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泰族群饮食民俗及其价值体现研究
2017-11-28潘济华
潘济华
摘 要:以五色糯米饭为代表壮泰族群的饮食民俗,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分布下却有着相同和相似的美食传说。五色糯米饭都有着类似的制作过程,以及对食材的养生考究。同样,五色糯米饭也有着作为食品、祭品、礼品等的信仰价值,以及凸显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价值。
关键词:壮泰族群;五色糯米饭;民俗学;饮食民俗
饮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改造和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饮食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由所处的环境、历史、经济、政治与文化等诸多因素所决定。因此,食品就是在这样的饮食习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五色糯米饭就是在此种情况下出现并得以受到民族的认同与传播的。本文将对有五色糯米饭饮食民俗的民族及分布、来历的传说、制作过程等进行叙述,分析五色糯米饭饮食民俗的价值体现。
一、五色糯米饭的民族及分布
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五色糯饭”“黑糯饭”“黄花饭”“乌米饭”“花米饭”“青精饭”“花糯米饭”等,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
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彝族及部分汉族群众普遍爱好的传统食品,一般多在节庆时才做,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及毛南族的分龙节、彝族的跳公节等”[1]。此饭还有“花糯米饭”之别名,即其颜色不限于五种,少可三种,多可十数种。“有些民族(如布依族)三月三日食三色糯米饭,四月八日食四色糯米饭,五月五日食五色糯米饭”[2]。中国壮侗语族的壮、傣、布依、侗、仫佬、毛南、水与黎等8个民族在内的壮泰族群“包括越南的岱、侬、泰、泐等10个民族,老挝的佬、泰、泐等5个民族,泰国的泰、佬两个民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共6个国家的27个民族”[3],同根同源,在饮食上也有相同相似之处,其中就有与五色糯米饭相同相似的彩色糯米饭(或是两色、三色、五色、七色,甚至有十二色),以五色为主。
由此,在五色糯米饭的饮食民俗上有着相同相似的,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以及贵州等地的壮、傣、布依、侗、仫佬、毛南、水与黎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及国外属于壮泰族群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的岱、侬、泰、泐、佬和掸等民族地区。
二、五色糯米饭形成的传说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来历,相关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关于五色糯米饭的传说,现在以笔者在南宁、忻城、崇左、平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时听到的几种传说为例,以供进一步解读。
第一种传说:相传,有个名叫韦阿桂的壮族人在朝廷当官,由于刚正不阿且十分关心百姓尤其是壮族百姓的疾苦,经常在灾荒时用自己的俸禄和争取来的救灾物资救济灾民和贫苦百姓,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尊敬,收获了民心。这使皇上非常担心便设计了陷阱,对韦阿桂进行诬陷,并下令逮捕韦阿桂。韦阿桂逃回壮乡,皇上派兵捉拿,壮族人民连夜将他藏匿在山上的枫树林里,军队连夜围住山林,让韦阿桂出来,然而韦阿桂藏匿不出。于是,军队放火烧山,一直烧到第二天清晨,发现韦阿桂的遗体靠在一颗大枫树的树干上,壮族乡亲看到之后含泪将韦阿桂葬在这棵大枫树的旁边,用壮族人民最喜爱的糯米饭和祭祀用的酒等来祭奠,这时老天爷从别处吹来了枫叶、红兰草、黄栀子、紫番藤等,掉在糯米饭上,壮族乡亲看到之后,分别拿回去进行熬制取汁,淋在糯米饭上,呈现了黑、红、黄、蓝等颜色,没有淋到的糯米饭则为白色,当天正是三月初三。村民吃了这五色糯米饭之后,无灾无病,五谷丰登,以为这是韦阿桂的亡魂保佑所致。从那以后每年的三月三,都会蒸煮五色糯米饭,祭祀韦阿桂和壮族先民亡灵,并且会唱山歌纪念韦阿桂。
