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2017-11-15蔡琼琼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提高有效性

蔡琼琼

【摘 要】如今,人们对幼儿园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与区域结合的教学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改变了原来静止的教学局面,教师不再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无须再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幼儿教师要发挥区域活动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幼儿园五大领域与区域有效结合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NCJY2015-004)的科研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7-0009-02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区域活动主题的确定,二是区域活动环境的选择,三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幼儿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区域活动结合的重要性,明确区域活动开展的方向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

一、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必要性分析

幼儿园区域活动注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需求,成为教师和幼儿都比较喜欢的活动模式。幼儿教育的目标是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和机会,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选择,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不可替代。区域活动把课内知识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区域活动的主题和材料选择都必须十分谨慎,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幼儿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为幼儿创设活动的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幼儿教师要增强服务意识,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服务,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二、幼儿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

1. 结合幼儿的特点设置区域

幼儿的特点对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影响。对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必须对幼儿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幼儿的特点来设置活动区域,体现出幼儿教学的特点。幼儿区域活动需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幼儿活动区域的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盲目,而且幼儿区域活动需要采取小班的模式,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区域活动,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例如,超市可以作为幼儿区域活动的场所之一,超市内物品的分类比较多,在超市内开展区域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事实上,还有很多社会区域可以作为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场所,拓宽区域活动的途径,丰富幼儿区域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满足幼儿成长需求。

2. 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置活动区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幼儿教师就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来选择活动区域。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特长能够得到发挥,幼儿能够感受到参与区域活动的乐趣。每位幼儿的特点不同,兴趣点也会有所不同,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比如男孩子对于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而女孩子对于美工等比较感兴趣。对此,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具有差异性。幼儿区域活动必须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否则区域活动的开展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事实证明,幼儿区域活动的形式越多,幼儿的收获也就越多,幼儿会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幼儿教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的材料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区域活动的材料必须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当然,区域活动材料的质量对于区域活动成效和质量有较大影响,幼儿教师在选择区域活动材料时必须十分谨慎,不能盲目。不同主题的区域活动需要投放不同类型的材料,要有计划地做好活动准备,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区域活动的材料需要不定期进行更换,否则幼儿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区域活动属于团体性活动,需要增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要互动起来。

案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挑选了一节科学活动,把科学领域与区域活动结合在一起,活动的主题是“谁需要电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电池的外形和特征,并知道什么物品需要安装电池等,把区域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3. 合理设置区域空间

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幼儿教师需要合理设置区域空间,充分利用班级环境。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十分重要,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互相干扰,这样幼儿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区域活动,提高幼儿的探索和创新能力。规则是区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规则的制定可以让幼儿明确区域活动的方向和目标,如果不制定規则,区域活动就变成了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出现秩序混乱等问题,无法发挥出区域活动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4. 明确区域活动的流程

幼儿区域活动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是活动区域的介绍。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活动区域的基本情况。二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为幼儿推荐活动区域,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要交给幼儿,尊重幼儿的意见和选择。三是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仅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四是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多鼓励幼儿,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减少批评性的语言。五是事实上,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区域活动的引导者,更是幼儿的家长和朋友,幼儿教师要多帮助幼儿,支持幼儿的想法。六是幼儿教师必须认识到开展活动评价的重要性,但是活动评价的主导者不能是幼儿教师,而是幼儿本身。在开展活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坚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学生。区域活动评价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也就是要求幼儿教师要多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不要只注重结果。

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幼儿之间开展活动评价,这样的活动评价才是真实而客观的。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幼儿园必须认识到加强幼儿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不定期开展幼儿教师培训,丰富教师培训形式,提高幼儿教师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区域活动开展需求,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幼儿园也要在幼儿教师内部完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区域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从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现状可以看出,幼儿区域活动开展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展幼儿区域活动之前,幼儿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选择区域活动的场所,合理选择区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等,而区域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开阔眼界,对区域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来制定区域活动开展方案,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以幼儿为主的活动开展理念,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想法,多鼓励幼儿,减少批评性的语言,幼儿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幼儿解决区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耿晓鸫.民办幼儿园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2] 刘晓月.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

[3] 马媛.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6.

[4] 邓诚恩.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理论探析与现实考察[D].重庆:西南大学,2016.

[5] 贺慧.幼儿园教师角色游戏的指导能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提高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品三口而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