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五”时期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分析与探讨

2017-11-25马欧阳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重工业工业化苏联

马欧阳

“一五”时期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分析与探讨

马欧阳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基本任务,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研究工业化战略不仅对工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建国初期的经济背景,以及中共中央对于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的分析,来说明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对“一五”时期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做出评价和总结。

工业化 经济发展 “一五”时期

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回顾整个历史过程,很显然,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提出有着其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化究竟是作为一个国家追求的目的,还是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无论是作为目的抑或是手段,现实已表明,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并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制定并实施的正确的战略思路。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背景与发展条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中央集权下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内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1840~1949年的100多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都极端不平衡。

(一)旧中国经济的特点

首先,国民经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长期战争的破坏,发展非常缓慢。1864年~1984年之间出现的所谓“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不仅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且还拉大了与世界发展的距离,由此导致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随后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并没有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扫清道路,因此,从1912年到1949年之间,中国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

其次,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形成典型的“二元经济”,即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要集中于城市,但是广大的农村,依然处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之下,再加上由于长期战乱,广大农民在原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表现在区域之间。比如沿海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再加上受外国投资的影响,发展较快,而内地由于交通闭塞和封建统治束缚,发展较为缓慢。据统计,仅上海天津两地,工厂数就占据主要城市工厂总数的63%,东北则占有全国半数以上的重工业。①这种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对于中国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来说,始终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长期战争使得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经济所受破坏更为严重。1949年与1936年相比,1949年人均粮食仅为237.5公斤;从工业来看,煤炭产量仅为1935年~1937年平均年产量的70%。②从工业发展程度看,建国初期水平高于1936年,但是由于战争、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工业产品低于1936年,而中国钢的年产量和原油的年产量甚至还不到20万吨。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在建国之初是非常薄弱的,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不存在。

(二)工业化起步时的经济条件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在当时来说存在不少困难。首先,从国内来看,中国共产党结束了100多年社会动荡的惨痛局面,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而且这个政府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高效、廉洁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这是战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其次,从国际来看,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为了取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和周恩来就到苏联作访问,经过双方协商,于1950年2月中苏双方共签订了三个条约。根据最后一个条约,苏联贷给中国相当于3亿美元的贷款,这项贷款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照顾中国利益的,除了贷款,最为重要的是苏联答应派遣一批专家帮助中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据统计,在国民经济恢复期间,苏联帮助中国修建大约50项工程项目。在不少工程项目之中,苏联不仅负责提供设备,还帮助进行研究、设计,并培训相关人员。③

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而且是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技术援助,不仅中国历史上没有,在当时的国际中也是不多见的。

二、中共中央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从阶级属性来说,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政治变革与经济改造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其二是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革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近代历史已经对此作出了结论。所以,虽然是有两条工业道路,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其实是只有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一条道路可选。因此,在工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苏东各国尤其是苏联就成为了中国的借鉴对象。

(一)苏联工业化成就的启示

自20世界5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格局逐渐演变成了美苏两极争霸。这不仅仅是两国以及同盟体系之间的对比,更多的是其人口、经济、政治力量等的多方位比较。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得益于它的工业化战略。苏联主要是实行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即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另外还在东部地区建立了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木材工业等等,这些举措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虽然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有很大的缺陷,比如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忽视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重工业等等,但是在当时的国际政治与军事格局下,苏联却因此取得了西方国家难以企及的成就。

(二)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

斯大林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重工业高强度发展战略,这在现在看有诸多弊端,但是以当时的国际环境来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所以,中共中央仍然决定借鉴苏联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

相比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有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它拥有巨大的资源动员能力。1953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指明了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在工业化模式上则采用苏联的做法,即估计要用三个五年计划来完成初步的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心环节就是重工业的发展。

虽然相比苏东各国,我们国家也走上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老路,但是就一五计划本身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与后来过度发展重工业的做法并不相同,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其次,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而且在其实践过程中共中央也吸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开始带有“中国特色”。总的来讲,从1949年到1957年的一段时间里,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理论方针和实践上,中国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失误。

(三)“一五计划”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从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看,“一五计划”期间的进展大大超过了原定计划。1957年底,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手工业者占全国手工业总数的90%左右,私营工业的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到0.1%,私营个体商业在社会零售额中只占0.3%,社会主义改造大幅度提前实现。④

在基本建设方面,5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93亿元,超过原定计划的15.3%。“一五期间”,施工的工矿企业单位达到1万个以上,其中:黑色金属312个,电力599个,煤炭600个,石油22个,金属加工1921个等等。

在工业方面,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5.3%,其中生产资料平均每年增加25.4%,同时手工业也超额完成计划,1957年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在五年计划规定的4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27种提前一年达到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比如说,钢产量1957年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两倍。煤炭产量1957年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近一倍。经过五年的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⑤

三、“一五”时期国家工业化战略的评价

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可以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的发展国民经济,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50年代前半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与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分不开的,它对工业化的推进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

一方面,改善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技术的差距。“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达到18%,增长之快是空前绝后的,同时也改变了旧中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极端落后的状况。在工业各个部门之中,机器制造业发展最快,“一五”计划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像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等等,另外像钢铁、化学、电子等工业的技术,也都有较快的发展。虽然“一五”计划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但是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改善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缩小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是极不合理的,75%的现代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工业部门来看,全国的90%以上的发电站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另外据1952年的统计,沿海各省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2.6%,其中仅上海、天津、沈阳三市的工业总产值,即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5%。⑥这种布局不仅不利于区域之间的经济平衡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且由此造成的原料和成品的往返运输,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一五”计划,则改变了这种工业布局,变得相对平衡。

综上,“一五”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比例关系并没有出现大的失调,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还是比较顺利的,我国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不少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理论和方针政策。可惜后来没有按照这个时期形成的思路进行下去。

注释:

①②⑥中财委编.一九四九年中国经济简报[Z].

③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④吴江.新中国的奠基石——156项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⑤刘国光,等.《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业卷[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1]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10.

[2]吴敏一,郭占恒.中国工业化理论和实践探索[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胡长顺.中国工业化战略与国家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4]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马欧阳(1990-),男,壮族,河南虞城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猜你喜欢

重工业工业化苏联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雾在做迷藏
更正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