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语文课堂上的领舞者
2017-12-01谭小红
谭小红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近些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探讨的一个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文本解读本身就是一个特别需要借助个人经验的过程,而每一篇用来作为例子的文本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值得挖掘、咀嚼的点。下面,笔者以自己三次执教《汉家寨》的过程为例,试图展示在文本解读基础上的教学内容选择问题。
《汉家寨》是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当代散文,作者张承志。作为一篇选修课文,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少。在仔细阅读了文本之后,笔者对这篇文章形成了这样几个认识:1.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作为游记散文的特点十分明显,分别为“走近——走进——离开”,游记的中心对象是汉家寨的景与人;2.这篇散文的“神”,显然应该是文中出现的高频词——坚守,对于汉家寨而言,坚守意味着坚守生命,坚守民族文化;3.汉家寨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作者在离开汉家寨之后,仍然“在不知不觉之中,坚守着什么”,但作者的坚守是解读的难点,因为张承志本身有着很强烈的宗教色彩;4.文中有一些比较难懂或审美感强烈的句子,如“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理解这些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句子也是重点。那么,哪些可以作为教學内容呢?笔者想,首先,基于游记散文的体式,汉家寨肯定要讲,因为它是理解其他内容的基础;其次,基于这篇散文本身阅读上的困难,理解关键词“坚守”的内涵显然也是重中之重;最后,作为散文教学中常见的句子理解与赏析倒是可以舍弃,因为有些句子太过于个人化,讲了学生也未必明白。
于是,笔者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归纳汉家寨的景物特点——分析汉家寨的坚守——以“三岔口”为思考点,找出文本三个部分中作者的所思所感——介绍作者,理解作者坚守的意义。对于作者的坚守,笔者这样写道:张承志作为一名回族作家,他曾经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是淡漠的,但在游历了蒙古草原、新疆天山、黄土高原后,他从身体到心灵都皈依了自己的民族和宗教信仰。在中国,他成了一个以自己的回族文化认同寻找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作家;在国外,他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护卫和坚守着民族文化。所以作者说,“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就是我人生的答案”,张承志的人生答案就是——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然后去坚持,这就是“三岔口”带给作者的意义,这就是作者的坚守。
带着这样的理解和选择,笔者把这节课作为自己参加2015年中南六省优质课竞赛的比赛课。课上下来,自己谈不上感觉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坏。但上课时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自己的情绪与学生的情绪都调动得不是很充分。
第二次执教,是时隔一年之后,笔者给自己任教的班级上这篇课文。笔者没有找出以前的教案,而是又一次捧起了教材,带着许久没有见面的陌生感重新去阅读。在这次重读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1.作者在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周遭的环境,为什么?2.关于汉家寨的人。以前的设计中,笔者只谈到了“老小二人的汉人服饰”,由此推出一个“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就停止了,那么,张承志为何要描写这样的两个人,是实写还是虚写?老人为何对“我”的提问不做任何回答。3.作者颠倒时空的叙述结构。文章开始是“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是回忆;中间有“好多年以后,我觉得那就是我女儿的眼睛”,是未来。这种颠倒时空的叙述让文本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4.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每每读到这篇文章都会觉得被打动?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从何而来?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的解读是“作者在第一部分极力铺陈大自然的空默、冷酷就是为了第二部分写人的坚守做铺垫。换言之,在这样的大自然里,只要有人本身就证明了伟大”。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也有了新的想法,作为散文,作者应该是对要描写的人物做了艺术处理,老人为何不回答,回到问题本身,因为“我”在问“路”,老人的不回答就是一种暗示,人生的路只能自己去走;同时,老人的不回答还彰显了一种力量,他不知道,却坚守在这,即作者想强调的更多是“坚守”本身,或者说作者之所以被感动,恰恰是这样一种无意义的也不自知的坚守。笔者想,作者独具特色的语言、变幻交错的时空结构、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意象的多重意蕴,都是这篇散文打动人心的地方。那么,是将这些都给学生讲述吗?前两个问题关乎关键词的深入理解,是必须要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只能舍弃,因为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必定应该是相对集中的,学生的消化能力毕竟有限。
于是,笔者重新调整了教学设计,变成了:归纳汉家寨的景物特点——分析汉家寨的坚守——探讨汉家寨留给作家印象深刻的原因(重点是“我”的转变)。在课的结束,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结语:回过头来,一个贫瘠、荒芜、人烟稀少、贫穷且落后的汉家寨已然变成了一个关于人生的寓言,当我们跟随着张承志的目光回望汉家寨时,汉家寨是否存在已不重要,何以存在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作家主观审美意识的观照下,汉家寨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人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诠释了一种品格,这种品格的名称就叫作——坚守。
笔者在所带的文科实验班上了这节课,一节课下来,感觉酣畅淋漓,学生也始终能跟着笔者的思路思考,谈论,并在课堂结束时主动给予了笔者肯定的掌声。
由此有了第三次执教。受省教科院蒋红森老师邀请,笔者在全省“楚天论坛”上执教一节课,重点体现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的培养。笔者决定再次执教这节课,因为它的确很好地扣合了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笔者几乎没有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只是进一步优化。当笔者去执教班级布置预习任务时,隐隐感觉到学生与预想的有差异,但考虑到自己深入的文本解读,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就不愿意舍弃能展现自我的东西。就这样,带着对曾经上过这节课的自信,笔者站上了讲台。然而,在第一个问题抛出时就遇到了障碍。学生没有想象中那样熟悉文本,连“坚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不知道。笔者感觉自己拖着一辆笨重的车,怎么也拽不动,勉勉强强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下课后,很懊悔,向蒋老师请教。本来还带着对学生的一肚子怨气,听到蒋老师这样的话:今天学生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看得出来,他们也在努力地配合你,当第一个问题推进有困难时,你为什么不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本熟知不过的常识就摆在面前,那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本身就需要考虑学情。笔者上次带的是重点高中文科实验班,这次是一般高中的理科重点班,学情不同,教学内容自然就应该不同。笔者在反思中这样写道:如果考虑到学情,我就应该将教学目标调整为“读懂汉家寨的景,知道汉家寨的坚守”。
三次执教《汉家寨》,带给笔者思考很多。在笔者看来,文本解读是教师教学的起步,教师要努力克服想要把自己所想所知全都告诉学生的想法,要努力克服用自身的喜好选择教学内容的倾向,应该根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重点,在文本体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这一个”文本的特殊性,最为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能不成为课堂上的独舞者,而是领舞者,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里自由舞蹈。
(作者单位: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