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方法论评析
——《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构研究》书评
2017-11-27许华双
许华双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增加了人们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同时也加快了我国体育学科高度分化及高度综合的发展进程,日益庞杂的体育学学科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造作为体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备受关注。它不仅是解决体育理论中重大纷争、解决体育协调发展认识问题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依据。《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构研究》立足于体育学学科体系全景式、整体性的思索和纵深的理性分析与多层次的系统研究,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于一体,是一部系统地研究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专著。全书分为9章,首先,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入手,对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的现状进行剖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按照科学概念形成的不同方式和途径,建立起一批内涵明晰、用语准确、合乎规范、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的基本概念,并以这些概念为中心,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概念体系,为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其次,由于研究对象的确定是构建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关键,而学科性质的梳理是构建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前提,因此,厘定了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为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再次,在考察主要发达国家学科特别是体育学科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我国体育学科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学科划分的标准、原则;最后,根据学科间的内在关系和有机联系,构建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期刊库及中国知网博硕论文库检索“体育学”“学科体系”搜集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48篇;同时从超星图书资源库查阅并搜集与本文有关的27本图书,整理并查阅国内有关文献研究成果,储备了有效的理论基础,查找到本文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范围,明确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对曲阜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刘**教授、曹*教授、韩**教授)就体育学学科体系发展与构建问题进行访谈,为本文写作奠定了专业理论基础。对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中的不同理论视角、视点等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比较分析,认识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发展脉络、研究观点的流变等。通过中外学科特别是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比较,认识差异,寻求借鉴。
1 以史为鉴,为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作者在将前人对体育学释义、学科释义、学科体系释义等概念释义进行整理,找出它们的共通之处,结合我国学科发展实际状况总结规律。从学科群视角下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和体育基本理论视角下的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发展2个方向整合总结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回顾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掌握其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对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理性地分析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实践脱节,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等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对体育学内容体系的概括、提炼和总结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体育学学科体系类别划分的科学性不强。虽然,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但逻辑严谨的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尚较为缺乏。学者对于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从体育学分化出来的学科群组”“选择部分运动项目组成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以及“科学角度式”“翻版式”等几个方向,而把体育作为一门整体学科去厘清其概念体系、范畴体系的研究相对偏少。
一切理论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实践脱节,必然会导致“改革”。怎样科学地划分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使其适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是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重构的基本出发点。如今困扰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外部条件的限制,而是我们无法对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体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进而引导其发展。作者抱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自己的思路,这是在以史为鉴的前提下踏上新征程的第1步。
通过发现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按照科学概念形成的不同方式和途径建立了一批清晰、准确、规范、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的基本概念,并以这些基本概念为中心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概念体系。这一概念体系为构建体育学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作者“以史为鉴”这一思路的开端是具有合理性的,为构建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明晰学科对象与学科性质是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要前提
该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学,从而构建体育学的学科体系。明确研究对象有利于明确学科的性质,而明确了学科的性质有利于创建完整的学科体系,是建立一个学科体系的前提。作者主要整合了前人以及当下对体育学学科对象及学科性质的分析,根据整合的资料将体育学学科性质的各种学说以及论说形象运用图像表示。通过从基础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元论进行特征比较来体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明确新兴学科以及基础学科的学科性质,为划分体育学学科体系提供科学的划分依据。
在体育学的学科对象方面,作者在整合前人对学科对象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学科对象确定的依据,对后面即将展开的重构的划分思路提供了一定的逻辑价值,这也是作者建构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思路的一个出发点。关于体育学的学科性质,作者主要是将学者们对于学科分类的各种论说进行分类讨论,并将其所要表达的分类结构用图像表示,将思路图像化更能清晰地展示学科分类的划分类型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建构清晰完整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奠定基础。
3 以发达国家为参考,有利于学科体系走向国际化
有需求才有发展。由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还不够完善,致使不能更好的满足或确定人才专业培养需求以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学者们多多剖析和思考,并有选择性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划分标准,使得体育学学科体系能够更好的适应国家的发展,为培养方向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该书单独从第5章来整合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学科划分现状、特征、发展趋势以及体育学学科的划分现状及趋势。从而与我国相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其适应我国战略发展的划分特点,从而推动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
发达国家学科划分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保持学科体系的开放性,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预留空间。例如,美国、德国的学科专业设置都为新兴的学科预留了发展的空间。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学科专业的口径,例如,英国学科设置更多的考虑是现实生活中市场的需求。学科专业设置趋向综合化,例如,德国的学科设置在为新兴学科预留空间的基础上,培养宽口径的人才。重视发展与社会关系紧密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学科专业,例如,俄罗斯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在保留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全新的学位培养体制,使得教育专业的口径更加宽阔,大大提高了人才的适应性。注重研究生学科专业与本科生学科专业设置的有机统一,例如,英国JACS的建立是研究生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通用的,实现了研究生和本科生学科专业目录的统一。作者根据美、英、德、俄国家学科的划分特点按照发展的趋势总结以上5个特点,这也是作者考虑到我国体育学科划分所存在的不足,并掌握各个国家划分的发展趋势所提出的通用的划分特征。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细致研究发达国家的学科设置,也体现了作者国际化的开放性思想。
