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恭维语的语用对比分析
2017-11-16闵蓉
摘 要:恭维语作为一种广泛的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表达手段。本文从语用相关原则出发,对俄汉恭维语在指涉对象、话题、句式及应答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掌握俄汉恭维语的基本特点,把握俄汉文化和价值观差异。
关键词:俄英汉;恭维语;语用原则;对比
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恭维语的定义是Holmes在《言语中的恭维》(Complimenting in speech)中提出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就交流双方都认可的某些‘好的事物(如拥有物、特点和技能等)来间接或直接称赞他人,其称赞对象通常是听话人”(Holmes1986:485-508)。从语用学角度看,作为言语行为两大基本原则,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方式准则、关联准则)和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在恭维语中也得以体现。
一、恭维对象的对比
在俄罗斯,恭维语通常发生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如朋友,亲人,恋人等。同龄人之间的恭维要明显多于对年长者的恭维。而中国人却较多对年长者进行恭维。中国人对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一般不恭维,以免见外。恭维的对象往往是关系一般的泛泛之交,这里体现了中国人做人的“中庸之道”。从职位高低来看,俄汉恭维语也有所不同。俄罗斯人更倾向于恭维地位平等的人。俄罗斯人一般不盲目信任权威,不指望权威人士的帮助,不喜欢行政命令,就像一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以官方指令或者规定的形式介绍某事,俄罗斯人通常不会信任或者不乐意执行,但如果是个人的推荐,他们一般会认可,并表现出积极实施的态度(周民权 2013:16)。而在中国,领导一般不会对下属恭维,相反,却是职位较低的人恭维职位较高的人。
二、恭维话题的对比
有关恭维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恭维语的话题。恭维语在话题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外貌”与“所有物”,其二是“成就”与“能力”。
俄罗斯人认为,凡是对方外貌的变化、新的物品、新的衣服等都要受到恭维,从而使双方友谊长久维持。俄罗斯男性在面对女性时,他们常常不惜赞美之词,一般习惯于无标记的直接表述,当面称赞对方。例如:Наташа,какаяутебякрасивая причёска! (娜塔莎,你的发型真好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男性面对女性时比较含蓄内敛,他们一般不当面称赞女性的外貌,避免被误以为是别有用心或另有所图。关于“成就”和“能力”,俄汉恭维语也有所不同。中国男性之间恭维工作成就的比例要远远大于俄罗斯男性。在中国,很多受人称赞人物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俄罗斯男性之间却很少恭维工作成就,因为“妒忌别人成功也是俄罗斯人的特征”(Lewis2002:261)。此外,中国文化更加看重人的人品、修养、智慧、才华等内在品质。比如,恭维别人的名声时用久仰大名、大名鼎鼎、名满天下、名不虚传;恭维别人的才华和学识时用文武双全、博学多才、学贯古今、见多识广;恭维别人的道德时用高风亮节、德高望重、刚正不阿等。
三、恭维语句式的对比
俄罗斯学者Формановская(1975)总结了俄语恭维语的一些常用句法结构,其中以下两种句型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1)мест.(вы/ты) + (нареч./не) + глаг./Как + нареч. + мест.(вы/ты) + глаг.
如:Вы прекрасно выглядите! (您看上去真不错!)Как хорошо вы поёте!(您歌唱得多动听啊!)
(2)(у вас/тебя) + прил. + сущ./ Какой(-ая/-ое/-ие) + прил.+ сущ. + (у вас/тебя)
如:У вас хороший вкус!(您真有品味!) Какие блестящиеглаза у вас!(您的眼睛多亮啊!)
中国学者贾玉新(1997)认为汉语恭维语也属于高度程式化的言语行为,并对汉语恭维语常见句型做了如下概括:
(1)(你)+动词+(名词短语)+副词+形容词。如:你完成得不错!
(2)你的+名词短语+副词+形容词。如:你的家庭真幸福。
(3)代词/名词短语+(副词)+是+(量词)+(副词)+形容词+名词短语。
如:小张是个十分有教养的孩子。
由上可知,俄汉恭维语都有比较固定的句型,都比较程式化。汉语恭维语的特点是主要以第二人称开头,把对方置于对话的首要地位,从而更加突出对方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中国人在交往中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在恭维时往往遵循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即多表扬别人,少赞誉自己。而俄罗斯人,则喜欢在句首使用“как”(多么)、“какой(какие)”(多么的)等词,这是一种表达情感从而加强恭维效果的手段。
四、恭维应答方式的对比
恭维语的应答方式,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接受和拒绝。俄罗斯人通常用“Спасибо(谢谢)”或“Благодарю(感谢)”表示接受对方的恭维。例如:-Как тебе удаётся быть всегда в прекрасной форме! (你总是保持着最好的状态!)- Спасибо(谢谢)这种答语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即尽量减少分歧,增加一致。此外,俄罗斯人经常在接受恭维时就恭维对方,既表示接受对方的恭维,同时又回敬对方一个礼貌的恭维式回答。例如:- Ты всегда так счастливая,как будто каждый день выигрываешь миллион!(你总是这么幸福,像是每天都赢了一百万似的)- А ведь ты даже счастливее.(而你比我更幸福啊)这种回答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多表扬对方,少称赞自己)赞誉准则(多赞誉对方,少指责对方)。
中国人则更倾向于拒绝的应答方式。如:—你做的菜真好吃!—做得不好/是吗/哪里哪里。“做得不好”是对恭维的彻底反对;“是吗”对恭维表示怀疑,没有完全接受;“哪里哪里”则是对恭维的回避。这些答话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量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却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和慷慨准则(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损最大)。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人会慷慨地向对方表达情感,直言不讳的恭维他人。作为被恭维者,俄罗斯人也会大方的接受,同时还会使用恭维语回敬对方。受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人则不习惯使用恭维语,因为恭维总有“讨好”和“拍马屁”之嫌。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人对“恭维”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认为恭维语具有建立良好密切的关系等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所以恭维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起来了。
参考文献:
[1]HolmesJ.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New Zealand English[J].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1986(4):485-508.
[2]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Русский речевой этикет[М].Москва: Русский язык,1975.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理查德·D·刘易斯著.关世杰主译.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周民权.俄汉恭维语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14—19.
作者简介:
闵蓉(1994.7—),女,安徽芜湖人,现就讀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系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为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