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服务理论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功能提升的对策研究
2017-11-27卢守高
卢守高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政府对教育资金的大力投入,高校硬件设施的日趋完善,国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渐涨,全民健身计划也已深入人心;其中,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硬件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对高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体育场馆正向多元化、综合性、公共性等方面发展,在满足校内师生教学、比赛及娱乐等需求外,也逐渐开始对外开放营业,以达到校内校外共同服务的平衡格局;其自身的功能也不仅仅定位于校内,越来越多地面向社会公共服务等。然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给当下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体育场馆也将迎来与传统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迥异的管理难题。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及综合利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能否结合自身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有效创造经济效益并消除自身运营资金短缺、设备维护更新不足等问题值得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高校”和“体育场馆”为关键词共检索到相关论文436篇,其中刘亚娇、吴桂宁提出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定位应从“赛事型”“豪华型”“污染型”向“实用型”“经济型”“环保型”转变[1]。孙竞波、张俊等从信息化的角度出发构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新模式[2]。胡来东、郭凡清认为高校场馆开放模式与场馆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以及思想转变意识、管理水平、场馆条件和经营思想有直接关系[3]。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和镇江船艇学院等4所高校为实地调查对象,研究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服务的现状。
1 社会服务理论概述
1.1 社会服务概念 社会服务这一学术概念于1951年被英国学者理查德·蒂特姆斯首次提出[4]。社会服务作为西方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社会服务的形成及发展的研究将有利于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和发展。王然(2011)指出英国社会科学家(Titmuss,1963)对社会服务的定义为:通过将创造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收入分配给值得同情和救济的另一部分人而进行的对普遍福利有贡献的一系列集体干预行动[5]。柴瑞章和任曦昱(2013)指出社会服务也称为福利服务或社会工作,具体指由公共或者私人提供的、以帮助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相对弱势的人或群体为目的的服务[6]。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社会服务为:针对那些由于年龄、贫困失业、健康状况恶化和残疾等在购物、住房、交通、自我照料和其他照料方面需要公共援助的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性服务和项目[2]。柴瑞章和任曦昱(2013)指出美国政府在提及“社会服务”时更强调它是一种个人家庭成员、集体社区和社会服务机构合力对服务对象进行的“社会照顾”[6]。黄艺红、刘海涌(2012)认为社会服务是政府、高校、机关等社会力量为了满足广大公民基本需求而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服务,它具有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及进步的性质[7]。
1.2 社会服务理论基础及发展 西方从19世纪末开始了社会服务理论的研究,至今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国际社会服务理论最初的发展实践主要包括社会服务在英国、美国、北欧等发达国家,而我国社会服务发展的水平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社会服务理论的基础理论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第三条道路理论、福利多元主义以及公共治理理论等都对社会服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社会服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颇具规模性的行政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基于现代经济学,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戴维·奥斯本(2006)指出政府不应当成为一个庞大的无效率的机构,应通过职能变革、挖掘潜力和组织重塑来实现真正的重大改革[8]。
1.3 高校的社会服务概念及职能 高校服务社会的概念是首先在美国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张琳(2007)指出美国威斯康星增地学院首次将“公共服务”作为地方大学的第三职能,其“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本质就是使大学的人力资源直接地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拓展地方高校的第三职能[9]。因此,基于产学合作的高校社会服务是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其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社会服务理论的重点内容。
高校的社会服务一般分为广义的社会服务和狭义的社会服务。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通常指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其中包含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直接的社会服务等;狭义的高校社会服务指高校在保证正常人才培养任务的情况下,依托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及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活动[10]。
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内涵比较丰富,包含直接和间接的服务,不断地服务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高校一直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除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之外,还包括国际交流、创新文化和发展高新技术等职能。另外,高校可与社会建立直接的联系,如承担横纵向科研项目、兴办高科技产业园、提供给企业或者政府决策和咨询服务等都是广义高校社会服务应该包括的。
狭义的高校社会服务包括承担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咨询工作和社区服务等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通常具有社会指向性、直接现实性、研究性和全方位性四大特点。
2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职能
2.1 高校体育场馆基本概况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全民健身活动,在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相关体育部门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保障体育场馆的开放率。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将超过12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m2以上的体育场地设施将不断增加。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在《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和审核验收工作实施办法》中对体育馆的定义是:“有固定看台可供训练、比赛的室内体育设施;坐席数不少于500个;不包括半封闭的室内体育设施”[11]。
