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艺术类“双融合”育人体系下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研究

2017-11-25张芳芳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团体操育人体系

张芳芳

校园心语

高职院校艺术类“双融合”育人体系下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研究

张芳芳

我国的高职院校业经历了多次改革,不管是院校的发展水平还是教育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高职院校的相关表演活动为具体的案例,通过一系列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到“双融合”育人模式下的深刻内涵,特别是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高职院校 双融合 育人体系 团体操 艺术素养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文化产业在不断的发展,这种社会环境给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为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和专业内涵。因此,在对这批学生进行培养时,不仅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他们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可以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出更多的育人方案,特别是在艺术素养这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拥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一、“双融合”育人体系及“团体操”表演活动

(一)关于“双融合”育人体系

接下来笔者将对“双融合”育人体系进行一个具体的介绍,这种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针对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弱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实际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将课堂分为两个部分,除了不同专业的专业课以外,另外一部分就是所有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将这两个课堂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外,还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当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众所周知,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想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当中的疑惑,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很好的掌握,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专业课程教学之余,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人文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关于“团体操”表演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双融合”育人体系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它也能够随着课程改革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就拿团体操表演来说,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校园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内涵的建设都具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它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就是校园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和各个校园独有的校园文化环境。其次,在教育模式改革之后形成的双融和育人模式,在这种人文培养模式下也会形成独特的校园表演特色,教学方法的改变,必然会使教育理念、教育思路等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校园文化表演活动。

二、“团体操”表演活动的育人功能

(一)以问题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功能,凸显学生主体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实际教学之前,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给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然后再在学时,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出解决的措施。除此以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制定的目标帮助他们制定最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在实际教学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期间,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地进行思考和交流。通过分享自己的答案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答案,学生也可以掌握到自己与其他同学思考方式的不同,找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思考的欠缺。针对一些比较繁琐的知识点,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拥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

(二)以能力为核心的知识整合功能,凸显素质教育主题

在现在这个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也就是说,在跨学科学习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来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并且,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可以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在无形之中形成这样一种意识,然后用意识指导实践,帮助其更好的发展。可以说,通过跨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灵感,不管是在设计还是策划上,都能够考虑更多的因素。最终,他们的整体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学习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三)以个性完善为核心的审美融入功能,凸显育人体系的模式优势

既然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基本的艺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他们需要具备做基本的审美观。而通过参加一些团体表演活动,不仅可以让他们展现自己,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对艺术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平时的锻炼过程当中,他们就可以自主地将各个学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较高的艺术素养。

[1]王虹.基于四位一体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77~79.

[2]费小平,金亚白.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和规律的育人体系——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4(23):26~28,35.

(作者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芳芳(198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学士学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装饰品艺术设计研究、首饰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团体操育人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团体操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团体操组织进行模式的研究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团体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