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2017-11-27卢茂才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提升教学效率新课改

卢茂才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现代化人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家长也更加重视对孩子教育的培养,以及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看重。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推出与深化越来越多学校的各方面学科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教学成就,为培养全方位人才埋下了坚实的教学基础。因此,在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提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33

我国当前还存在大部分生搬硬套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即老师为了学生应试成绩,只注重对学生基本功以及应试内容的教学(语句、文法、写作等高强度高频率的练习),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专业精神。而这样千篇一律的学习和练习,所引致的确是学生日复一日的疲倦感和飘忽不定的学习成绩,更为甚者还招来厌学情绪。呕心沥血却得到的是出乎意料的结果[1]。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颁布与实施,对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社会各阶层对新课标改革评论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标改革对学生的创造力、专业素养的培养是有帮助的。

一、新课标改革简介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新课标改革的一个初衷。我国自隋唐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到当今的中高考等应试,不可置疑地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语数外、政史地、生化物这九门必修学科由于应试的要求,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兴趣、探索精神的培养,单纯灌输,缺乏沟通,使其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噩梦”。

而新课标改革,重在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活力四射的授课,创新轻松的检测办法,引领学生遨游知识之洋,感受智慧之光。老师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做到自主学习。

新课标改革的三大理念是:学生发展为主;教师成长并重;以学定教。关注学生发展则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所以对学生基础技能、专业素养、文学知识等的培养和教育是重中之重,在重视基础知识之上发散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挖掘学生优点;其次,关注教师成长,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还应当让老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总结出独具一格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则是“因材施教”的解释,而对于“材”则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不同,还要对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若有高科技支持则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若教学设备简陋则可以采取分小组讨论等活动;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环节,使每位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根据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分组,学生可以在该组内有成就……这些都是以学定教的要求。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进行有效课堂的途径

(一)正视新课程改革与改前教学的关联

新课程改革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必经阶梯,但它并不是指对旧教育模式的全盘否定,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的一个改进,是对旧教育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行为。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主要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旧式教学的扬弃——打牢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本功是基础,是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必备条件。没有基础知识的发散思维等于胡思乱造、天马行空。而墨守成规也是不可行的,只有在旧教学之上进行新课程改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情景设定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问题情景的创设,关系到学生对这方面的兴趣与否,还关系到学生从此情境中的悟性以及探究能力。寻找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故而改变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方式。自己探寻所获的才是最牢固最珍贵的,而我们知道,要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而生活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良药。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新课改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说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适当带学生去野外郊游,通过认识大自然去了解更多的字音字形,去创造优美的句式,去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2]。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不斷提问,如有谁知道这种树的读音以及来源吗?以此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自己去寻找答案的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何为“启发式教学”?在我看来,是一种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但不固定标准答案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师应当作为一名引领者,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像之前的教学模式,一味注重最后的答案。

例如,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老师可以先梳理文章脉络,提出问题,让同学自主思考。之后进行答案的回馈与交流,但在这一环节,老师不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逐个分析评价,看到自己思维的不足,得出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早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可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探究教学,是进行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增添课堂生动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用过互联网或者网络直播的方式可以给学生提高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使得学生和老师进行良好互动。老师可以模拟虚拟情景,使得学生在这个情境之中思考和探索问题。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课堂临时小检验。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显著之处是:信息技术的3D效果,将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3D效果投影,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为学生对视屏、图片的接受能力比单纯的文字接受能力更强,对他们而言,视频更加浅显易懂,更容易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领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小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2):30-31.

[2] 过雅琼.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6(59):27.

[ 责任编辑 万淑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升教学效率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