另外,《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共有符合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而67%的体育场地在学校,其中高校体育场馆占2.73%[12]。从此数据可以看出,高校体育场馆是全民体育运动中一笔重要的资源,在整个社会体育设施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与满足大众体育需求方面都起着举足若轻的作用。
2.2 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分类 当下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一般还是优先考虑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及比赛的需求,然而其实际功能已经超越了体育活动的范畴,即另外还能提供大型娱乐活动所需的平台及市民健身运动的场所等。李建波(2013)认为普通高校中小型体育馆功能分类依次是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承接大型会议、承接大型文化活动、承接大型体育赛事、承接校内体育文化活动、承但社会服务等[13]。王艳文(2007)将高校体育馆的使用功能分为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文娱集会、体育比赛及有偿对外开放等4类,认为体育馆实际承担了原来礼堂或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部分职能[14]。
根据以上普通高校中小型体育馆的功能分类并结合服务对象的重要性,可将其按功能重要性分类为用于校内体育教学、训练及比赛;校内会议、文化活动及大型体育赛事;校内师生课外体育锻炼及文化活动;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班等对外有偿服务。
2.3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职能定位 对于现代教育的理解通常为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高校体育场馆作为承接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将面临如何在兼顾校内教学训练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基于高校服务社会的现实背景,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也包括了服务社会这一职能。
国务院于1995年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各种国有体育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利用率。根据国家颁布的这一文件,高校应该在不影响教学、训练和群体工作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实施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这一重要职能。黄艳(2012)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定位于:高校在满足自身体育教学、训练需求的基础上,将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体育场馆和体育锻炼指导服务的实践活动[15]。宋丹(2012)在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研究中就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3种形式:完全开放式、部分开放式、完全封闭式[16]。甘刚(2007)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将是对群众体育的极大促进,并将有效缓解场馆设施的不足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18]。
3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影响因素
3.1 校内管理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认识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开放程度甚至开放与否部分取决于校内体育管理部门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性质的认识。杨昊霖(2010)指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经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之一是转变观念,改变学校体育场馆的体育职能,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从单纯地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等转变为推行社区体育、学区体育,有效达到双赢目的[19]。然而,众多高校管理人员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社会将影响校内的教学,占用了师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另外,他们认为高校利用国家投资建设的教学设施对外有偿服务,目的是牟取一定利益,与其服务于高校体育教学宗旨相悖。因此,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认识的不足是影响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国家全民健身运动政策的支持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热潮的掀起,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然而缺少相应的体育设施是影响全民健身运动普及的主要因素之一。健身运动的场所主要来源于体育场馆,高校体育场馆则是一个优先选择。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不仅能够为群众锻炼提供有力条件,解决全民运动场馆短缺问题,还能有效整合校内体育资源,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给高校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能够达到以馆养馆的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作为资源较多的高校体育场馆,在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下,可在保证校内教学、训练及比赛的情况下,对外有偿开放,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服务。将高校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开启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是现阶段国家支持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今后高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3.3 高校体育场馆分布及融入社区的便利 大部分高校周边都有着诸多社区,而高校体育场馆在建设的规模、所拥有的设施及坐落的位置都更能满足周边居民健身运动的需求。高校体育场馆与周边居民区毗邻的关系,使其相对营业性体场育馆而言,有着更实用、更便利的优势。在不影响校内体育教学的情况下,针对广大居民体育运动的需求量,高校体育场馆面向居民开放服务,将有利于居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同时也能够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质量,有利于高校树立良好形象。
3.4 高校体育场馆维持良好运营的需求 目前,全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质量日益增升、数量日益增加,诸多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在高校中,并且高校也承接了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然而,高校体育场馆正常的运营支出和维护费用都是由高校内部财政支出,这使得高校体育场馆顺利运营、发挥其功能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其管理和维护。因此,在高校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实现对外有偿开放服务,能够实现以馆养馆,可减轻学校财政压力;同时也能够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给社会带来更优质、便捷的体育服务。
