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归根之旅
2017-11-30尹翊潼
尹翊潼
摘要:《群山回唱》是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三部小说,小说跨越六十年的时光,横跨半个地球,承载了三代人的记忆,用不同人的视角讲述了一系列阿富汗流散人群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故国家园的伤痛、缺失、愧疚和深深眷恋的情感。本文试图借助《群山回唱》中的人物和故事,来分析作家创作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创伤;缺失;负罪;使命;责任
有人用“树叶”来形容阿富汗地形。对于身处战乱中的阿富汗人民,他们则更像是飘零的“树叶”。上个世纪70年代,阿富汗政变与外侵不断,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为生活所迫,流離失所,远走他乡,他们有的出国、有的去难民营、有的在阿境内沿街乞讨。其中有一些知识分子,前苏联入侵时他们原本是依附于阿富汗的一些抵抗组织,但塔利班执政以来,他们失去了这种依附,就转道去美国、法国、新西兰等一些国家。他们中一些人虽身在异乡,却心系苦难的祖国,内心深处他们如飘零的“树叶”,一直苦苦追寻着归根之旅。美籍阿富汗裔流散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喀布尔,父亲是一位阿富汗外交官,母亲是教师。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全家人辗转来到美国,再也没有返回阿富汗。
《群山回唱》是胡赛尼的第三部小说,小说跨越六十年的时光,横跨半个地球,承载了三代人的记忆,用不同人的视角讲述了一系列阿富汗流散人群的故事。贫穷山村里拮据生活的一家农民,大都市里的富豪夫妇,巴黎摩登女作家和她的女儿,荒凉老宅里相依为命的主仆二人,流亡美国的阿富汗兄弟,来自希腊的整容外科医生,大毒枭和他的儿子……这些人看似毫不相干,命运却紧紧地牵绊在一起,如同一首合唱曲,轰然奏鸣。
作者通过故事探查人的灵魂,如明镜映射人性善恶。嫉妒与善良,怯懦与坚韧,背叛和欺骗以及亲情的永恒、迷失后的寻找。正如作者所说“踉跄前行中,你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丢失的那一部分自己。”《群山回唱》是一部关于丢失与寻找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故国家园的伤痛、缺失、愧疚和深深眷恋的情感。
本文试图借助《群山回唱》中的人物和故事,去探寻作家创作的内心情感。
一、去国离家的创伤感
《群山回唱》由父亲讲述的一则关于分离的睡前故事开篇,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危,故事里的农夫巴巴·阿尤布用一个孩子与魔王进行交换,最后喝下魔药选择忘记;而讲故事的这位父亲为了支撑生活,把小女儿帕丽卖给了一户富裕人家。但现实中却没有魔药,正是这场离别,给哥哥阿卜杜拉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内心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正如小说中所述“帕丽的离去好像一股无形的烟尘,从他脚下的土里升起,让他的腿弯折,让他的心坍缩,他渴望着喝一大口魔王送给巴巴·阿尤布的魔药,好让自己也能忘记。可是什么都忘不掉。帕丽总是不请自来,徘徊不去,不管阿卜杜拉到哪儿,都能看见她在一旁侧立。她就像他衣服上黏附的尘土。”[1]
胡赛尼对分离情感的描述蚀骨铭心,读来使人感同身受。这与作家去国离家的情感经历不无关系。胡赛尼年少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但随着前苏联的入侵,胡赛尼美好的童年生活画上了句号,随家人辗转来到美国后,看似和平自由的异乡生活并没有消除他心中对自身民族的忧虑,新的公民身份也无法重新给予他心灵慰藉。对儿时生活和故土的思念,带给他更多的是创伤感。正是这种离别的经历和痛苦的创伤感。使胡赛尼在《群山回唱》中对表现分离情感的描述淋漓尽致,刻骨铭心,感情强烈。
二、对故土家园的缺失感
“缺失”是胡赛尼《群山回唱》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小说中作者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刻画父子情、手足情、母女情、姐妹情、夫妻情以及人们内心感情的缺失,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情感故事,人们可以体味到作者对故土家园缺失的难以释怀,无论身处何处,群山环绕的阿富汗于作者心中,从未远去,它不可或缺,它挥之不去。这正如小说对帕丽情感的描述。
