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岳阳楼上吟诵《岳阳楼记》说起

2017-11-25何一昂

长江丛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岳阳楼记岳阳楼群众

何一昂

从岳阳楼上吟诵《岳阳楼记》说起

何一昂

2016年10月15日上午,岳阳市十万人同城吟诵《岳阳楼记》活动在岳阳楼前举行。巴陵广场、市区各高等院校、各中小学、各机关、社区、企业等参与吟诵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超过十万人。当齐整的吟诵声飘荡在岳阳楼的上空,笔者心绪激昂,有感而思,写下此文。

岳阳楼 文化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其深远的立意、高尚的境界成为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它不仅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先忧后乐”崇高人格文化,而且引起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和践行。

一、“先忧后乐”文化的形成与深华

“先忧后乐”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其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和《易经》。如《国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而《周易》中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之说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失范、生灵涂炭,残酷的现实使人们更加关切现实的社会和人生,诸子百家皆“蒿目而有忧世之患” 。孟子就是其中伟大的代表,孟子一方面提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大法则,另一方面又提出“与民同乐”的大原则。楚国屈原基于对家国命运忧心,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喟叹,千百年来不断引发有志之士的共鸣。汉唐以来,忧乐思想在典籍中可谓比比皆是。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北宋时期,由于当时统治集团腐败,外寇不断乘隙而入,人民日趋贫穷,达到了“穷山无遗宝,竭海无遗珍,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②的地步,内忧外患相当严重,被人称为“积贫积弱”朝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将中国古代忧乐思想推向至高境界,这标志着“先忧后乐”的文化趋向成熟。其后,这种文化延绵至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朝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就是明证。

在我国的近现代历史时期,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先忧后乐”文化进一步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传承和升华。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七届二中全会之时,他又提出了“两个务必”,再次告诫出共产党人要在为人民巩固和开创新事业中要保持清醒头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在1991年参观西柏坡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11日也在西柏坡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和发展了“先忧后乐”文化的精神内核,并涌现出了无数“先忧后乐”的人民公仆典范,赋予其以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就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③。

二、“先忧后乐”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先忧后乐”文化体现了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对国家、民族的一种责任、关怀和担当,是永远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忧后乐”文化仍然是激励我们在逆境中奋起拼搏、在顺境中冷静求为的精神动力。

(一)“先忧后乐”文化的核心是心系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地提升,最显著的一个指标是我国的GDP排名世界第二,是世界上第二个突破十万亿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首先,在经济层面上看,我国还有近7000万人口处于贫困状况。要实现到2020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要保持继续艰苦奋斗的作风。更重要的是,支持我国前期高速发展条件之一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老龄化。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在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将成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要面对的非常棘手经济社会问题。同时,随着英国脱欧进程的推进和美国保守派的特朗普政府的上台,世界上出现了反“全球化”的苗头,这将使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政策面临着挑战。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在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也要特别警惕我们国家掉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中去。

其次,在国际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秉持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采取遏制我国发展的战略,这无疑会给我国的发展制造诸多的障碍。

再次,我国周边地缘关系的形势也是十分临严峻的,东海方向有中日钓鱼岛争议;南海方向,由于一些域外国家的挑拨,南海争议不断;在台海,由于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岛内推进隐性台独,海峡两岸的关系受到严重损伤。以上这都说明虽然今天我们仍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但我国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当前提倡践行“先忧后乐”的精神,有利于我们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积极开拓进取的责任担当。

(二)“先忧后乐”文化的本质是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保障民利的民本情怀

建国至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的实践创新,给亿万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比如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非常方便了,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环境保护力度正在加强……这一切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我们百姓感到欣慰。但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分领导干部宗旨观念不同程度弱化,不关心社会民生,不关心群众疾苦,只追求个人升迁,为政不廉,以权谋私。因此,继承和发扬“先忧后乐”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忘初心,克服官僚主义、享乐之风、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困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先忧后乐”文化的取向是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有利于我们在改革中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先忧后乐”强调的“忧”,不是杞人忧天的“忧”、不是消极遁世、无所作为、更不是怨天尤人。恰恰相反,它是鉴往知来、着眼长远的认识论,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价值观,是不屈不挠、上下求索的奋斗姿态。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退缩逃避、安于现状,“无过便是功”,小进则止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当下秉承“先忧后乐”文化精神,有利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实干中早日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变成美好现实。

三、先忧后乐对青年学生的启迪

人必定要为某种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关键在于选择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才是理性的。的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走向多元化,这导致部分学生价值取向混乱,有些同学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甚至受到“富二代”现象和急功近利思想等负面影响,把追逐金钱和名利作为唯一的目标。但无论我们价值取向怎样多元化,但家国情怀、天下意识肯定是人生境界高下的重要分水岭。青年学子继承和发扬“先忧后乐”的精神对我们自己人生事业和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都具有现实意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我们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践行“先忧后乐”精神,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理念。

首先,要“志存高远”,要把我们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再者,我们应该树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很多时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关键在做事者的认知能力和看问题的眼光。我们青年学生不仅要有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情怀,也要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清醒头脑。

最后,践行“先忧后乐”精神,在当前的具体情况下,就是要求我们青年学生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才能在将来的事业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做贡献。

注释:

①李鼎怍.周易集解·系辞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②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58.

③习近平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N].2015-6-30.

(作者单位:岳阳市第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岳阳楼记岳阳楼群众
登岳阳楼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孙高华
多让群众咧嘴笑
拥有一种“超能力”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凝固的艺术之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