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游戏论分析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2017-11-30周云锐
周云锐
摘要:汉语与英语的教学中,使用过程中的多样性与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言的迁移现象,并从中获得了语言游戏教学论中“正迁移”和“负迁移”的等量效果。在现代语言游戏论的“家族相似性”和“意义即使用”为理据的研究中,要切合语言分析论证实际依据,并从中就语言游戏规则和教学使用变化体验,从中实现英语表达习惯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对大学英语和大学与语文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扶正作用。
关键词:负迁移;高职;英语写作
二语习得的过程,除了受本体母语化作用影响外,还受原有语言思维对新知识的冲击。母语迁移现象的根本因素是使用者就某些结构移植到目标语言中,也就是母语之于外语的负面影响。在中英语言的学习中,“汉化口语”和“汉式翻译”论研究价值中,学习者混为一谈的盲从式学习中,就是所谓的语言迁移现象。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除了受母语与二语所处的生活形式变化引发的语言游戏规则改变外,还受语言意义的不同而形成不同表达形式下语言丧失本真价值。应当正确对待语言迁移,才能实现二语习得成功。
一、语言游戏论与二语习得关系研究
维特根斯坦理论,着重强调了“语言在说话者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只有在特定意义上”才能实现。“语言游戏说”的基本研究中,就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传统意义上的意义价值凸显,本真意义即“意义即使用”具有重要的否定传统价值。
语言游戏论与二语习得关系研究中,以实例Obey orders、 sing a song、 guess riddles、solve word problems等实例论证分析,证实“语言游戏说”,在日常翻译中的局限性,并以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遵守彼此的规律。而只有在特定的语境,语言游戏的参加者才谈得上遵守规则。
二、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一)迁移分类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归类主要有两个项目,即旧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促进错用和干扰作用,即现象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从实施现状来看,二语习得中同源词,对学习者学习和应用词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母语语言习惯的套用,不仅在于语法错误,同时,还在于形成一种不正确的表达,尤其是语言的用法、语音、语义和词汇表达(Usage, pronunciation, semantics and vocabulary expression)的僵硬化程度,都会导致语言学习迁移中负面影响程度的加深。以汉语为例,汉语拼音与英文国际音标的混淆,在两种学习内容又相似又不相同的情境下,语言的负迁移效果可见一般。尤其是以字母 b 为例,b 是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它的发音用音标表示的话,应该是【p】;b 也是英语字母中的一个,它在英语中的发音用音标表示的话,是【b】。所以,音标表示的是很具体的发音,自然是有统一标准的,而学习掌握了注音字母,会对学习汉语拼音有干扰现象。这是因为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会干扰新知识的学习。
(二)迁移问题
二语习得中的词汇通达研究中,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但二语习得中仍旧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尤其是1950年之后的时期,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目的地语言和母语研究中,语言交际和语言习惯的研究中,以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或文化习惯表达(Pronunciation, semantics, grammar rules or cultural expressions)现象的研究中,二语习得的困难程度主要与母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关系密切且程度直接,犯错误的频率和难度对等。之后的10年间,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理论和研究(Practice, theory and research)等方面的批评使得语言迁移地位的下降。20世纪自8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研究的深入,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理论体系完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语言游戏论视角下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教学启示
(一)善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母语对目的地语言的学习具有直接的效果,尤其在语言学习中,以母语作为语言认知习惯的研究,将从极大程度上实践语言学习的科学发展。大学英语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以对比教学和可辨识教学作为学习的中枢性阶段进行必要的恰当对比学习免疫获得目的地语言的自由交际。
(二)正视学习者错误,并进行适时改正
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作为唯一迁移对象,对待学生思维迁移,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不回避、不害怕、不盲目批评(No avoidance, no fear, no blind criticism),同时对负迁移技巧性传输,进行深度整合,以在整体程度上获得语言学习的全面提高。
(三)创设语言环境 ,强化语言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应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以语言实践交流的体现。而不应是事倍功半的机械式学习。二语习得中,对非语言形势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掌握和深化中,应是解惑的关键。尤其是,创设语言学习的广角,将无形之中,从深层次上提高二语习得水平。
(四)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改革
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探寻的路径应为课堂讲解式(Lecture in class)、短语渗透式或英汉互补式(Phrase infiltration or English - Chinese complementarity)、教与学的互动式(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用汉语把专业知识讲好,在学生掌握理解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完全用英语讲解,对加深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具有专业化路径实施价值。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授课形式以汉语为主,以英语短语为辅,对丰富学生英语词汇、提升学生专业听力水平和应用能力及其应用技巧具有积极的影响,在表达深度和表达价值上整体实现理解式记忆和记忆式理解。双语教师以高任职素养和技能,并精通专业,熟练应用外语,实现自身二语的习得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四、结束语
“语言游戏说”指引下的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相长,应是寻求两种语言共性,并以极大可能的研究价值,深化学习者的迁移倾向与学习难点,而后在强化的教学中,更好的掌握目的地语言。
参考文献:
[1]孙丽丽.“语言游戏说”指引下的二语词汇习得[J].鄂州大学学报,2015,(12):46-48
[2]国防,陈秀英.从语言游戏论看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4):26-31.
[3]周晓.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与二语习得[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9-123.
[4]黄玉坤,陈榕,裴喜龙等.基于跨语言对象迁移策略的复合本地对象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2(1):141-155.
[5]Louis M.Rose,Dimitrios S.Kolovos,Richard F.Paige et al.Epsilon Flock:a model migration language[J].Software and systems modeling,2014,13(2):735-755.
[6]谢超.Mother Tongue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igration of Mother Tongu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English[J].海外英語(中旬刊),2010(8):152-154.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