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小学汉语阅读教学浅谈
2017-11-15李英
李英
【摘 要】在双语教学中,汉语与朝鲜族民族语言在发音、听力、表达、理解、句式等方面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素,针对朝鲜族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应地对一般性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如何借助双语教学的优势,既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强化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又注意使学生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朝鲜族小学汉语阅读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朝鲜族;小学;汉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7-0060-02
阅读是人类吸收文化并传播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阅读已经成为每个人获取知识、认识周边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文明的教育方式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多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小学阶段则是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养成时期。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汉语、汉字是官方的语言文字,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与之并存。在中国朝鲜族小学中,不仅向学生进行朝鲜语教学,而且还将汉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行讲授。《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中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9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生的阅读量应不少于30万字。但由于朝鲜族学生受本身民族语言的制约,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汉语阅读存在着一定障碍,而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注意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汉语阅读教学的要素、授课的方法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汉语阅读教学的要素
与其他少数民族学校一样,朝鲜族学校采取的也是双语教学,朝鲜语是学生的民族语言,因此,在朝鲜族小学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汉字的发音,这是学生以后進一步学习以及在与社会接触、交流中最为基本的条件。同时,由于汉语和朝鲜语发音方式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正确示范和耐心纠错,这是汉语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其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练习中,教师都要带动并鼓励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是经典范文,更应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一方面,它能够强化学生对汉字词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不断地体验、熟悉并感受汉语的句式、结构。学生对汉字词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而阅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枯燥学习方式的途径之一。此外,由于汉语和朝鲜语的句式结构不同,学生通过朗读既能逐渐熟知其句式构成的差异,又有助于提升口语的发音和表达,对其写作也会有相当的帮助。因此,朗读是一种多方位的锻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注重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理解,还包括加强字词记忆以及语境认识和情境感受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当然,对于经典范文,还应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背诵,从而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再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是汉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理解和培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在课堂上要怎样对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又是如何。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称赞》一课时,教师就设计了如下问题:①谁称赞谁?②是怎样称赞的?③称赞能起到怎样的效果?在讲课之前,教师在课堂上就与学生一起玩有关“称赞”的互动游戏,如与学生说近义词,老师说“漂亮”,学生回答“美丽”;老师说“高兴”,学生回答“愉快”等。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称赞,使他们一上课就能感受到被称赞的快乐。在教学中如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他们从感性上体会到称赞的含义和作用。
在通过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再通过提出以上3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他们边读边想的习惯,之后了解课文刺猬和獾互相称赞的用意。例如,通过设问①,把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②想一想:小刺猬为什么要称赞小獾?③说一说:小刺猬的称赞对小獾起了什么作用?提出一连串问题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小刺猬和小獾善于观察别人优点和善于称赞别人的能力,这不仅对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帮助,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课文的有些内容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对此,教师要通过对难点字词的形象解释和对课文的大意叙述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对“春寒”和“寒秋”这样的词汇,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图片或影像等其他教学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借助动感画面获得感性认识,这也从另一方面弥补了学生环境认知不足和情感生活经验欠缺的弊端。
二、汉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汉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课外实验活动、网络教学,等等,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而在朝鲜族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情不同,所以既与其他学校有相同的教学方式,又应该有所区别。
首先,汉语教学注重的是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的关注点不应该仅仅放在朗读和讲解课文内容上,还应该将汉语字词的用法、句式的结构形式等纳入讲课的重要内容,并注意分析汉语与朝鲜语语法结构的差异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字词的记忆和用法方面,还要结合朝鲜语中的“汉字词”进行讲解,以达到举一反三、双语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满堂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由于朝鲜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在引导、讲解的同时,还可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来锻炼他们的发音和口语表达,并使之逐渐感受课文内容所带来的人文情感。接着,教师再进一步加以分析串讲,并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问。例如,笔者对六年级《爱之链》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①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②要求学生以“乔依醒来……”开头,展开想象续编课文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还能拓展他们学习汉语的途径。endprint
第三,朗读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朝鲜族小学汉语课文内容的难度有所增加,对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比较与本民族不同的语言构成形式,并通过串讲、大意叙述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汉语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通过听、说、读方面的训练,逐步延伸拓展到对汉语字词的灵活运用,以及写出能够表达自己想法与情感的语句,这都是在阅读教学中所应该考虑到的。
由于听课学生的年龄关系,小学汉语阅读教学与中学不同,其教学过程涵盖的要素更多。特别是在包括朝鲜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中,与阅读相关联的发音、听力、表达、理解、句式等方面的教学就显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恰当地对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各种差异加以比较、区分,这就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讲课方式以及课外活动方面,针对朝鲜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双语能力,教师要相应地对汉语学校惯用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字词的解释、句式的对比讲解、口语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朝鲜族小学的汉语阅读教学都应有其独特的方式。比如,在“汉字词”的讲解和运用,汉语句式和朝鲜语句式的对比讲述等方面,教师就应选择恰当的方式。另外,如何借助双语教学的优势,既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强化汉语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又注意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朝鲜族小学双语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开展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
比如,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朝鲜族小学《汉语》教材中,有《朝鲜族民俗游戏》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其中的荡秋千、摔跤、跳板等带有朝鲜族特色的民俗游戏之后,还可以在校内外与学生共同开展这些民俗游戏。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回味,又能巩固学生对所学字词、句子等知识的记忆,同时还对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大有益处。总之,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学有所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萍.朝鲜族小学汉语教科书中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2] 代顺丽,王荣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4,(8):51.
[3] 郝佳昕.朝鲜族学校小学生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佳木斯地区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