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的影响
2017-11-15杨芳
杨芳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4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心理健康状态、骨折愈合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SCL-90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BMD值、骨痂X线评分及骨折愈合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骨折愈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骨科手术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舒适护理; 骨科; 术后疼痛; 心理状态;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5.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5-0111-03
术后疼痛和不良心理情绪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严重反应,不仅会延缓术后骨折愈合及康复效果,也会不同程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体质虚弱患者,术后疼痛还会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代谢紊乱,进一步延缓患者术后康复和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因此在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基础上,介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术后疼痛和不良心理情绪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42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95例,女47例,年龄25~73岁,骨折至入院时间1~9 h,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42例择期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7例,男51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2±2.7)岁,骨折类型中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31例,脊椎骨折8例,盆骨折5例,其他骨折9例,骨折原因中交通意外29例,高空跌落13例,跌倒24例,暴力击打11例,手术时间(114.2±13.9)min,全麻患者57例,硬膜外麻醉20例。对照组65例,男4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6±2.9)岁,骨折类型中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7例,脊椎骨折5例,盆骨折3例,其他骨折9例,骨折原因中交通意外26例,高空跌落10例,跌倒20例,暴力击打9例,手术时间(108.4±17.3)min,全麻患者51例,硬膜外麻醉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心理护理,骨科手术患者多需要长时间卧床,加上手术创伤及对疾病的担忧,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疾病治疗知识、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2-3]。(2)体位护理,患者术后体位与康复效果有显著相关性,一方面要保证患者手术治疗部位血液循环顺畅,同时也要确保体位摆放时能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合理保持体位生理曲度,以提高患者卧床期间的舒适度,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手术部位为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摆放方式,在不影响血液循环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舒适体位[4-5]。(3)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内安静舒适,控制探访人员数量,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及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清洁,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疼痛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轻度疼痛患者进行必要安慰,亦可采用听音乐、聊天、看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或是对疼痛部位采用热敷、冷敷等方法缓解疼痛,对于疼痛严重者可遵照医嘱给予合理镇痛药物[6-8]。(4)活动及生活护理,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必要活动锻炼,或是进行肌肉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根据恢复情况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宜功能锻炼,促进骨折部位和切口愈合,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类食物[9]。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心理健康状态、骨折愈合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后2 h、6 h、12 h、1 d、
3 d及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价,VAS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10]。心理健康状态采用心理状态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该量表共计90个评价项目,评分高于2分的项目为阳性项目,评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态越差[11]。术后1周采用简易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该量表包括体能、精力、社会活动及一般健康等共计6个维度,各维度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佳[12]。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呼吸系统感染、肌肉萎缩、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对手术治疗安全性的影响。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骨密度(BMD)、骨痂X线评分及骨折愈合优良率,术后BMD值采用骨密度检测仪进行检测,BMD值越高说明患者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情况越好,骨痂X线评分则根据骨痂密度、骨折处边缘齐整度及骨膜反应进行综合评价,评分在0~3分,评分越高说明骨折部位骨痂形成越好[13]。骨折愈合分为三类,优即指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断端骨膜反应较深,骨痂完全将骨折部位填充完整,患者活动及负重恢复至术前水平,良即指骨折部位骨痂填充及骨膜反应良好,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但负重时有轻微疼痛感,差即指骨折断端骨膜反应不明显,骨折部位骨痂填充不完整,患者术后活动及负重明显受限[1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學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心理状态SCL-90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两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2.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BMD值为(394.6±21.8)mg/cm2,骨痂X线评分为(2.71±0.23)分,对照组术后BMD值为(325.4±21.3)mg/cm2,骨痂X线评分为(1.97±0.25)分,观察组患者术后BMD值及骨痂X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骨科手术创伤相比其他外科手术更大,手术创伤刺激会引发机体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疼痛就是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应激反应,疼痛不适感也会引起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心理情绪也更加严重。术后剧烈疼痛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反馈性刺激体内5-羟色胺大量分泌,进而表现为血管和肌肉收缩,导致切口部位组织相对供血不足,术后切口和骨折愈合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骨折手术患者多需要长时间卧床,加上血管剧烈收缩的影响,术后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15],所以术后介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了舒适护理概念,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后能处于舒适状态,通过临床学者进一步细化、定义,近年来舒适护理则被认为是整体、高效、个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其能保障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能降低疾病治疗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接受治疗后早期康复。由此可见,舒适护理不单纯是为了保证患者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而且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因为其可减少各种不良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各种不利因素对术后康复的影响,这也是舒适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本文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临床中,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亦优于对照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骨科手术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伏小布,鲁艳,徐晓磊,等.对接受骨科手术后进行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95-97.
[2]倪慧玉,茅惠,施锦红.对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61-62.
[3]姚冲,李敏,唐雨雪.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139-140.
[4]牛爱君.Orem自理模式对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控制及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6,8(2):119-122.
[5]都凤丽.5A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77-79.
[6]方建芬,陈春女.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4):506-507.
[7]王纯丽.骨科手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舒芬太尼9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38-39.
[8]许玮,李建华,曾木兰.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3):82-84.
[9]张丽嫚.舒适性护理改善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情绪评分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201-202.
[10]吴美丽.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0):93-95.
[11]焦亚娟,王迎春,徐婷,等.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护患关系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52-153.
[12]魏岚.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2):154-155.
[13]刘金宁.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0):82-83.
[14]邹颖.无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影响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8):156-157.
[15]张志静.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0):104-105.
(收稿日期:2017-05-03)