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体质测试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
2017-11-28荆彩红
加强青少年体质测试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且综合性的。我们应以获取体质指标数据的体质测试作为溯因的起点,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思考,使体质测试工作回归它应有的引导学生健身锻炼、提升身心健康的敦促轨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体质测试现状
一 对测试项目方法的质疑
标准选定的测试项目和评价指标是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专家学者及一线体育教师多方科学论证,借鉴和吸收诸多国内外体质健康评价的有益经验,并结合小范围预实验及较大规模实地试验而确定。它以运动项目为主,遵循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一致性和个别性、标准化、可代表性、可行性原则,以期通过测试和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健身与体质测试首要考虑的是安全第一,应尽一切力量将潜在的危险因素、伤害因素降至最低。例如,重新审视测试项目之一仰卧起坐,按照2014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仰卧起坐的标准姿势是: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约90°,两手指交叉于头后。但利用各种搜索引擎,键入“仰卧起坐”,除了能获取仰卧起坐的测试方式、练习方式之外,我们会看到“仰卧起坐你一直都做错了,专家:抱头下压会伤身体”“仰卧起坐会导致瘫痪?国外已叫停”“仰卧起坐这么危险的动作,你还在做吗?”等大同小异并迅速点燃社交圈的消息,包含两个重要事实和观点:仰卧起坐一伤颈椎,二伤腰椎,台湾25岁男子因仰卧起坐差点致瘫;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已叫停仰卧起坐。人们对测试项目方法产生了质疑。
二 测试仪器的误差
体质测试过程中对体质测试仪器操作不规范,亦或体质测试设备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均易影响测试成绩的精确性。例如,肺活量测试导管一旦进入唾液将严重影响数据的精确性。同时,要注意每测一人时将口嘴向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保障计量部位的通畅和干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每测试10人及测试完毕后用棉球及时清理和擦干气筒内部。导气管存放时不能打折,同时还要注意定期校对仪器。这些环节的任何一环工作不到位都将影响测试的精确性。而坐位体前屈仪器则易出现不能自动回位等故障,台阶试验测试仪易出现指脉夹不能正常显示心跳状况。
体质测试仪器出现的这些故障,不仅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精确性,也严重影响到测试的进程,在通常安排都比较紧张的体质测试期间,仪器发生故障不仅加大了测试教师的工作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测试状态,进而影响到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 人的因素
体质测试中,受社会不良现象的侵蚀,学生找人替考作弊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公然在社交圈、微信朋友圈中明码实价招募替考者。有的学生表现为测试时紧张,不清楚测试流程、测试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造成测试成绩未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手机,生活作息混乱、睡眠不足,测试时疲于应付。在体质测试期间多地多起测试时的猝死事件也引起了小范围的恐慌。调查发现,因多数学校体制测试成绩与体育课成绩并不挂钩,部分学生知晓这些情况后,不再尽力地进行测试,态度也不再积极应对。这影响一部分学生跟风效仿,在学生群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此外,学生基本健身常识欠缺,如测前不知做热身准备,测后不知做放松整理,甚至在负责任的教师带领做热身准备时竟公然反对,认为做了热身就不能全力测试,测试时的技巧方法更无从谈起。例如,800m/1 000m测试出现两种极端方式:一种是跑时完全凭感觉,刚开始体力充沛,一路领先,冲至最前,而后段却越来越慢拉至队尾,甚至中途出现运动性腹痛自行中断测试;一种是害怕后面坚持不下来,前面速度压得过慢,第一圈下来就将近2分钟。再如,肺活量测试的是学生的肺通气功能,它是指人体尽全力深吸气后,再尽全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即一次深呼吸的气量,是呼吸动态过程中的一部份。被测者尽力与不尽力,掌握要领与不得要领,测试成绩将呈现几百至上千的差距。被测者多出现的问题有:不会深吸气;与试管未吻合产生漏气;吹时速度过快,力度过大等。而对于测试中出现的异常数据,一是测试成绩不影响体育课成绩,与自己的学分无关,再加上学生急于完成任务,甚至有的学生对基本应该有的正常数据无概念,有些学生并不关心自己测的成绩。二是测试安排时间紧,任务重,发现异常数据要求学生重新测试往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这使得部分教师得过且过,对出现的问题因时间而漠视,使得体质测试成了一场为了测试而测试,不得已而完成的工作。
