发邮件为主转向主要进行网络交易与网络买卖活动,网络已成为人们进行创业和获取资源的重要平台。①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员加入到网络创业的潮流中,对于青年创业人员来讲,如果能够清晰认识和找到适合自身的创业模式,获得数量可观的客户群的支持,就可以借助良好的网络环境获取更多更适合自己的创业资源,提高自身创业能力,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从目前网络环境发展看,适合青年创业人员的创业项目有以下方面:

借助良好的网络环境开设特色化店铺。网店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网上创业项目。调查发现,开设网店的人员主要以青年群体为主,网店的优点在于投资成本较小,操作简单快捷,对青年创业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拓展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选择空间,減少了中间环节,更容易使消费者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网店经营者选择经营哪家公司的商品,主要看哪家公司的产品更容易为经营者带来长远利益。作为青年创业者,一般选择经销日用消费品、服装鞋帽、电子类方面的商品,因为这些商品更加符合大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且是人们重复消费的日常用品,具有很强的经营生命力。在对网店的设计与商品的选择上,一定要紧紧抓住网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网店设计要具有创新性,功能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流量,这样才能使项目在市场推广中更具竞争力。

借助网络资源建立个性化的网站。在我国网络发展初期诞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门户网站,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网络发展的初期阶段已经结束了,不会再出现像上世纪90年代末集中诞生了一批知名的门户网站的现象,对于势单力薄的个人创业者,这样的奇迹更不会发生。因此,要利用网络环境在个人网站领域有所建树,需要创业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思路,对个人网站市场进行认真调研分析,抓住个人网站市场的特点进行细分,寻找新的主题领域。要以专业化的眼光定位当前网民的心理与个性化需求,力争在同领域内捷足先登,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个人网站内容的设计安排上,要以原创性为主,具有个性化、专业化与唯一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网民点击浏览,提高个人网站的知名度,实现个人创业的目标。

借助网络环境开发商业性网站。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创业模式,借助网络资源,可以使那些具有创业眼光和头脑的青年群体走上致富的道路,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与人生价值。网络环境与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表明年龄已不再是创业的最大障碍。纵观国内外,很多青年创业人员借助互联网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成为亿万富翁,如美国第二大商业网站——脸谱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被誉为“盖茨第二”。早在哈佛上学期间,他与其他人合作建立了脸谱网站,该网站早期只是学校内部学生交流的平台,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风靡全美,目前该网站网民数量已达数千万人。国内也有一批像扎克伯格那样年纪轻轻,靠自己打拼取得显著成就的青年网络创业者。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的生命力在于信息资源的海量、共享与便捷。对网站的目标客户即通常所说的访问者来说,谁的网站制作得有特色,既专业又专一,那么他便抓住了目标客户的心理。如果该网站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保持特色并进行更新,就会对目标客户群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网站的知名度也会不断提高。

网络环境对青年创业人员获取创业资源的影响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青年群体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青年创业者拓宽创业资源获取渠道,提高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条件。②

网络时代为青年人员获取创业资源提供了更多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互联网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深深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③网络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问题,并创造了众多的创业岗位。特别是对青年群体来讲,他们对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很多青年人员除了借助开设网店、个人网站等形式创业外,还参与网络信息软件的开发、设计、研究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可见,网络的发展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

网络环境为青年人员获取创业资源提供了重要平台。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网络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有目共睹,互联网平台的强大功能与整合力量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的重视,互联网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我国网络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互联网规模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网购人群总数达到近4亿人,比英法德意等国的总人口还要多,网购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每年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扩张。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的网上平台交易规模相当于山东省全年的社会消费品交易总额,占全国零售商品交易额的十分之一。④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为那些致力于创业的青年人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并为他们获取更多更有效的创业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数据显示,近年来借助网络平台的作用走上创业致富道路的青年人群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endprint

网络环境为青年群体创业降低了进入门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日益活跃,网络营销平台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比如,由腾讯科技公司研发的微信平台,仅在2012~2014年间直接带动就业3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近千万人。微信网络平台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成本较低,只要具备一定网络知识的人员都可以进行操作。网络的这种低门槛,特别适合处于创业初期的青年群体。青年创业人员在社会经验的积累、创业启动资金以及创业专业技能还不十分完善的条件下,借助网络平台开放、包容、简便、快捷的特点进行创业实践,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新形势下提高青年创业者获取资源与创业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青年群体作为我国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构建良好的网络关系,优化网络发展环境,提高青年创业者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对激发青年人员的创业积极性,提高创业成功率,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⑤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提高青年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交换、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其中创业者个人的道德水平、事业心、进取心、价值观等会影响其在网络中的受信任程度,创业者个人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背景关系等会影响到网络中其他人员的对其的接纳程度。而上述这些方面对创业者来讲会直接影响到创业资源的获取,进而对创业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青年创业者要与时俱进,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培养包括用户体验、大数据、免费模式在内的网络思维,进而提高自身的创业水平与综合能力。

进一步优化青年创业者的创业资源。在网络环境下,青年创业者因主客观原因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但由于青年人员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受到缺乏必要的创业启动资金、社会网络关系资源还不丰富等因素的制约,创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⑥因此,有必要完善青年创业者的创业资源,提高创业成功率。一是激发青年创业者的创业动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取得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并从物质精神方面给予鼓励表彰,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与自豪感,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⑦二是加强对创业青年的专业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如何辨别优质創业机会,怎样去把握创业机会和利用网络获取更多创业资源,同时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市场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三是重视青年创业者初期创业资金的积累。作为青年创业者,应当利用好网络资源和信息,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加快创业步伐。

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政策扶持作用。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政府部门应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认真研究网络时代青年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创业需求、创业特点与动向,及时出台和调整网络环境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实现支持青年群体创新创业的常态化。建立科学高效的青年创业扶持平台,建立创业动态信息分析机制,定期分析、预测网络环境对青年创业机会的影响,为青年创业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资料。同时,政府在规划安排地区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应创造良好的外部区域环境,放松行业壁垒的限制,为潜在创业者的进入提供宽松的空间环境。另外,政府部门应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建立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类似机构与组织,为青年创业人员提供交流合作、构建关系网络的机会与平台。建立青年创业信息交流中心,为他们提供第一手的创业信息来源。建立青年创业者专项发展基金,解决青年创业人员创业经费的不足,加速由创业初期向创业正常发展期的转变。

营造良好的支持青年群体创业的社会环境。青年创业者创业资源的获取及创业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另一方面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倡导建立尊重创业者、宽容创业失败的良好氛围,不以成败论英雄。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创业主体,但调查发现,当前高技术行业的创业者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理工科学生。由于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极大地妨碍了这些创业者在前期对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相关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在各级教育层次上注重培养受教育对象的创业精神。

注释

李海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0期,第135~138页。

钱宗霞:《浅析三螺旋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38~42页。

刘洁:《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创业意愿实证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5月,第55~57页。

赵俊杰:《大学生网上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电脑与电信》,2014年第9期,第35~36页。

王宇:《给客车赋予互联网思维》,《交通世界》,2014年第15期,第8~9页

责 编/戴雨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网络环境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