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实训模式探讨
2017-12-01杜君昭
【摘要】物流业务实训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提升学生的物流实战能力,掌握物流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满足物流行业的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实训模式的确定决定着物流业务实训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实训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物流实训模式 存在问题 制约因素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230-02
物流专业是为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物流业务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新兴应用型专业,物流实训则是为提升物流业务和管理实践能力,将物流专业教学与物流业务及管理实践相结合搭建的平台。为满足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几年来,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实训室,但利用率较低,实训成效甚微,与物流企业需求脱节。如何改变目前的物流实训现状,提高物流实训的成效,让物流专业的学生能适应物流岗位的需求,显得十分的紧迫。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实训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物流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以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专业方向涵盖仓储配送、物流运输、第三方物流、货运代理、物流信息化等领域。为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信息化的理念,掌握信息化技术,物流实训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高校的物流实训形式以自建物流实训室和校内外合作开展物流实训活动为主,这两种模式各自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自建物流实训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不同高校的师资及专业的培训目标不同,只能结合目前的实际建设物流实训室,虽然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因缺少与专业物流公司的紧密联系,局限于教学实训的要求,从而忽视了物流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教学实训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学生实训的操作与就业的岗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物流实训课程设置过于简单,缺乏实践性、系统性和乐趣。物流实训的实质内容应突出物流的主要培养定位,强化对核心物流业务流程的系统和实践训练,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进行简单的操作训练。在实训的方式上,也要紧密结合物流业务的最新发展不断改进和调整。
(3)担任物流实训的教师队伍普遍以物流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系统专业的物流管理和操作实践经历。因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物流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训中不能充分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实训项目,导致实训的现实指导作用不强,不能有效满足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服务需求。
(4)高校自身的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与专业物流公司的联系不紧密。物流实训过程的安排一定要突出重点,紧跟国内物流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在这方面,高校因与物流企业缺少密切的合作,出现了物流实训过程的简单化或理论化,与物流的岗位的实际要求脱节。另外,过度关注成本,忽视了与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来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2.校内外合作开展物流实训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企业规模、运营模式及经营状况参差不齐,高校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很难找到适合培养目标的实习企业。所选择的实习企业要么规模小、管理落后;要么业务单一、基础薄弱。尤其是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许多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2)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物流园区的分部区域距离较远,不方便实习,提高了实习的成本。高校的部分商业化运作的现状,使得人才培养的成本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之一,为降低成本,确保实习的安全,只能就近寻找合作者,但又很难获得合适的合作对象。
(3)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较大。为适应就业的需要,高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在调整,使得高校与物流企业间很难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物流企业也会出于自身的利益和商业机密考虑,不愿为高校提供开放的、全面和真实的业务操作和管理场所。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实训模式设定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建议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一定要以适应和推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需求为宗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离不例外。正因为如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水平一定会受到整个国家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物流实训模式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物流企业资源的基础上确定。
1.高校物流实训与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不对称,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重视不够,缺乏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政策支撑
国家应从适应和提升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台有关物流人才实训的规划及法规,为促进地方政府、高校和物流企业的合作提供相关法律和制度保障;地方政府也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实际出台相应的物流实训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办法及相应的政策支持。
2.高校与物流企业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的纽带,双方在物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信息不对称
高校在物流实训建设过程中,依靠自身的资源是较难实现的,需要专业的物流实训建设公司的支持。专业的物流实训建设公司拥有一批即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业务的专业人才,在为高校提供物流实训建设的同时,可以搭建连接高校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桥梁。在具体操作上,物流实训建设公司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结合高校与物流公司这两大类客户的实际,在承建或提供设备及服务的过程中,搭建双方合作的平台,既能满足物流企业业务的需求,又能借助高校来改进物流企业的业务,提高物流效率。同时,高校借助物流企业提供的真实的物流场所,可以实现物流实训与岗位的需求相结合,也为物流人才的培养找到了市场的契合點。当然,双方在具体合作上,会涉及各自的利益考虑,要从物流人才的市场化培养角度进行双方利益的分配。其中,物流实训建设公司在其中会对双方的合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高校物流实训缺乏特色和系统性
目前,各高校的物流实训建设,因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性,很难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实训的业务要么涵盖从采购到销售的所有过程,要么以第三方物流或仓储、配送、信息化等某个方面为主,实训定位模糊,缺乏具体的就业方向的支撑,缺少实训的特色。另外,在物流实训的系统性建设方面,缺乏从物流人才实训目标建立、实训资源配备、实训教材编制、实训教师培训、实训流程设置、实训成效考核及实训改进和提升等系统的实训建设管理过程。由此可见,对高校来说,准确进行物流实训培养目标定位,建设系统性的物流实训管理过程,推进实训教材的编写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推进高校物流实训成效的内在条件。
4.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高校物流实训的开展
物流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货运代理等服务的行业,其发展过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同步的,由于受到我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制约,国内外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这对国内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也形成了较大的物流业发展差距,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处于不同地域的高校在物流实训方面也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如何适应所在地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当地的物流业资源,并寻求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高校的物流实训建设特色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物流实训建设既受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及地域经济发展差异等大环境的制约,也受到包括来自国家及地方物流人才培养政策方面支持不足、高校物流实训建设中自身的条件限制、缺乏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物流公司的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物流实训的模式,要在寻求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物流人才培养政策方面大力支持的基础上,以高校自身的物流实训基地为基础,充分利用区域物流资源优势,以物流公司为纽带,以物流企业的业务和技能需求为前提,建立校企长期合作的战略性物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并逐步加以推进和落实,才能实现物流人才实训的市场化,提升高校物流实训的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合格的物流人才。
作者简介:
杜君昭(1974.2.24-),男,汉族,黑龙江省巴彦县人,講师,硕士学位,无锡太湖学院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