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探析

2017-11-25刘亚旭

长江丛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话语权教育者

刘亚旭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探析

刘亚旭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话语权的提升关系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问题,并且肩负着思想政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过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以更好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其次,论述了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情况,提出提升其话语权的三种路径: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正确导向;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提升

一、话语权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

(一)“话语权”

话语中蕴含着无形的权力关系。法国思想家福柯首次将话语同权力统一起来,认为“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权力。话语和权力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①概况为“话语即权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话语权力逐渐转化为话语表达权,侧重于从权利的角度来理解话语权。《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中将其定义为“指发表见解的权利”②。本文认为话语权包括“话语权力”与“话语权利”两部分,一方面,话语权力是话语的核心。另一方面,话语权力是话语权的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组成话语权。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同话语权的简单相加。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与话语权中的强制性有共通之处。另一方面,话语权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建构、表达、传播符合特定社会阶层、政党和社会群体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话语,并在其基础上对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和相关行为进行支配和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在于其话语的主导权,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三者相结合,共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二、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掌控着话语的主导权,受教育者往往是听众,两者相互交流和互动较少,往往出现教育者话语霸权的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者的话语权受到挑战,受教育者的话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一)网络使教育双方话语资源得到共享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在知识讲解和传授的过程当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是“教”与受教育者的“学”。教育者凭借其对知识的优先占有,牢牢掌握了课堂教学的主导权,控制着学生的话语和思维。并且许多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对其理解的越多,因而在课堂上,基本都是教育者的独白,加之对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解释过度,师生间的公共话语空间常常被教育者一家之言所占有,大学生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纯粹接收者。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生了地位性的变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话语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积极接受新事物,他们在网络这个大的话语空间中,搜寻信息,就某些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见解,不再仅仅依赖教育者这一单一的信息渠道。网络打破了教育者对话语的垄断,为教育双方提供了话语资源共享的平台,使双方处于同等的话语地位,有着表达各自话语的机会,因而,教育者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二)受教育者的自我价值意识得到提升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人处于一个相对自由和独立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表达出来,从而建构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人格。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代表,接受信息之广,并且具有学习探索的精神,加之思维的活跃性,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以激发,同时,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模式也随之得到升华。因此,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其价值主体意识也得到了提升,他们对教育者所传递的内容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等等,摒弃了传统的“一言堂”和“单向度”的教学模式,双方进行互动和交流。另一方面,大学生乐于追求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他们把健康、积极、理性的思想带进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融入到自己的认知模式当中,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和谐,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反映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由此可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影响力相对减弱,受教育者话语权得到提升。

(三)“后喻文化”使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得到有效提升

受教育者话语权的有效提升,离不开自身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中,“后喻文化”是其典范,这一词是由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所谓的后喻文化是指新一代的年轻人因其自身的特点,例如拥有独特的视角。良好的接受能力,因而在许多方面胜过他们的前辈,而这些前辈反过来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而中国“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同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体现出来了。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凭借若干年的知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观念的指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者获得信息途径越来越多,甚至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教育者不曾接触过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有着超前的意识,最近进入新的领域,掌握最新知识。面对新技术,新领域,许多教育者向晚辈取经,师生互动,沟通交流,不仅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提升了受教育者的话语权的地位。

三、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路径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正确导向

导向是方向自觉性和性质的体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首要前提和根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导向,并保证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坚持政治导向,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政治导向,就足要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导实现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倾向性引导,它既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政治保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政治使命。”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坚定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掌控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高校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理想信念意识,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保证思想的领导权,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政治导向,实现其政治使命。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坚持科学导向。高校应将话语权建立在真理性的基石之上,讲“真话”,坚持用科学的方法让大学生接受、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增强话语影响力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的传播形式,具有政治性的学科性质,侧重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话语权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远离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注重意识形态理论,忽略了对“日常生活”的建构,割裂了社会的整体性,并且有意规避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争议性的问题,同生活世界产生疏离,造成受教育者学习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甚至产生矛盾,从而引起受教育者的排斥,不信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能脱离现实世界,其话语应回归生活世界,建立与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从生活中汲取话语营养。其一:将文本话语想生活话语转换。文本话语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样,话语存在的方式以文本为主,这是文本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传承党的教育话语的基础上,应与生活话语相结合,观察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其话语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出新话语,再进行融会贯通,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同学生形成话语共鸣,增强学生对话语的认同感,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力。其二:将精英话语同大众话语相结合。精英话语受权威的指令和规定,注重表达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因此,具有枯燥、严肃、抽象的特点。而将其与大众话语相结合,贴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提高了话语的言说力,增强了话语沟通的有效性,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解释框架和理论支撑。

(三)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话语说服力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用以影响和主导受教育者的理论内核和思想内核的形式。一方面,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教育者是课堂教学中的独白者和演讲者,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成为“失语者”。因此,高校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跟上时代潮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认同大学生的话语权,鼓励大学生参与到话语讨论当中,增强师生互动,达成话语共鸣,提升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高校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快捷、方便、自由的特点,将传统中严肃、枯燥的文本化雨转换为视频、图片、网络流行语等非文本话语,抛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机械式的嫁接,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提升话语的说服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导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高校应紧随时代发展,坚持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路径,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注释:

①王治河.福柯[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82.

②亢世勇,刘海润.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③史姗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1]王治河.福柯[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82.

[2]亢世勇,刘海润.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史姗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上海大学,2010.

[5]刘学义.话语权转移:转型时期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4.

[6]肖庆生,任佳伟,刘畅.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科学构建[J].思想理论育,2014(4):85.

[7]毕红梅,付林溪.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5):15.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亚旭(198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话语权教育者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生活教育”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陈年凡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