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2016-12-01赵汉青

智富时代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重工业计划改革

赵汉青

【摘 要】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1953--1975)绘就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面貌,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对社会形态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并对党中央制定改革开放后的五年计划(“十五”计划以后,计划变更为规划,沿用至今)给予了很多重要启示。

【关键词】计划;重工业;农业;改革

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分别依次是“一五”计划(1953-1957)、“二五”计划(1958-1962)、“三五”计划(1966—1970)、“四五”计划(1971—1975)。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历经民族解放、人民独立、建立新中国,进行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从前四个五年计划来观察,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影响范围广,取得的建设成效十分显著,令世界惊叹。之所以将前四个五年计划作为时间对象和研究视角,是因为一五计划正处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四五计划完成的最后一年,即是我国文革浪潮末期,又是改革开放转折前夕。

一、前四个五年计划的特征

(一)具有浓厚的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

新中国建立以后,深受马克思主义关于有计划、按比例生产思想的影响和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苏联的计划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示范作用,我国拜苏联为师。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完全没有经验,邓小平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一文中提到:“搞建设这件事情上比我们过去熟悉的搞革命那件事情来说要困难一些,至少不比搞革命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全党还是小学生,我们的本领差的很。”①加之,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工业体系落后不完善。另外,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国家军事威胁、经济封锁、政治孤立的情况下,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才能够保障国家安全稳定,集中主要力量迅速完成生产建设的计划、指标、任务。中央制定五年为一个时期的国家计划,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可以说,这一经济体制是历史的选择、实践的必然。

(二)重工业独占鳌头,国民经济体系失调

变贫穷落后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先进工业国,是建国初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②,道出了那个年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强烈希望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景。“一五”计划到“四五”计划,把发展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中部山区,这些地区或是有良好工业基础、或是有天然资源禀赋、或是从国防安全考虑,以钢铁、煤炭、石油、水泥及延伸工业制成品(机械、原料加工、化工等)为主。这四个五年计划也涉及了基础农业发展,如口粮、棉花、盐、糖等,但工农业增长率不稳定。特别是从“二五”到“四五”阶段,连续出现国民经济比失调的现象。

“一五”时期,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工业为 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农业为4.5%。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③

“二五”时期农业、工业大幅度减产,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下降0.4%,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只有3.8%,大大低于“一五”时期;出现了第一次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到1962年年底,“二五”计划实际执行结果与原来提出的八大建议相比,除原煤、原油、发电量达到规定指标外,钢、水泥、粮食、棉花等都未达到,粮食、棉花的产量甚至低于1952年的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每年平均下降2.5%。④

“三五”时期,1965~1970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6%,低于“一五”和三年经济调整时期的发展速度;1970年,生产粮食4799亿斤,棉花4554万担,钢1779万吨,煤35400万吨,大体上达到了最早计划规定的指标。⑤

“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7.76%,最高年12.2%,最低年1.4%;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8%,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1%。⑥

二、前四个五年计划的影响

(一)成就与困难并存

“一五”计划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填补了很多工业领域的空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为发挥计划经济体制作用铺平了道路。“一五”时期的设计指标任务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但也暴露了工业发展过急、过快的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初露端倪。接下来的三个五年计划则出现脱离人民群众生活需要、背离客观实际情况。受到“左”倾冒进思想影响,经历了“大跃进”运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人民公社化大搞平均主义,最严重的是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干扰和破坏,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有的大幅提高,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工业品质量下降,主要粮食供给不足,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

(二)给改革开放后的体制改革造成巨大的“后遗症”

前四个五年计划在艰辛探索的道路上曲折发展。虽然在这段时期内,中央看到了问题所在,有过正面的回应,客观的反省和积极的调整,如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讲话,1957年《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但由于时代思想的局限,国内外环境条件因素,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发展生产力急于求成,阶级斗争的持续,未能在决策调整和执行过程中坚决纠正和科学贯彻,这些理论与实践上长期存在的失误弊端制约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蒙受了损失。

给改革开放后的体制改革造成巨大的“后遗症”:

一是经济决策过于集中,计划色彩依然浓重,简政放权工作进展迟缓,权力寻租空间依然存在,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二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班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速度,没有统筹规划的科学发展观,好大喜功,贪大求洋,注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掩盖矛盾问题,唯经济指标论。

三是国企改革阻力大,央企、国企衙门式管理,唯我独尊,自恃无恐,机构臃肿,缺乏监督,效益不足,乱象重重,官本位意识和吃大锅饭思想依然存在;信息不灵、活力不强、效率不高,垄断天性强,不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推动其他所有制形式良性发展和民间创业创新;国企领导选拔机制和问责机制不健全,认识矛盾问题不透彻,成本收益不成比,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弥补过去因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民生欠账。四个五年计划保证我国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完成了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和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历史性任务,⑦但也看到这种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所衍生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过去国家号召全民勒紧裤腰带,集中主要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目标奋斗,人民群众特别是占总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体,他们这个庞大的阶级的个人利益牺牲很大,而多年来,工业支援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农民的吃、穿、住、用、行问题刚得到基本解决,扶贫增收、就业创业、落户上学、看病养老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解决。

三、前四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识现状,解决好“三农”问题

前四个五年计划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农民增加了很多生产生活上的负担和压力,这一时期最大的问题是吃、穿、用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吃、穿、用问题,但付出的成本也是高昂的,积累的历史民生欠账拖欠已久,例如农民增产增收、医疗养老教育、城乡二元难题、民生利益纠纷等新的问题在政策弊端中发酵,引发很多社会纠纷矛盾。

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识现状,解决好“三农”问题。制定重工业发展的方针和规划,要考虑农业基础、轻工业基础、科学技术基础,要把国家生产搞上去,也要把人民生活水平提上去。占我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群体是保障发展建设最庞大、最坚实的阶级基础。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富则社会富,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求: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无论是国家粮食安全还是社会城镇化转型,关键还是在解决好三农问题。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用唯物主义精神理顺中央和地方管理关系

我们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很多重大方针政策转折节点,起初的设想、规划、要求都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站在客观的角度实践办事,但随着环境、制度、思想的变化,有些同志本来是正确的,后来背离唯物主义,搞唯心主义,犯了错误。有些同志主观上想搞唯物主义,实际上还是滑向了唯心主义。⑧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个人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危害甚重。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防止极左主义势力抬头,也要警惕极右思想侵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汇聚民意智慧。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把总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执行结合起来,也就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不适合指示的可以变通或叫停,好的实践经验可以汇报反馈、交换意见。既要集中又要民主,不搞一刀切、一言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使主观符合客观,有章有法,有理有据,蹄疾步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国企改革要去官僚化、完善监管体制

前四个五年计划延续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变革调整,经过深刻的反思,认真的实践,依然会烙下很多陈疴旧弊,国企官僚化是明显的特点。

当前,一些国企存在政企不分、长期存在官本位意识,机构臃肿,人员超编、人事选拔考核调配制度不健全,过分依赖财政、金融政策,缺乏活力和竞争,员工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很好发挥。国企改革要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则下去官僚化。首先,要把真正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人才吸引进来,能上能下,公平待遇。其次,控制财务成本,节俭办事,减少浪费。最后,完善监管体制,强化法律制约,实现权责利相统一。总之,要利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更好的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需要。

(四)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建设

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其建设水平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格局,关呼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四个五年计划中这些本应该重视和发展的公共事业因为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干扰或中断,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亟待加快。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建设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要有广度覆盖,更要有深度植入。各级政府要承担起责任,营造好科教文卫事业建设的火热氛围,提高资源配置供给使用效率,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作用,允许和鼓励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有益经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1.

[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3]第一个五年计划  http://baike.so.com/doc/5511596-5747352.html from=

124210&sid=5747352&redirect=search

[4]第二个五计划http://baike.so.com/doc/7085263-7308175.html from=

178960&sid=7308175&redirect=search

[5]第三个五年计划

http://baike.so.com/doc/804990-851535.html

[6]“四五”计划

http://baike.so.com/doc/6820182-7037244.html

[7]田克勤,李彩华,孙堂厚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7.

[8]胡耀邦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31.

猜你喜欢

重工业计划改革
改革之路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改革备忘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