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学实例与高中物理教学

2017-11-27毛昱力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光学自主探究物理教学

毛昱力

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光学问题出发,研究和探讨学生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光学实例理解和掌握物理光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光学;物理教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64

一、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致在15-17岁,他们精力无限,个性张扬,但是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思考问题还不够全面,对于自己的行為不能够很好的约束,对于学习不能够全面投入,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就思维方式来说,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这一特点,注重运用学生形象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在物理学教学中,物理实验的观察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而能够运用于物理实验的生活实例,又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现象,大量引用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将灌输与兴趣激发结合起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活实例进行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原则

物理学是科学科目,在教学实践中,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举何种实例,必须要符合科学,同时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所讲述的内容或者举到的实例。同时,教师在传授时无论是理论介绍还是实例说明,这种教授的方式方法必须科学,也就是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态度也是能够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具体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严谨、细致的科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符合科学标准的结论。

(二)真实原则

科学性原则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必须坚守真实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采用科学的实例,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科学必须是严谨的,这就决定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活跃气氛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幻想一些“完美的”科学“实例”,而是要采用一些真实的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因为“真实”是“科学”的第一要素,在不真实的素材中获得的科学结论是不可靠的,同时,只有采用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实例才能真正促进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学习,才能使学生观察生活实例的时候找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有序原则

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讲解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物理学教学中,更是要让学生在科学的安排下进行,不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没有层次,没有台阶。有序的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安排,更有助于学生认识所学的内容、知识。在光学知识的讲解中,学生不仅要熟悉多彩的光学实验,更加要有序安排学习过程,掌握科学、有序的学习方法。

(四)完整原则

知识的学习必须全面,在物理学教学中,学生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师在运用光学实例进行物理教学时,要避免出现碎片化认知,合理安排、科学实施,让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认识所见到的光学现象,从现象看本质,从某一现象来思考和复习所有有关的物理知识,确保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三、将光学实例运用于物理教学,促进物理教学效率提高

心理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属于简单唯物主义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例如照相机成像的原理,闪电现象的形成,潜望镜的特点及其功能实现原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可以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很大的刺激。教师在上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发挥,让学生自己解释所看到的现象,或者讨论现象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举出一些与所讲知识有关的光学实例并作出理论解释,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思考和更加清晰的掌握光学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条目化、抽象化的物理理论知识与生活趣事儿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提高对于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下面举一些光学实例运用与物理教学的具体事例。

(一)光波的长短变化与吸收现象

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看到交通灯,知道交通灯在雨雾天气也能看的较为清楚,这又是怎么实现的呢?在物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到了红光的光波最长,这一特点导致红光最容易发生衍射,因此,哪怕是在雨雾天气,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够很好的看清交通红灯,学生就能够理解交通灯正是利用了红光的光程远,不容易被散射的道理,有效防止了交通参与者因看不清交通指示灯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

(二)光的折射现象

不仅夏日雨后会出现彩虹,其实出现彩虹的还有洒水车的后面,学生都注意到了彩虹的出现与空气中的水雾有关,其实彩虹之所以是平滑的曲线,与我们的眼睛视力范围有关,那么由里到外或者由外到里的不同颜色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其实这就是折射造成的,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但是当这些光发生折射的时候,由于光的波长不同所以他们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导致折射后的光发生色散现象,因此太阳光便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锭紫的不同颜色。

另外,光的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光谱效应等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很有趣的实例,这些实例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光学知识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留意,处处都是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是每一个物理老师不可错过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化银,张东雨.几例有趣光学现象的定量分析[J].科教文汇,2013(8):149-150.

[2] 王文麒,乐永康.光盘结构及实验中的光学现象[J].物理实验,2013(4):44-47.

[ 责任编辑 胡雅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光学自主探究物理教学
滑轮组的装配
大气光学现象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