第二种传说:相传在壮乡有一老阿婆为了维护壮族百姓的利益,被土司怀恨在心,设计陷害了这老阿婆,被抓后投入牢中。壮族百姓自发为老阿婆送饭送菜,但是都被土司阻止并抢走了饭菜。土司只允许老阿婆的子孙到牢中与老阿婆见面,于是老阿婆告诉她的子孙说,将枫叶、红蓝草、栀子、紫番藤等分别熬汁浸泡糯米,煮成黑、红、黄、紫和白五色的糯米饭。这次老阿婆的子孙带着五色糯米饭去探监,依然被土司阻止,只是当土司看到了这又黑又红又黄又紫又白的糯米饭时,以为是脏东西,允许带入牢中,老阿婆吃了五色糯米饭后,得以活命,身体逐渐好转。由于壮族老百姓的团结抗争,直到四月初八,土司被迫无罪释放了老阿婆。为了纪念老阿婆的功绩和庆祝这一天,后来每年的四月初八,壮族人民都蒸煮五色糯米饭用来祭祀和食用。
第三种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壮族青年叫特侬,他非常孝顺,父亲早已过世,而母亲因病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每次干活都背上母亲同去,且带上一团糯米饭以便母亲饿的时候随时可以吃。然而,每一次都吃糯米饭,母亲也感到口感不好。有一次,特侬在想着如何变换糯米饭不同的口感时,随手扯了身边的枫叶,不自觉地搓着枫叶,接着拿起了糯米饭,正想吃,突然看到原来扯着枫叶的手抓着的地方变成了黑色,但是不舍得丢掉那团糯米饭,就尝了一口,发现变成了黑色的那点糯米饭口感不错,于是灵机一动,采集了一些嫩的枫叶拿回家,捣烂后熬汁,再将糯米放到枫叶汁中浸泡,第二天捞起糯米蒸煮,便成了黑色糯米饭。这天正是三月初三,特侬继续背上母亲到田里干活,母亲吃了黑色糯米饭,既不口干,也不腻,又香又甜。而特侬吃了黑色糯米饭后,觉得浑身充满力量,干活更加卖力,收获更多,也过上了五谷丰登的生活。后来,壮族乡亲们学着特侬,做黑色糯米饭,由于各种巧合逐渐做成了红色、紫色、黄色糯米饭,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
虽然以上三种传说以壮族人民为角色,实际上在其他少数民族的传说中同样也有类似的传说,只是把壮族换成了其他的少数民族名称,此外,还有《宝莲灯的青精饭》《白龙和凤香的爱情故事》《介子推割股救主》等传说,讲述的都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为山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或温或炎热,生长着各种各样植物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壮族等少数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勇于与自然和土司等进行斗争(可能是旱灾、涝灾,也可能是阶级敌人),在解决这些矛盾或斗争的过程中,创新出了一个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病治病的食物。由此可以看出五色糯米饭的來历,壮泰族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在解决社会矛盾过程中的饮食经验总结,进而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endprint
三、五色糯米饭的制作
五色糯米饭的做法:选好优质糯米,用红兰草、桅子、枫叶、黄姜以及黄花草等这些天然植物色素染色。虽然各地使用的染色原料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现在介绍几个地方的制作方法。
桂西南龙州县壮族群众的做法:黑色,选用嫩枫叶捣烂,取汁浸泡生糯米数小时;黄色,选用生黄姜或黄栀子捣烂,煮水过滤取汁,浸泡生糯米数小时;红色,选用金郎草烤火半熟,揉搓融烂,用温水浸泡数小时,过滤后将其水浸泡生糯米数小时;紫色,选用生金郎草捣烂煮水,过滤用其水浸泡生糯米数小时。把浸泡好且晾干的糯米先后不混淆的放入饭甑,烧火蒸熟,就可做成了红、黄、黑、紫与白五色糯米饭[4]。
桂中忻城县壮族群众的做法:精选优质糯米,采集适量嫩枫叶、黄花、红蓝草、紫番藤的茎叶或花。将嫩枫叶、红蓝草、黄花、紫番藤茎叶或花分别舂碎,分别用适量水泡四五个小时,过滤取汁加热泡糯米四五个小时,分别晾干;还有白色的本色糯米也泡四五个小时,晾干,将各色糯米入蒸笼蒸即成色彩鲜艳的五色糯米饭。
桂西平果县壮族民众的做法:在平果嘹歌《三月歌》中,详细记述了妇女为了让祖宗能在三月三那天享用色香味俱全的五色糯米饭,从农历二月二十七一直忙到三月初三。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景象平果嘹歌中有形象地描绘:“二月二七摘枫叶,二月十八枫叶舂碎晒太阳,三月初一枫叶舂碎放水缸,三月初二煮枫汤”[5]。为了让糯米达到先祖遗留下来的色彩要求,他们还采来紫番藤、黄花、枫叶、红蓝草,其中,枫叶捣烂泡水可以得到枫叶汁(黑色),白花捣烂泡水可以得到白花汁(黄色),紫苏捣烂泡水可以得到紫苏汁(紫色),红蓝捣烂泡水可以得到红蓝水(红色)。正好对应了歌谣中的“红黄紫黑四种色,染得糯米有光泽。再加白色成五种,祖传色谱改不得”[5]。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三月初三蒸煮糯饭了。
五色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带有光泽,而且带有天然植物特有的清香,香醇扑鼻、香软可口,可以说是“晶莹明亮,吃起来软而不滑,韧而不坚,油而不腻,清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种色、香、味俱美的副食品,又无人工合成色素的副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历代相传,经久不衰”[6]。这是三月三节等节日品尝、祭祖和馈赠必不可少的食品。