在体育学学科划分上,美、德、英、俄、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参考呢?作者在分析了我国体育学学科划分上存在的不足后,自然在分析发达国家划分特点上更加注重我国应改进的地方。德国的学科专业设置高度综合,专业方向多样灵活并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例如,科隆体育大学本科专业方向有4个,硕士专业研究方向有7个,博士专业方向研究有20个。英国各高校设置的体育学学科专业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既体现了学科专业设置的高度自主权,又反映出学科专业的特色,同时在学科设置上体现出贴近市场需求和注重应用的特点。作者分析主要发达国家体育学学科设置的特点,掌握体育学学科划分的发展趋势,从而再次抓住我国划分方式的应创新之处,为建构体育学学科体系再添色彩。
4 方法论的探寻,是学科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
方法论是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建构的方法论,作者采取图像的表现形式将方法论形成的思路过程用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图形展示出来。
方法论的水平不仅是学科成熟性的标志,也是学科发展的前提。该书在分析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方法论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当前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方法论: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法则;遵循逻辑思维进程与历史进程相统一的法则;遵循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学科体系建构思路;遵循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学科体系建构思路;科学划分学科类别是学科体系建构的关键;注重从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与联系中建构学科体系。这一方法论思想的提出,使得建构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方式初步形成,建构的框架也开始清晰,这也是建构学科体系的核心问题。
5 划分标准的提出,是建构的关键
作者分析了划分标准的意义,确定了划分主要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也为划分学科体系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主要成果就是体育学学科类别划分的标准与原则,这不仅代表了作者多层次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体现了体育学科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该书就几种比较重要的或常用的分类标准对其划分科学性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划分的标准单一,划分的结果使得某些学科存在多种“身份”或是可以同时存在于划分后的2个或多个领域之内;每一层次的划分标准不统一,造成学科找不到具体确切的位置,造成学科归属,混乱的问题;划分原则不科学,使某些学科无法进行归类或归类较为困难。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划分方式基础上发现划分标准存在的问题,考虑从一种学科类别划分标准出发,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学科类别划分标准。就这一思想作者提出划分原则,各子项外延之和与母项外延相等的原则,即划分标准不能划分不到学科,也不能使学科不能被划分到,否则就会产生“多出子项”或“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每次划分标准统一原则,即每次划分只能有一个标准;子项互斥原则,即划分好的不同类别学科之间不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类别中或是存在交叉关系。扩延性原则,即为新兴的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另外还包括科学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
划分的角度除了从理论逻辑思维方面出发外,还应与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划分的手段已初步形成,那么应从什么方向或是从哪些视角下手,这也是作者所研究的创新之处。
6 不同视角的多层次划分方式,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体育实践的内在逻辑
从当前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情况来看,不仅需要在划分标准的理论逻辑上探讨,还应结合我国人才培养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来探讨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划分方式。鉴于体育学学科体系涵盖内容的复杂性、多样性及交叉性特征,单纯地依据某一种标准进行分类很难对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结构形成全面的诠释。
在整合前人对于划分视角的思想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划分存在的问题,在改进划分存在问题的同时契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从科学研究角度、体育专业角度,运用所提出的划分原则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进行科学性分析。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例如,以研究对象的层次、学科性质及体育实践形式为标准进行划分。1)以研究对象的层次为一级分类指标,将体育学学科分为以体育活动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和以体育活动的分支(部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以学科性质为二级分类指标,将以体育活动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的体育学学科、自然科学视角的体育学学科、综合视角的体育学学科;以人的体育实践形式为二级分类指标,将体育活动的分支(部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分为体育教学类学科、竞技运动类学科、健身休闲娱乐类学科、民族传统体育类学科、其他体育活动的学科。这样的划分方式不仅按照作者的逻辑思维明确了学科的具体位置来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发展需求,而且借鉴发达国家体育教育、健身休闲娱乐、运动科学等重点领域的划分趋势,以更好地契合国际化体育的发展趋向。从专业教育角度进行划分,将体育学主要划分为体育教育学、竞技运动学、健身休闲娱乐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5个二级学科。
每次划分遵循了划分标准统一、子项外延之和与母项外延相等、子项互斥等划分原则,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为新兴的学科预留了发展空间,使得学科下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具有一定科学性。
7 结 语
《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一书,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结构探讨,按照研究对象的层次、学科性质及体育实践形式为划分标准,以研究对象为主线,兼顾研究方法为划分标准,以学科研究对象的类别为划分标准,以学科发展演进为根基的划分标准4种分类方式进行划分,并整理成清晰的表格以及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的文字结果。从专业教育角度进行结构探讨,在厘定我国研究生教育角度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及其结构的同时,依据作者所提出的划分原则,并结合我国人才发展的需求,对体育学学科进行学科划分。划分方法主要是从研究生教育角度以体育实践的形式为主要依据,将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体育学学科划分为体育教育学、竞技运动学、健身休闲娱乐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其他(新兴/交叉学科)二级学科。绘制表格清晰展示每类二级学科下所从属的三级学科及准学科,针对三级学科及准学科主要分成相对共享和共享的学科,其中共享学科主要是由每个二级学科都涉及到不容易单独划分到各个学科下的学科组成。这种划分的思路的提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体育实践的内在逻辑。构建了清晰的概念体系,创新了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划分方式,构建了具有合理性、科学性、逻辑性的体育学学科体系。但由于人们对方法论的概念比较模糊,学科体系的建构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1] 韩春利.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重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杨文轩.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280.
[3] 赵鲁南,韩春利,孙晋海,等.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结构重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5):447-450.
[4] 杨世勇.亟需建立体育科研方法论——关于建立体育科研方法论学科体系的构想[J].体育科学,1989(1):88-89.
[5] 孙永泰,刘英杰,江国平.运动员和谐发展的行为诉求——评刘一民教授的《运动员社会行为论》[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1):57-61.
[6] 仇军.职业体育的契约治理与组织制度的层次演进——《职业体育组织形态与制度安排》书评[J].体育学刊,2010,17(12):126-128.
[7] 储著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研究述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