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朗诵教学研究
2017-11-28唐家鹏
唐家鹏
摘 要: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古老艺术,朗诵曾经在中国语文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它却逐渐淡出了中国语文教学园地。本文在分析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弱化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朗诵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诵技能、如何真正把朗诵艺术引入课堂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对策
朗诵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它在语言活动中的影响比文字大得多。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否则就会像吕淑湘说的那样: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相继出现,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仔细思考,各个教学模式大都围绕一个“讲”字。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人真正重视朗诵,真正把朗诵作为教学目标加以实施,真正放开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品味的还是很有限。反观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朗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地被弱化,学生朗诵水平每况愈下。走进中职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息的学生做题的场面。如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能灵活运用朗诵这门古老的艺术,中职语文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朗诵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琅琅成韵的朗诵,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浏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另外,吟咏朗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阶段。我们需要对这种民族化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加以整理、继承与发扬,而不是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弃置一旁。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万万不可对朗诵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中职阶段,学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语感能力的发展常呈停滞趋势。加强朗诵,无疑是一条有效的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因此,在中职教育中,适当运用朗诵艺术进行语文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成效,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对课文产生较深刻的理解,实现书面文字向阅读个体主体认知的飞跃,实现“语”和“文”的真正合一。具体来说,朗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几点作用。
(一)阅读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把作用于视觉器官的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首先由视觉感知文字信息,再由传导神经将文字信息输入大脑,然后大脑中枢神经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与此同时,读者要经历一系列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抽象、归纳、联想、想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既有从内容到形式的顺向思维,又有从形式到内容的逆向思维;既有从整体到部分的发散思维,又有从部分到整体的聚敛思维;既有纵向思维,又有横向思维;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正是在这些复杂的思维过程中,理解读物的意义,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又发展智力和创造能力。
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课文),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字词句篇之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以理驭情,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即古人所说的“披文以入情”“因情而觅理”。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或是教说明文、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口语表达方面
语文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推广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不会改变。朗诵内容的情感性和朗诵思维的情境性要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这些都离不开朗诵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无意注意的最重要的原因。新异的异乎寻常的刺激最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相反,千篇一律、刻板、多次重复的事物是很难吸引人的注意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刺激物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朗诵艺术,使文章听起来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应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通过反复朗诵,学生便能结合上下文准确领悟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理解,多读还可以背记佳词妙语,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使之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多作准备,他们日后的“说”和“写”才有源头活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训练,引导他们通过持之以恒地练習,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三、语文教学中朗诵的指导与训练
朗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朗诵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才能坚持以朗诵为主,并强化朗诵的指导和训练。
(一)教师要加强示范朗诵
出色的朗诵就如同演唱一首词曲优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加强范读,要求教师一定要练好朗诵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诵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朗诵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endprint
(二)加强朗诵的指导和督促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重视朗诵,致使朗诵成为学生的弱项,学生的朗诵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极有必要加强对朗诵的指导。对朗诵的指导应首先从督促学生讲普通话开始,这是训练朗诵语感的最有效的途径。其次,结合朗诵实践,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诵知识,使其有“迹”可循,不至于漫无目的,无所适从。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诵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诵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朗诵多。
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水平较高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诵,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在佩服之余,我们应该想一想,在教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的感情吃透了吗?若没有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師先朗读了,那么学生就可以完全模仿教师去朗诵,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并未真正地领悟出了“神”,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诵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深入浅地把握课文,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自我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最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诵中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看法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
(三)加大朗诵的训练量
一节课,应保证一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朗诵,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课堂上朗诵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稳定,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整节课读法单一,必然会打消学生的朗读兴趣。什么样的课文内容,什么样的阅读要求,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读最合适,教师要安排得恰到好处,并让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各种读法。如放声朗诵一般适合于课前预习、初读感知和导读理解之后的欣赏性阅读;轻声朗诵用于思考难度一般的问题;点名朗诵的优势就是一个人读,大家听,边听边思考,思维流畅;齐声朗诵一般适用于阅读诗歌,较短的课文和长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部分,优美的片段,精妙的描写和气势宏大,语言激昂的文章也适合于齐声朗诵,齐声朗诵能鼓动学生情绪,唤起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和特定情境,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舒缓或急促,或高昂或低沉,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惊讶……教师要经常选用一些典型句段具体教学生如何把握重音、停顿、语速,如何准确得体地表情达意。要通过多指点、多试读、多评价来训练学生真正读到位。这样,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练习,加上有效的指导和督促,便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一旦学生领悟到朗诵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不能。读得多,读得好了,语感具备了,语言材料也充实了,再辅以语言知识的点拨,学好语文就不再是件难事了。
参考文献:
[1]杜伟东.朗诵学[J].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2]王宇红.朗诵技巧[J].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