四、五色糯米饭的价值体现
五色糯米饭是壮泰族群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中逐渐产生和进一步改良的经验总结,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特定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有较明显的养生价值、信仰价值和认同价值。
(一)五色糯米饭的养生价值
五色糯米饭,有红、白、黄、紫与黑五个颜色,这几种颜色,均用植物天然色素经过精心的浸渍加工而成的。不同的民族根究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需要相同的天然色素不同的植物加工而成,但是五种颜色的加工所需植物的药用价值是一样的。有研究中草药的学者对所用色素的原植物进行过研究,现借鉴如下(见表1)。
五色糯米饭还充分地利用了中医中“五色”的功用。木对应青(紫)、火对应赤(红)、土对应黄、金对应白、水对应黑。五行和人体五脏相对应,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应肾。这正是,道有五行,人有五脏,物有五色。
以枫树等植物的树叶枝干茎叶“都是药物,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通络以及活血化瘀等功效”[6],和糯米制成的具有消积、祛寒气、助消化的五色糯米饭是一种很好的天然保健食品,既食之是口福之乐,又是款待宾客的佳品,还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已成为壮族等民族饮食民俗中的代表性食品。
(二)五色糯米饭的信仰价值
五色糯米饭由于其本身具有天然保健功效,防病治病,延年延寿的效果,壮泰族群的老百姓则因此引申出,五色糯米饭既具有通神功能,又具有驱鬼除邪功效。
五色糯米饭是三月三壮族等民族祭祖必不可少的食品。传说中的五色糯米饭是为了祭祀杰出的先祖等而出现的,基于此,作为祭祀祭品之一的五色糯米饭一直以来就具有了祖先崇拜的象征意义。曾有学者说过“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连没嘴巴的山川也要吃,天地也要吃。有的但吃猪头,有的吃全猪,有的是专吃羊的,有的是专吃牛的,各有各的胃口,各有各的嗜好”[7]。因此,祭祀祖宗,准备祭品是第一要务,哪怕穷人没有米,也要“三月三,讨得糯饭一两口,拿回家里拜祖宗”“三月三,讨得糯饭一两口,拿到山上祭祖坟”[5]。可见五色糯米饭作为祭品祭祀祖宗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在宗族观念浓厚的壮族社会,祖先崇拜是最普遍和最强烈的信仰。壮族民众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依然在奈何桥(壮人观念中的阴阳分界)那边生活下去。还认为,在阴间的祖先,能给阳世的子孙福佑,平安、发财,消灾除难。这就是一系列葬仪和祭祀祖先的前提和依据”[8]。
在广西百色平果县,三月三的上午,壮乡全家男女老幼一同带上五色糯米饭等丰富的祭品,到先祖坟头扫墓、祭祀,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在祭祀仪式上,每个人的祈福是不一样的。用当地人的话说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参加扫墓是向祖宗表明家族又添丁了,家族得到了繁衍”[8];已婚而未生孩子的夫婦则“乞求祖宗送个女,来把伯父当娘亲”“乞求祖宗送个女,从小就会绣鸳鸯”“乞求祖宗送个仔,能扶犁耙顶父亲”[5]。在祭祀的时候,与壮族有着祖先崇拜的壮泰族群的少数民族同样用五色糯米饭等祭品来祭祀先祖,由于受以下话语影响“不但活着要吃,死了仍要吃……中国的鬼,仍依旧非吃不可。死后的饭碗,也和活时的同样重要,或者还更重要”[7],所以壮族等民族对于祭品非常重视,希望通过祭祀,让先祖们的在天之灵能保佑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康,兴旺发达,延绵不断。
壮族等民族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同时也具有驱鬼除邪的功效。如,笔者所在的南宁市郊区三塘镇段选坡的壮族民众虽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生活不断进步,但是对于枫叶仍然一如既往的喜爱,认为枫叶能驱鬼除邪给人带来吉利、平安、人畜兴旺和五谷丰登。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的两旁插上几枝精心挑选的枫叶,又把除去了枫树叶的枫树枝干捆起来放在池塘里。为了更好地驱鬼除邪,壮族民众还将五色糯米饭的染料渣特别是枫叶渣,也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这样做,邪气鬼怪就无法入室作祟,可求得全家平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