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一例
2017-11-28余晓玲晋红中
余晓玲 晋红中 方 凯
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一例
余晓玲 晋红中 方 凯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右侧腰部线状棕褐色斑块10余年就诊于我科门诊。10余年前患者右侧腰部无明显诱因出现一绿豆大棕褐色扁平丘疹,表面角化粗糙,少量脱屑。10年内皮损缓慢增多融合,排列成线状。患者偶觉瘙痒,可自行抠去表面角化物,但短期皮损复发,无疼痛等其他不适。家族史:患者父亲臀部有类似皮损。患者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侧腰部棕褐色角化过度斑块,表面粗糙,边界清,形状不规则,绿豆至花生米大,部分融合,排列成线状,约10 cm(图1)。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腰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可见多个角化不全柱,角化不全柱下可见颗粒层变薄,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并可见嗜色素细胞(图2)。
图1 右侧腰部线状分布的棕褐色粗糙角化斑块
图2 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可见多个角化不全柱,角化不全柱下颗粒层变薄,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见嗜色素细胞(HE,×40)
诊断为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后失访。
讨论汗孔角化症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角化异常疾病,包括5个亚型:Mibelli经典型、光线性浅表播散型、线状型、点状汗孔角化和掌跖泛发型,单侧线状型为其中较少见的一种,于1970年首次报道,主要表现为幼年发病,皮损为环状丘疹或斑块,组织病理以角化不全柱,即圆锥形板层为特征[1]。临床上,本病易与线状扁平苔藓、线状苔藓、线状表皮痣相混淆,但通过组织病理容易鉴别[2]。本患者皮损与扁平苔藓相似,但组织病理以多个角化不全柱为特点,真皮无炎细胞苔藓样浸润,可排除扁平苔藓。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本患者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诊断明确。
汗孔角化症常在幼年发病,已报道的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多出生即有,或在5岁以内发病[2-4],本例发生年龄为16岁,年龄偏大,皮损部位为腰部,可能与后天此部位摩擦增多相关。也有报道部分汗孔角化,特别是浅表播散光线型汗孔角化,发病年龄很晚。Patrizi等曾对7年内就诊的汗孔角化症患者进行性总结,约有22%的患者发病年龄58~89岁。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老年人生理性免疫功能下降相关[5]。
已报道的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皮损主要位于四肢、躯干,沿神经、皮节或Blaschko线分布,皮损范围较广泛。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侧腰部的局限性直线状分布斑块,中间无萎缩,皮损表现与扁平苔藓相似,提示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的临床表现可多样化。
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外用角质剥脱剂、维A酸类药物或CO2激光、冷冻、皮肤磨削术等,但治疗后皮损易复发[6]。Parks等采用0.1%他克莫司联合倍他米松外用治疗一例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皮损基本消退,随访两年半,患者病情无复发[1]。本例患者予0.1%他克莫司外用,后失访。
[1] Parks AC, Conner KJ, Armstrong CA. Long-term clearance of linear porokeratosis wth tacrolimus, 0.1%, ointment[J]. JAMA Dermatology,2014,150(2):194.
[2] 王新君,马东来,方凯.单侧多发线状汗孔角化症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6):407.
[3] 李彦希,熊琳,王琳,等.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47.
[4] 王学军,李铁男.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4):290.
[5] Patrizi A, D'Acunto C, Passarini B, et al. Porokeratosis in the elderly: a new subtype of disseminated superficial actinic porokeratosis[J]. Acta Derm Venereol,2000,80(4):302-304.
[6] Malhotra SK, Puri KJ, Goyal T, et al. Linear porokeratosis[J]. Dermatol Online J,2007,13(4):15.
(收稿:2015-05-0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100730
晋红中,E-mail: jinhongzhong@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