应 对 策 略
一 加大对体质测试项目设定的科学性考量
张洪潭(2002)指出:“以往体质测量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选项不当、控制不够以及错位解释,提出次优选项、控择样本、倚重学校和前瞻兼得等4条改进对策。”至2016年,在大家热议“仰卧起坐是体育教师教的”时,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孙有平、范洪彬、季浏等指出:躯干力量测试指标设置单一、不全面,仰卧起坐作为躯干力量测试指标,测试方法的有效性较低;仰卧起坐为女生专享项目,无证据支撑;双手手指交叉抱头的上肢动作易引起颈部损伤;下肢采用膝关节弯曲且双脚不固定的动作,对促进腹部肌群发力和限制股直肌发力较为有利;30°~45°的躯干运动幅度对评价腰腹力量素质相对有利。虽然因仰卧起坐引起的伤害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如果在课堂上测验中发生,对家长、对孩子就造成了100%的伤害。对具体实施的体育教师而言,其职业生涯也会产生严重伤害,终身抱憾。
因此,寻找安全、可靠、有效且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是对大规模人群进行测量的重要原则。随着人类对人体认识的深入,标准也应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对于已经出来的问题,要用严肃认真、积极回应的态度来解决,是废除、另立其他项目来替代,亦或改良完善补充。要下大力度对体质测试项目设定的科学性进行考量,使其既能有效敦促学生进行健身锻炼,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又可以规避产生伤害的风险。
二 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场地、设施仪器正常工作
体育场地、设施仪器是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顺利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应由国家层面下达文件,设立相关要求,如学校应设置设立专项资金,保障体质测试场地、设施仪器维修养护、更新换代,保障体质测试顺利、正常工作。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软、硬件环境。
自2016年,今后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列为常态化工作内容,各高校也应将体质测试工作纳入常态化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方案中。并创设条件,设置高校体质健康研究中心,通过科学管理、周密安排、精心养护,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并降低损耗,以达到科学管理的根本要求,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 建立健全系统全方位的体测工作机制
(1)从学校层面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学校要对经费和器材予以保证;体育部门负责指导、辅导、培训、组织测试和统计资料。(2)组织形式要丰富、灵活,如开展“人人都是运动员”的体质测试达标运动会,进行体质测试先进个人评选,以使体质测试工作严肃化,杜绝学生的懈怠、不重视。使各项测试有压力,有氛围,有动力,更有竞争。(3)体测工作要和体育教学相结合,将体质测试各项目测试方法、要领、注意事项列为体育课程必修项目,任课教师要认真地对学生进行测试培训,让其明确如何才能提升并发挥自己应有水准,取得理想成绩,杜绝学生在体质测试中出现的主观性的误差。(4)将体质测试成绩与体育课成绩挂钩、与学分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不应一味地抵制和排斥,甚至全盘否定应试教育的价值,而应充分发挥发挥应试应有的指挥棒和导向作用。(5)建立常规化的课余辅导制度,使课内外一体化,开展系列主题性健身活动,如“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评选健身达人,奖励健身器材,亦或运动手环等能够协助、督促或记录其身体练习的电子产品。(6)将各项测试项目的测试方法、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制作成海报,张贴在运动场,创设良好的健身文化氛围,普及健康健身知识。因势利导,利用现代学生容易沉迷的手机等工具,下载健身软件,辅助健身指导。(7)将体质测试与体检相结合,身体形态的测试可在学生体检时完成,加强反馈,为学生建立历次体测数据曲线图,亦或将学生相关信息植入学生一卡通,时时为自己提醒。(8)循序渐进,以体质测试为抓手,逐渐提升学生的健康自主管理。
荆彩红(1977~),新乡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