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2017-11-28张灵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小学语文

张灵玲

摘 要 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中向来比较受重视的一个部分。事实上,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互为表里,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儿童文学渐渐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范围中独立出来,成为了儿童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模块,也成了教育界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儿童文学向来是小学语文教材选取课文的重要目标,大部分除古诗词与名著以外的课文,都属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原本就是专门面向儿童,符合儿童喜好的文学作品。所以它相比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有很大的区别,具体有以下特点:

(1)用词用句简单易懂;

(2)文学性不高;

(3)具有浅显的教育意义;

(4)情节简单直接不复杂;

(5)充满趣味性和故事性。

儿童文学是指以 3 至 16、17 岁的儿童为阅读对象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冰心老人曾参与出版了一刊名叫《儿童文学》的杂志,该杂志实际上面向9~99岁的全年龄读者,与本文的“儿童文学”概念不同,这里单独提出以免混淆。

而小学语文,除了教授文化、语言知识以外,还通过课文的形式对小学生有一种“启蒙”的作用。所以儿童文学也要负担起这个责任,内容要有趣而充满启发,要包含伦理道德等教育理念,还要简单明了,让小孩子们能明白其中道理。这就对儿童文学有了极大限制,使得儿童文学本身的教育意义大过其文学意义,教育性质大过其文学性质。

但是小学课程规划毕竟有限,除了课本选取的文章以外,其余作品都被归属“课外书”一类。在实际的调查与研究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家长都是反对孩子们看课外书的,虽然小学的情况没有中学的情况严重,但仍然不容乐观。允许或者鼓励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的家长只占少数,很多教师更是没有考虑过儿童文学,对学生们的要求,最多就是学校推荐读物。而且不同地区的教师,对儿童文学有不同的理解和重视。所以对儿童文学的正确理解和对待必不可少。

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上文提到儿童文学占据了小学教材课文中相当大的比重,可见儿童文学本身就具有相当强大的教育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会要求学生们阅读课文,其实上这个过程,就是在阅读儿童文学,只是这些课文内容都有老师去讲解,学生们自主阅读时要理解文章要表达的内容就有些困难。因此儿童文学针对不同年龄的读者,文学性和难易度也有较大变化。低年龄向的儿童读物,篇幅普遍较短,内容多是有趣的小故事,语言也都浅显易懂,以理解和启蒙为主要目的。较高年龄向的儿童文学,文学性更强,内容偏向复杂,以激发兴趣和展示语法为主要目的,也有了展示文学和文字魅力的作用。

但所有的儿童文学,无论是作为课文,还是作为课外读物,都是有着教育作用的儿童读物,即使文学性不高,也拥有着一般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优势。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的阅读对象,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习惯,實际上就有明显的符合表现。其语句中往往包含了丰富的现实意象和感官感受,儿童们能够直观方便地想象出各种各样的事物,并接受文中的引导,对事物进行联想,在脑海中就形成了一个多姿多彩,新奇有趣的美丽世界。

儿童的语言普遍存在着“儿化、重复化”现象,这是方便儿童更快的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中的事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同样采用了这种方法,本身就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和理解。而其作为文学作品,往往会通过重叠、排比、押韵等方法,使得文学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之美。儿童天性喜爱游戏,喜欢唱歌跳舞,儿童文学所表达出的音乐之美和韵律之美,就是除本身内容的趣味性以外最能吸引儿童的地方。而儿童通过阅读学习这种文学作品,也能渐渐体会和感受到文字之美以及文学之美,生出对语文的兴趣和喜爱。

儿童文学除了在创作时采用的技巧,其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最直观的。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在讲述故事,而情节曲折、内容丰富、情感强烈的故事,更受儿童们的喜爱。

小孩子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都渴望了解更多未知的事物。这种渴望相当强烈并且持久,有的人会一生都保持这种渴望。对于新奇的事物,无论是曲折离奇的奇幻世界冒险,还是平平淡淡的童年乡村生活;无论是迷神炫目的未来科技,还是神秘古朴的远古生物;无论是紧张刺激的英雄事迹,还是欢乐和谐的出游日记,都能充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带领他们在一个个不同的幻想世界里遨游。儿童文学就是迎合了儿童这种渴望新奇,喜爱幻想,憧憬冒险的愿望和心理,从某种程度上释放了他们由于热切的渴望而产生的心理负担,极受儿童们的欢迎。

小学语文教学,其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语文的知识,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指出,学生应该培养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可见,教学任务乃是教书育人,除了“教书”,还要“育人”。而儿童文学作品普遍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在精彩有趣的故事背后,往往蕴含着为人处世、立足社会的大小道理。作为小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授课讲解课文时,除了讲要学习的知识,还要告诉学生们做人的道理,这就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公民素质,为孩子们将来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婷.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编选情况分析[J].学周刊,2017(01):108-109.

[2] 陈辉.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5(10):189+259.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小学语文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