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火罐疗法对伴负面情绪高血压病影响的护理观察
2017-11-16张春明
张春明
平衡火罐疗法对伴负面情绪高血压病影响的护理观察
张春明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北京 101200)
目的 观察平衡火罐疗法对伴随负面情绪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伴有负面情绪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辨证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平衡火罐疗法,2组均需观察4周。2组患者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4周,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护理SAS及SDS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火罐疗法能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且在促进患者血压平稳方面有一定帮助,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平衡火罐;高血压;负面情绪;护理;眩晕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是多种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是导致高血压的病因之一[1],同时会影响血压的控制。高血压患者除了积极药物治疗,还要精心的护理干预。平衡火罐疗法是依据中医阴阳理论,以现代医学神经反射为治疗手段,利用火罐的温热效应和机械刺激,通过综合传递渠道,如皮肤、毛细血管、细胞、神经末梢等,不间断持续地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使其发挥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以完成机体调节和自我修复的非药物疗法[2]。本研究在中医辨证护理的同时,加用此项中医护理技术,对护理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情况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伴随负面情绪的高血压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35例,包括17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8±4.71) 岁。观察组为35例,包括15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6±5.03)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5版)中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年龄在25岁~75岁;患者无言语交流障碍,且愿意配合完成观察研究。
1.3排除标准 既往抑郁症或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者或有自杀倾向者;伴有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肿瘤病、血液疾病;高血压危象者;孕妇、局部皮肤破损有瘢痕及有皮肤病变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辨证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血压监测、用药指导、辨证饮食指导、相应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等。
1.4.2 观察组 除常规辨证护理以外,加用平衡火罐疗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的体位为俯卧位,火罐治疗的部位为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首先在两侧膀胱经分别进行3个来回的闪罐,按照以下顺序:一个从上到下,一个从下到上,交替进行;然后利用闪罐后的温度,用罐底在膀胱经上进行3个来回的揉罐;将温度为37℃~40℃的甘油涂于背部,仍然沿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进行3个来回推罐,推罐火力适中,顺序为:先中、后两边,以皮肤起红晕为度;然后沿背部两侧膀胱经分别进行3个来回的抖罐;最后留罐5~10 min。操作要求:手法保证轻柔,力度要求适中,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询问患者的感受,让患者感觉舒服为宜。每周进行2次操作,每次治疗15 min,共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所有入组病例均要在入组当天及护理干预后第4周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分,详细记录所有评分的结果。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全部完成护理干预方案及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辨证施护和平衡火罐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干预后4周SAS及SDS评分评分比较 (x±s)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伴随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紧张烦躁,坐卧不宁,或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心情不舒畅等症状,类似郁证表现,故将其归于中医学中“郁证”范畴。患者多有内伤积损,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致风阳偏亢,复因将息失宜,或饮食失调,或情志所伤,致脏腑阴阳气血逆乱,或因罹患高血压病而情志不畅,致气机郁滞,郁久化热,灼津成痰,气阻痰滞,发生郁证。作为平衡针灸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平衡火罐,其理论基础为阴阳学说,其作用机制为神经传导学说,并以自身平衡为核心。平衡火罐疗法是采取不同的拔罐手法运用于人体的一种非药物的自然平衡治疗方法。其通过疏通经络,反射性地引起中枢神经向应激态的转变,有效地使经气激发,肾气趋于平和,肝脾相对调畅,来达到调节疲劳的目的[3]。《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在华佗夹脊理论中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传输于脊柱两侧的腧穴上,通过针刺、指压、按揉这些特异的穴位,可以对五脏六腑进行诊断和治疗。历代医学家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而阴阳互根,相为表里,阳生则阴长。故全身十二经脉,都是缘督脉而发源的,所以说督脉是十二经的根本。另外五脏六腑均有腧穴走行于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中。因而背部的督脉线可作为治疗疾病的中枢治疗线。所以平衡火罐选取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治疗,有效地激发经气,主治脏腑病,调理肝脾肾,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研究对病人进行平衡火罐疗法,通过局部穴位及温热、机械刺激,反射性引起脑区激活,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改善大脑功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大脑抑制过程加深,恢复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平衡[4],改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症状,促使患者阴阳协调,气机调畅,情绪稳定,血压趋于平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平衡火罐疗法护理干预伴有负面情绪的高血压病患者安全有效,血压更稳定。此法操作简单,护理人员易于掌握,患者配合程度好,疗效突出,安全无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30.
[2]王文远.平衡针灸学最新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18-21.
[3]邓春梅.整体护理观在平衡火罐操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2(8):7856-7857.
[4]李丽,丁妮,薛峰,等.单相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脑功能异常的关联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32-36.
Influence of Nursing Observation on Balance Cupping Therapy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
ZHANG Chunm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Pingg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1200,Beijing,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alance cupping therapy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Methods 70 case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of negative emotion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35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3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balance cupping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observed for 4 weeks.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and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were evaluated.Results After 4 weeks of intervention,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and depression the rating scale (SDS)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Balance cupping therapy can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nd help promote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and is safe without side effect.
balance cupping;hypertension;negative emotion;nursing;vertigo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1.054
1672-2779(2017)-21-0125-02
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