3.5 管理模式落后及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总体来说,当前诸多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服务运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管理模式都不够规范,也比较单一落后,对于管理体育设施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和经验,无法满足现代化体育场馆的管理需求。高校体育场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以及雇佣的部分临时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对于场馆内部设备的管理维护、场地的布置、器材的更新调整、体育赛事的安排组织、对外开放的模式等都缺乏相应的了解。
王进(2010)认为目前综合型体育场馆普遍缺少高素质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尤其是缺少通体育、善管理、懂经营、精法律的复合型人才[20]。卫军(2007)认为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经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市场运作、器材调整、体育活动指导等都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21]。
因此,体育场馆的传统管理模式及优质管理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职能的对策
4.1 提高体育管理部门社会化服务的认识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社会的重要问题在于管理者态度保守,并没有深刻的社会化服务认识,对于体育场馆的营销管理观念也相对落后。一般认为,高校体育场馆都是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师生健身娱乐及体育赛事的重要场所,并没有拓展到对社会开放服务的范畴。其实,对于高校管理层而言,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服务,能够让更多的人利用校内体育场馆,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并且通过有偿服务能够额外地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而减轻体育场馆自身的经济负担。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只有正确认识到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平衡好高校体育场馆在校内教学和对外服务中的使用,在既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利用课外休息时间进行对外开放,通过一些服务项目来获得一定的收益,如健身房、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地等。
因此,高校管理层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认识的深浅将直接影响其对外开放的程度甚至开放与否,只有通过提高高校管理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服务,让更多校外的居民能够享受到高校体育场馆的便利,同时也顺应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潮流,跟上高校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步伐。
4.2 完善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体育场馆数量激增,资源也越发丰富,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对这些体育硬件资源使用的群体也逐步扩大,由一开始的校内学生及教职工人员扩展到越来越多的校外群众及周边的居民。随之而来,体育场馆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大,管理维护成本也日益见涨,要保证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及可持续利用,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据对镇江4所高校的调查,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相对单一落后,多采用单一化管理模式,如江苏大学实行体育馆长负责制,专职管理人员只有2名,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服务明显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高校应整合内部资源,可以由体育部门成立专门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从时间和空间上同时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另外,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结合在校大学生及社会群众等资源,利用体育场馆本身的优势建立体育场馆市场运行的网络化机制。同时,在体育场馆对外服务的过程中,还应使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明确各单位的管理职责和权力,完善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管理体系,确保在对外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有序、高效地运行。
4.3 加强体育管理人才和运动指导人员的培养 体育场馆的管理是体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不但关系到场馆内的运行秩序,更关系到场馆的服务质量及场馆内设备的使用寿命。体育场地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入场人员的检查、对使用者的合理监督和指导以及对场馆内部设备的维护保养等。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中,体育场馆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及职能相对缺乏,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对于体育场馆内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的能力并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
因此,要全面发展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具备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场馆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引进对场馆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精通的技术人员。另外,合适的健身运动指导人员也必不可少。体育管理部门还应吸收更多的专业指导队伍,采取进修或参加健身培训课程等方式,加强运动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以确保运动主体能够舒适、安全、规范地进行体育锻炼。
4.4 注重体育场馆内部安全防范,提高对外服务质量在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进程中,体育锻炼本是全民健身运动的根本,但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防范也是重中之重。困扰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重要问题则出现在意外伤害这一方面,容易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及声誉的影响。因此,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重要前提保证就是尽量避免锻炼过程中意外伤亡的出现。高校应加强对体育场馆内部危险地段、隐患设备的标示,尽量避免开放一些具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另外,体育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前来运动的人员与高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运动主体的保险意识,适当引入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为高校体育场馆提供专项安全责任保险,为意外风险做好全面积极的准备,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对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服务安全、顺利地发展。
