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有效性研究

2017-11-16石婵娟王仁勇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辅导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石婵娟+王仁勇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辅导员作为教育者主体有效性的遇到困境,从社会学习理论关于示范作用的发生过程来看,示范性成为核心要素。那么,在课程内容上,应当与辅导员自身情况相匹配性,并注重主流性、时效性、知识性与聚焦性等四方面的符号性特征;在教育者群体上,应当重视引进专家,并以实践性、专业性、同辈性以及反馈性等四方面为标准。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辅导员

一、课程内容的示范性能够提升教育者主体意识的有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表现为对自身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和具体使命有较为深刻的认知。[1]辅导员要发挥示范作用,首先需将课程内容与自身学科特点、工作经历、特长特征等相匹配,否则很难让学生产生认同。辅导员的学科背景虽然多样,但由于未经过严格、规范与系统的教育或培训,要支撑起一门较为体系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避免过于庞大与宏观。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要求下,辅导员应系统梳理自身最为熟悉与擅长的工作内容,不断整合成课程模块,最终形成一门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课”。

一是主流性。辅导员的首要工作职责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進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表明辅导员工作具有政治任务与使命,《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2-2015年)》也要求新聘专职辅导员须是中共党员,因此课程内容须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时效性。目前,“辅导员所兼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有些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感和理论指导的超前性”[2],应当说,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采用的教育内容有所区别,其根本原因在于受教育者的特征出现了变化,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就已经做出了前瞻而现实的价值引导,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进行了有效解读。从而,辅导员在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把握上,就应当以此作为主线,并将十二个关键词融入其中。

三是知识性。作为一门课程,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框架与知识结构,而这也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作为薄弱的环节。那么,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通过相关指导性文件、报告、新闻与学术论文的整理,基本能够形成较为科学与严密的框架、结构。同时,邀请专业教师加以指导并修改,就能基本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知识性。

四是聚焦性。在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课程内容后,应当更为聚焦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更能体现在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之中,课程内容从这一点出发,能为贴近现实情况并具有鲜活性。那么,辅导员就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与自身实际工作相融合,通过生动、具体与现实的案例或故事,说清学生所应具备的价值理念,培养学生面对、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以上四点课程内容的符号性特征,不仅能够增强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主体示范性,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其主体意识,进而发挥主体有效性。

二、课程教师的多样性能够提升教育者主体素质的有效性

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主体素质体现在其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以及能力素质四个方面。[3]辅导员由于自身工作特点,与学生的接触更为深入,而由其引导并成才的学生成为了辅导员最能够挖掘的资源,同时,辅导员在邀请到具有“地位高、能力强和有权力”的授课者后,学生也会产生同类化认同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会认为辅导员也是具有“地位高、能力强和有权力”的授课者,辅导员自身的理论与能力素养能够得到认可,也就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更具影响力。

一是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认知水平,更需要学生能够实现知行合一,切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将其通过行为反应出来。外请专家的授课内容必须包含自身的实践性说明,加以趣味性、生动性与总结性的表达。

二是专业性。专家在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的专业领域内上,其知识与能力必须较为出类拔萃,才能体现“专家性权力”。以此来补充与提升辅导员在主体素质中所缺少的理论与能力素质,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同辈性。对于专家的选取上,也应充分重视同辈性的重要影响力,并选择与学生群体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员,即采用同辈性的原则。

四是反馈性。在专家的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互动与反馈,因此在专家的选取上,也应当注重其互动交流、问题归纳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并应该要求其设置一定的环节与措施来实现问题的有效反馈,这也是对主体在理论与能力素质上的有效体现。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辅导员需要将课程内容与自身学科知识、工作特长、阅历能力相匹配,并加强主流性、时效性、知识性与聚焦性等四方面的符号性特征;在加强主体素质层面,辅导员应当勇于创新与突破,通过引进专家的方式,补充与提升其理论与能力素养,同时注重专家选取上的实践性、专业性、同辈性以及反馈性等四方面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64,65

[2]霍秀红,王跃.高校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辅工作研究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5)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65

作者简介:

石婵娟(1982—),女,苗族,上海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仁勇(1967—),男,汉族,上海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辅导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