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展望
2017-11-28马恬然
马恬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等新媒体不断的成熟和发展,新媒体在互动及时和用户独特的个性化体验上相比于传统媒体有独特的优势。对于这么明显的媒体市场变化,广电作为传统的媒体应对这种冲击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站在广电媒体的角度下,在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中,提出广电媒体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广电;新媒体;策略
一、广电新媒体的内涵及现状
(一)广电新媒体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媒体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传播体系中的主力军,微博、手机、博客等多种多样的自媒体在新的媒介格局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新媒体传播内容及时快速、事件发生几分钟就能通过网络传遍世界各地,且新媒体的受众范围十分广泛,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人人都是自媒体。但是新媒体的本质属性还是技术,并没有生产出创新的内容产品形式。新媒体从产生到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伴随着网络操作水平的提高,技术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传播的主要内容依然是信息,技术让受众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信息的渠道拓宽,但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内容产品的硬性需求。
(二)廣电新媒体的现状
在媒体形态发展的历程中,广播的出现没有取代报刊,电视的出现也没有取代广播,在新媒体受到受众广泛接受的情况下,传统广电媒体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但是传统媒体对信息内容的重视正好弥补了新媒体的不足,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发布的内容与信息更具备权威性和真实性。旧的媒体形态在冲击下并没有消失,新媒体也只是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并不具有替代性。因此广电等传统媒体依靠以提供具体内容为主要业务在媒体环境下依然具有竞争力,只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广电媒体必须借鉴新媒体发展的模式和方法,对自己原有的形态及时地改进和完善,才能在数字信息时代达成传播目的。
二、广电新媒体未来发展策略
(一)保持内容为王和信誉权威
新媒体瓦解了以广电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生产组合方式。但是新媒体的信息来源杂乱无章,受众时常被这些虚假的信息误导,降低了网络平台的传播公信力。于是,广电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播出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很多新闻事件进入公众的视线都是经过网络炒热,被舆论引导的受众有时候难免有失偏颇,在广电等传统媒体关注事件并对其进行深入报道后,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才真正明朗。传统媒体话语权与权威性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吸收新媒体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继续保持信誉和权威性。
(二)实现内容传播的物尽其用
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传输网络以社交媒体为代表,对信息产品的消费也表现在对内容产品的传输过程中,只要平台用户认可这项内容,产品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这正是广电传媒不具备的特点。
新媒体的优势体现在整合信息传播方面,但这不代表传统广电媒体在信息传输上没有主动性。广电媒体的传输路径较单一,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传输平台扩充信息产品内容,借助新媒体实现物尽其用。因此,新媒体诞生后,广电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再是单一的替代或者竞争的关系,而是能否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运用来满足人们对多媒体终端、多种内容产品样态及多种互动形式的高品质内容产品的需求。
(三)关注资本运作与传播机制变革
广电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完美融合主要依靠技术手段,比技术手段更重要的则是更有深度的资本力量下的推动而进行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深刻变革。现在的电脑在联网之后就可以收看传统的广电节目,手机可以看各个国家的实况转播,电视也可以联网观看电影,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和连接;数字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从从web1.0到web3.0。目前,移动通讯技术从1G到4G,这些专业技术的发展是广电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新媒体的发展不是广电传统媒体的掘墓人而是升级者。
三、结语
广电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企业的不断融合渗透,不仅体现在组织结构上,更将成为今后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的推动力量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所以,并不是视频网站上有了电视节目,手机能听到广播就是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内容层面的进驻只是表层的融合,只有产业的融合才能达到真正的融合,也是最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2007(03).
[2]戴元初.为电视频道寻找新媒体出路[J].视听界,2012(04).
[3]尚保卫.浅析我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技术与市场,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