4.5 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并制订梯度价格 高校体育场馆应该在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等日常活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对外开放的时间。根据对4所镇江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调查,在所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去收费场所进行锻炼的人数仅占15%,这一比例是很低的,说明收费体育活动所面对的群众面较小,对社区体育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大,收费场馆中所开展的运动项目不足以对社区居民体育活动产生方向性影响的作用。同时,平均月收人水平较低、难以承受较高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无疑也使散步、跑步、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棋类这些个体随意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成为各不同年龄人群最为喜爱的活动方式。如果经常在高校日常工作上课时间开放,则容易导致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与高校教学时间相互冲突。反之如果仅仅在周末等节假日对外开放,则平时工作日中的业余空闲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应该根据该校自身情况制订一个具有弹性的开放时间,合理高效地安排对外开放时间。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早上上课之前的时间进行对外无偿开放,而针对校内师生锻炼高峰时段可暂停对外开放,在节假日时段可进行有偿对外开放。另外,针对有偿开放的收费标准,也可建立弹性价格制。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部门可以预先调查锻炼高峰时段以及淡季时段,可根据具体时间制订具有梯度的入馆费用。因此,在合理安排对外开放时间和制订梯度性价格的基础上,方可有效错开锻炼的高峰期,避免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与校内教学等产生冲突,更有利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升。
4.6 开办各类培训班 利用大学场地、器材、人才的优势,为社区居民开办各种体育培训班,如:适合中青年人的体育舞蹈、球类项目;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和健身操;适合青少年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培训重点放在少儿班,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乒乓球少儿班就是大学搞的一个典型,参加者踊跃,积极性高,如江苏大学原定办一个20人的小班,现在人数超过了40人,小队员的积极性还带动了很多家长,全家人来打乒乓球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反响很好,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目前各高校已陆续开办了武术、篮球、足球、游泳等项目的少儿班。如江苏大学的游泳、轮滑、田径,江苏科技大学的武术、篮球、足球、游泳,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的健美操、乒乓球,镇江船艇学院的游泳等。
4.7 尝试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综合管理模式 此综合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目标任务、场馆供给、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而制订的有针对性的综合管理模式,力争科学合理地配置场馆资源,既不使学校体育场馆过度无序开放而造成学校资产的破坏与浪费,也不使学校体育场馆过度闲置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同时兼顾公益与效率,最终实现学校体育场馆使用效能最大化。
5 结 语
以上研究表明,高校体育场馆在数量和质量上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然而在场馆的社会化服务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待提高。高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其自身教学训练的情况下,应该实行产业化、市场化经营,丰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向自身职能多样化、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高校体育管理部门也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执拗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将高校体育场馆的职能全方位的拓展。在拓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同时,从加强体育基础实施方面挖掘专业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体育指导人员,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1] 刘亚娇,吴桂宁.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思考[J]体育学刊,2017(5):96-100.
[2] 孙竞波,张俊,刘书白,等.湖北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2):122-126.
[3] 胡来东,郭凡清.哈尔滨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0):60-63.
[4] 潘屹.国际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1):106-122.
[5] 王然.社会服务的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J].中国民政,2011(8):21-25.
[6] 柴瑞章,任曦昱.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探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10):59-63.
[7] 黄艺红,刘海涌.西方社会服务理论对中国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2(17):224-225.
[8]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 张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7.
[10] 汤谦繁.我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1] 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盒审核验收工作实施办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2] 全国场地普查办公室.全国第五次场地普查资料[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3] 李建波,熊国庆,易善立.普通高校中小型体育馆功能定位及其实现策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1-145.
[14] 王艳文.高校体育馆设计思路探索[J].城市建筑,2007(11):25-27.
[15] 黄艳,曹永臻.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的价值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9):20-24.
[16] 宋丹,刘赟.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研究——以高校体育馆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5.
[17] 甘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若干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9):189-190.
[18] 杨昊霖.高校体育馆的对外经营管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0(5):180-181.
[19] 王进,陈华,欧阳静仁.2010广州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0(5):39-42.
[20] 卫军.高校体育场馆运用管理及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07,1(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