帕丽后来跟随养母移居国外,安定的生活,学术上的造诣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朦朦胧胧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一种缺失了生命中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某个至关重要的人的感觉,或遥远或清晰,或飘忽不定,或来势汹汹,出其不意地击中她。而这种缺失的人或东西对她自身的存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游览时看见的大橡树,公园里看到年轻的母亲拉着坐在玩具车里儿子的情形,路上见到老妇人手里的宠物狗,都会让她产生这种感觉。帕丽希望从妈芒那里得到答案,希望妈芒能像无形的胶水,把她松散、杂乱的记忆碎片黏合起来,变成有形的故事,妈芒却从不多说。当她把缺失的感受说给妈芒时,妈芒说是她太想念父亲了。可帕丽心里明白,她全部的人生,始终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失。冥冥之中引导她去追问,去探寻。六十年后,帕丽与哥哥重逢。她把自己和哥哥想像成两片树叶,从同一棵树上飘落,被风吹撒,相隔数里,却仍然能找得到深深纠缠的根。[1]
胡赛尼在十几岁的时候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法国居住。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个孩童逐渐向成人世界接近的年纪,一个即将失去无辜与单纯的年纪,一个处于“失”之边缘的年纪。”正如十几岁的阿卜杜拉失去至亲至爱的妹妹一样,十几岁的胡赛尼失去的是深深眷恋的故土,胡赛尼对故土的思念一如帕丽对故土的追寻,萦绕心间,徘徊不去。作者挣扎于故土感缺失的痛苦之间,心灵无以安放,在倍感煎熬中苦苦追寻着归根之旅。
三、缺失的负罪感
由于对故土苦难的缺失,胡赛尼内心深处就像战场上的逃兵,对阿富汗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有一种深深的自责和负罪感,在《群山回唱》中,美籍阿富汗裔医生伊德里斯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作者自身情感经历的写照,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个悲剧的喀布尔与他的现实生活之间产生的强烈文化冲突,让他倍感不安和愧疚,伊德里斯说:“我们是幸运儿。我们是这个地方炸成地狱时不在场的人。我们和这些人不一样。我们不该假装和他们一样。故事得人家来讲,我们没有资格把自己放进去……”[1]这也是胡赛尼的心声。他安于现状又感觉浅薄无聊,试图参与又自感无力。作家时时在缺失的负罪感中煎熬。
四、使命感和责任感
胡赛尼被誉为是当今阿富汗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用自己的笔为人们开启了一扇了解阿富汗的窗户,人们通过感受小说里的人物而与现实世界的阿富汗人民有了某种联系。这种效应是积极而有力量的。过去的一些年,胡赛尼基金会给阿富汗妇女儿童带去了很多帮助,这也体现了作家身上所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胡赛尼接受东方早报访谈时说:“作为一个小说家,我的使命就是以我最大的能力写故事,真诚的可信赖的故事,以正义和公平的原则负责任地描写阿富汗。”胡赛尼正以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阿富汗这个苦难的国度贡献着力量。
五、总结
《群山回唱》讲述的是阿富汗战争和内乱期间,一系列阿富汗流散人群的情感故事,他们生活在内外焦灼的恶劣环境下,他们流亡、移民、妻离子散。他们惊慌、无助、伤痛、愧疚,他们也勇敢、积极,自助、互助。他们怀着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以各自的方式为阿富汗做出贡献。他们如群山合唱,轰然奏鸣,必有回响。而胡赛尼就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一位。
参考文献:
[1][美]卡勒德·胡赛尼著.康慨 译.群山回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