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听、说、读、写结合的角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2017-11-28叶建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文课程

叶建松

摘 要 从听说结合、听写结合以及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角度,谈谈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听说读写结合 语文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标准解读》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认识到听说读写的高效有机结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为将原来无意识的、偶尔的结合变为有意识的、经常的结合,将原本低效或者无效的结合变成高效的结合,做了很多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将主要从听说结合、听写结合以及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角度,谈谈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谈谈听与说的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听与说的结合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曾经用过的辩论会,班级演讲比赛,阅读经验分享,不用说包括语文课堂上常有的讨论与回答等多种方式。下面我试着择要分析。

一般认为举行辩论会主要锻炼考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实听(理解能力)也很重要:你听不懂别人说的内容,如何支持或者反驳他的观点?所以辩论会我认为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这二者实现了有机的结合。比如我曾经就“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在实施过程中我就发现,只有准备充分且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出众的同学,才可以或者滔滔不绝,无人可以打断;或者一针见血,令对手哑口无言。而准备不足又理解能力差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即使对方论据不充分、论证不严密,也无法发现问题,白白错过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将整个辩论会活动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小结反思阶段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分辩题、分辩组,之后分别针对准备论据,语言表达,预测“敌情”等分组引领学生做充足的准备,尽力确保不至于出现跑题、冷场、或者一辩即明的情形。所以辩题的设置应当是有争议的,而不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正义;辩组应实力相当,绝不可过于悬殊;论据可由学生自行准备,这样才有锻炼效果,对于对手应重视,但不应仰视……总之,在准备阶段,我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斗志,既为辩论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充分考虑到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养成做读书摘要和笔记的习惯,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并试着仿写或者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实施阶段要注意既要有热烈的气氛,也要控制良好的秩序。既要允许畅所欲言,也要注意不可过于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既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延伸,也要注意不可控制的偏题跑题。我在进行“开卷是否有益”辩论时,既大胆放权,从主持、评委到辩手、观众,完全交给学生;又适时介入,特别是针对卡壳、延时和跑题现象,及时处理,确保既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又不致使辩论会开成天马行空的茶话会。

小结阶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以及认识到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找准切入点,既能让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也可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老师在让大家畅所欲言后概括,并对大家表示肯定和期许,万万不可过于纠缠学生在活动及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其他诸如班级演讲比赛,阅读经验分享等听说结合方式,在我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有的比辩论会更注重写作能力,有的是逐个展示,有的是集体展示,各有特色,但在课堂上大多还是侧重听说的学习方式结合,这里不再赘述。但无论何种活动,要搞清楚自己的教学目的,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先行者。

再来谈谈听与写的结合。

我们学校常常举行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基本每周都有的“国旗下讲话”,每年都有的“法制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生生理健康知识讲座”、“感恩报告会”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此外还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观看的爱国主义影片《开学第一课》等优秀影视作品。最初学生对这样的活动重要性认识不足,每次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我作为常年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既为了改变学生的态度,也为了贯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教学理念”琢磨了很长时间,将主题教育活动和生活实际以及写作结合起来,每次活动之后都要学生做一份笔记,并结合自身实际或者感悟,写一篇作文或者随笔。这样,学生听会的纪律更好,接受教育的效果经过反思强化也更佳了。

在这类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以为关鍵不仅是认真听、看,而且应该是有效和高效听、看;不止是用心记、写的过程,更是一个将听、看所得消化吸收,并通过自己的语文能力准确表达出来的过程。

我认为此类活动的进行,既养成了学生认真接受主题教育的习惯,又锻炼了速记和提炼听话要素的能力,更在写作中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且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此类教育实践中,我一般先是在主题教育活动之前对纪律和笔记质量做出要求,并且引导学生锻炼和掌握领会说话要点,抓住主要论据,帮助学生做好笔记的同时,保证不影响听会效果;在主题教育结束之后,以班会或者心得交流会的形式,再次固化学生的听会收获,并引领学生对回去之后的作文思路做出自己的规划;在笔记批改、作文批阅和点评时,既强调大方向,也重视语文能力的要素,既力求让学生避免思想误入歧途,又注重写作能力的涓滴成河。通过长期的坚持,我认为此类教育活动,既使学生收到了思想洗礼,政治上变得正确而坚定;也充分锻炼了听和写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和运用习惯。

最后说说读和写的结合。

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既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体现,又是初中语文中考考查的主要方向(一百一十多分),所以这两者的结合是我语文常规教学和重难点突破的重中之重。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既注意对不同类型课文(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不同方式教学,也注意对课外阅读内容和方式的适当指引;既强化精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又提倡通读、浏览、跳读等不同阅读方式的大胆和有效尝试,让学生充分领略泛舟书海的乐趣,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更重视学生阅读后的收获,提倡“一书一得”、“一书多得”,并通过摘记、赏析、拓展延伸、续写、仿写、改写等方式,让学生将点滴收获,化为己有,变为己用。努力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基本特点。

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后的续写,《老王》变换人称的改写等写作实践时,我先是让学生结合参考资料,查找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相关资料,之后与学生一起,从遣词造句、线索结构、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主题思想等不同角度深入赏析,最后才让学生进行相关写作任务。这样,既让学生锻炼了读(理解能力),又让学生想写(表达能力)、敢写、要写、写好作文(表达能力)。之后,再引导学生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对其他相似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赏析,并将所得纳入自己的习作之中。

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结合,远远不止上面这三种方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将继续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实践探索丰富并这方面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最终学好、用好语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文课程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